翟瑜
- 作品数:33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博士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食管癌组织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与人食管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人食管癌中MSI及LOH阳性情况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了解预后。结果D3S1067位点MSI发生检出频率较高,为26.7%;D18S58位点MSI阳性率为20%。MSI的发生在食管小细胞癌中较食管鳞癌为高(P>0.05);MSI、LOH与肿瘤的病理分级、P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在3p和18q染色体位点均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D3S1067和D18S58二个位点上MSI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均相关;研究未发现这两个位点MSI、LOH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参数相关;3p位点基因的改变在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具有较重要意义。
- 翟瑜李勇苏力范立侨高立平郭贵军脱红芳王春城暴雷
- 关键词:食管癌微卫星不稳定性杂合性缺失聚合酶链反应肿瘤
- 微卫星杂合性缺失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特定位点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与人甲状腺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THRA1,D2S123,D11S912,BAT-264个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甲状腺癌中LOH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了解预后。结果THRA1,D2S123,D11S912,BAT-26四个位点LOH的检出率分别为33.3%,26.7%,23.3%和16.7%。术后随访5年,LOH阳性的甲状腺癌较阴性者生存期更长(P<0.05)。结论LOH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在甲状腺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 郭怀斌翟瑜苏力脱红芳郭贵军王春城暴雷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微卫星杂合性缺失聚合酶链反应
- 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寻找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自1991年7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12例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10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腹部非胃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保守治疗一般可治愈。
- 郭贵军杨月卿杜权翟瑜
- 关键词:术后胃瘫综合征腹部保守治疗回顾性分析胃手术后治愈
- 中国人甲状腺癌D2S123、D18S58、BAT-26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国人甲状腺癌特定位点微卫星DNA序列基因遗传不稳定性(MSI)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D2S123、D18S58、BAT-26三个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人甲状腺癌中MSI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D2S123、D18S58、BAT-26位点MSI检出率分别为36.7%。甲状腺滤泡癌中D2S123位点MSI检出率为100%,没有检测到BAT-26位点MSI。D18S58位点MSI的阳性率与高龄患者、晚期肿瘤密切相关。术后随访5a,MSI阳性的甲状腺癌较阴性者生存期更长(P<0.05)。结论甲状腺癌中存在D2S123、D18S58、BAT-26位点的MSI,但检出率各不相同。上述位点MSI在甲状腺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且对患者预后影响。
- 翟瑜苏力彭彦辉王跃欣杨月卿郭贵军脱洪芳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癌
-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大鼠对ALR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测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CCL4复合因素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成正常对照、模型、中药治疗三组,分别检测各组生化、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组织中ALR mRNA表达变业。结果:1.ALT、AST、A/G、HA、PCⅢ、LN、PLD各指标:模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并且,HA、PCⅢ、LN、PLD的降低与病理组织反应肝纤维化的好转程度一致;2.肝组织中ALR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中药治疗组、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联联合检测生化、肝纤维化指标可提高肝纤维化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时肝组织ALR mRNA的高表达可逆转肝纤维化。
- 彭彦辉刘殿武翟瑜郝玉宾
- 关键词:肝纤维化中药
-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食管癌的关系被引量:7
- 2003年
- 翟瑜苏力王桂琦李保庆单保恩
-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食管癌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
- 食管癌组织3p、18q位点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M SI)表达水平与人食管癌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人食管癌中M SI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D3S1067位点M SI发生检出频率较高,为26.7%(8/30);D18S58位点M SI阳性率为20%(6/30)。有18对组织在D3S1067和D18S58两个位点均未检出M SI。食管癌M SI多发生在3p位点,尤其是在3p14~3p21区段。食管鳞癌组织中M SI阳性为26.1%(6/23),差异有显著性(P<0.05),2例腺癌中1例检出M SI,5例食管小细胞癌均为M SI阳性。食管小细胞癌中M SI的发生较鳞癌为高,与肿瘤的病理分级、P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在3p和18q染色体位点均存在微卫星不稳定现象;D3S1067和D18S582个位点上M SI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均相关:D3S1067位点M SI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关系密切,D18S58与食管小细胞癌的发生关系密切;M SI也许可做为临床筛查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分子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翟瑜苏力杜权杨月卿郭贵军李保庆单保恩王桂琦
- 关键词:食管癌组织食管小细胞癌食管鳞癌组织临床病理类型MSITNM分期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 2003年
- 李保庆王桂琦翟瑜曹富民刘俊峰王福顺王其彰崔东辰赵秀清王晓玲吴国祥
- 关键词: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手术治疗化疗放射疗法预后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05年
- 彭彦辉翟瑜吕柏南孟会彦李新辉
- 关键词:肠系膜血管闭塞血栓形成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测定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BN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对照组20例,单纯OSAHS组18例,OSAHS合并高血压组22例,60例患者均用Alice3多导睡眠监测仪或Startdust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测量早晨空腹平静状态下血压。血浆BN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血浆BNP水平与单纯OSAHS、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AHI)呈正相关(r=0.621,P<0.01;r=0.457,P<0.05),与Sa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r=0.517,P<0.05;r=0.612,P<0.01)。结论BNP参与了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BNP水平升高可能对OSAH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BNP水平对OSAHS病情的评估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意义。
- 苏力翟瑜平芬赵景春
- 关键词:脑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浆脑钠素P水平便携式睡眠监测仪放射免疫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