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璇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青岛近海鳍藻种类组成、毒性状况及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 鳍藻(Dinophysis spp.)隶属于甲藻门(Pyrrophyta)甲藻纲(Dinophyceae)鳍藻目(Dinophysiales)鳍藻科(Dinophysiaceae),广泛分布于世界寒带与温带海域,是腹泻性...
- 罗璇于仁成周名江
- 关键词:中毒事件种群动态
- 国际洋中脊研究的发展态势及热点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对洋中脊研究的国际研究战略与计划进行分析,具体包括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国际洋中脊协会(InterRidge)和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的相关研究规划和资助项目。此外,结合洋中脊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VOSviewer和Histcite软件综合分析了洋中脊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美国的洋中脊研究实力最强。中国近3年的发文比例非常高,表明越来越关注该领域的研究。中国洋中脊研究的主要合作对象是美国。热液生态系统与洋中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目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分析结果可以为我国的洋中脊研究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王琳张灿影朱立禄彭海青罗璇冯志纲张国良
- 关键词:洋中脊
- 应用LC-MS联用方法分析青岛近海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细胞中的毒素成分被引量:10
- 2014年
- 建立了可用于微量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毒素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方法,并于2009年4月从青岛近海团岛湾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应用所建立的LC-MS方法对手工挑取的渐尖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细胞产毒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精密度,能够对30个鳍藻细胞中的毒素成分进行检测。运用该方法从渐尖鳍藻样品中检测到了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toxin 1,DTX1)和扇贝毒素2(pectenotoxin 2,PTX2)等毒素成分,细胞中OA,DTX1和PTX2毒素的含量分别为2.54 pg/cell,4.04 pg/cell和1.73 pg/cell,这是首次对我国近海鳍藻产毒状况的报道。
- 罗璇于仁成周名江
- 关键词:腹泻性贝毒液-质联用
- 中国沿海部分地区半褶织纹螺的毒性及毒素组成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为确定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织纹螺中的毒素成分,本研究在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设立了多个采样点,对采集的半褶织纹螺样品进行了毒性测试和毒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采集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范围为2—664MU(mouse unit)/g湿重,其中,采自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织纹螺样品毒性远高于其它地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方法对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分析,在各地的织纹螺样品中均检测到了河豚毒素(TTX)及trideoxy TTX、4-epi TTX和anhydro TTX等衍生物,但各种毒素成分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异。自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浙江省舟山市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Trideoxy TTX是主要的毒素成分,TTX和其它两种毒素成分次之;而自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宁波市及福建省宁德市和莆田市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TTX的含量最高。采集自江苏省连云港和浙江省舟山市的大部分织纹螺样品中,肌肉组织的毒素含量最高,其次是消化腺组织,其余组织中的毒素含量最低。高毒性成分TTX的最高值主要出现在肌肉组织或消化腺组织中。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地的有毒织纹螺中毒素成分基本一致,而各种毒素成分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织纹螺的毒性与高毒性成分TTX的含量有关。
- 罗璇于仁成王晓杰周名江
- 关键词:LC-MS
- 热带西太平洋Y3和M2海山区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2
- 2018年
- 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雅浦Y3海山冬季和马里亚纳M2海山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类、细胞丰度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海山区共鉴定浮游植物 4门 50属 219种,其中硅藻门 30属 106种,甲藻门 17属 112种,蓝藻门 1属 2种,金藻门 2属 3种。两个航次研究区浮游植物优势种均以链状硅藻如根管藻(Rhizosolenia)、半管藻(Hemiaulus)和角毛藻(Chaetoceros)等属的种类为主,此外太阳漂流藻(Planktoniella sol)、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以及部分角藻(Ceratium)物种优势度也比较明显。Y3海山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 1.60~16.61cells/L,平均值为 5.02cells/L;M2海山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 1.36~10.20cells/L,平均值为 4.12cells/L。两个海山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分布趋势均受硅藻影响较大,甲藻细胞丰度相对较低。在属的水平上,角毛藻、根管藻、角藻和半管藻等属的细胞丰度对两个海山区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的贡献较大。多样性指数方面,Y3海山区浮游植物群落香农-威纳指数 H′(shannon-wiener index)介于 3.95~4.69,平均值为 4.30;M2海山区浮游植物群落香农-威纳指数介于 3.23~4.46,平均值为 3.83。两个海山区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但站位间的变化不明显。目前,关于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还非常缺乏,亟需后续研究的补充。
- 郭术津孙晓霞郑珊郑珊朱明亮罗璇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热带西太平洋
- 中国沿海典型区域织纹螺毒性及毒素成分研究
- 织纹螺(Nassarius spp.)味道鲜美,是中国及其它一些亚洲国家沿海地区居民习惯食用的一种水产品。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沿海频繁发生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之人们对织纹螺体内的毒...
- 罗璇
- 关键词:织纹螺毒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温度、盐度和光照对一株有毒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一株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 Dodge),应用小鼠生物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其毒性和毒素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多因子实验,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这株利玛原甲藻能够产生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acid,OA)和鳍藻毒素1(Dinophysistoxin 1,DTX1)等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DSP)。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温度为18、21和24oC;盐度为28、32和36;光照强度为2500、5 000和7 500 lx),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受盐度影响显著(P<0.05),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温度和光照强度及温度和盐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利玛原甲藻的比增长率也有显著影响(P<0.05)。根据实验结果,这株利玛原甲藻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18oC,盐度28,光照强度7 500 lx。
- 徐杏于仁成罗璇冯振洲李爱峰颜天周名江白洁
- 关键词:腹泻性贝毒温度盐度
- 从编辑和读者视角探讨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
- 近年来,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在我国学术界频繁出现,导致国际知名出版商公开撤稿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科学研究道德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也使公众舆论对学术界的可信度产生了质疑。本文通过综述行业标准资料和已有研究报...
- 罗璇陈洋刘娇
- 关键词:期刊论文学术不端
- 福建沿海部分地区织纹螺毒性消长及毒素成分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为了解福建沿海织纹螺毒性的动态变化,于2006年3月至9月,对福建省涵江、同安和霞浦三地的织纹螺毒性消长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中的毒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期间每周采样一次,采集的织纹螺经鉴定后,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分析其毒性,并选择毒性较高的织纹螺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别对样品中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和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采样点的织纹螺主要为半褶织纹螺,且均有阳性样品检出,涵江、同安和霞浦的织纹螺样品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43%和20%。采自福建三地的织纹螺样品总体毒性较低,毒性最高的样品为7月12日采自霞浦的半褶织纹螺,毒性为16.2MU.g-1组织(湿重)。对高毒性织纹螺样品的毒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不含麻痹性贝毒毒素,但是在样品中检测到了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三脱氧河豚毒素(trideoxy TTX)。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为4.38μg.g-1组织(湿重),依据样品中河豚毒素含量计算得到的毒性与小鼠法测试结果基本相当,说明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是导致织纹螺毒性的主要毒素成分。涵江的阳性样品集中出现在3月份,而同安和霞浦的阳性样品则出现了3月份和6,7月份两个高峰时段,说明织纹螺的毒性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和地域特征。因此,建议福建地区在这两个时段加强对织纹螺毒性的监测。
- 罗璇于仁成王晓杰李钧周名江
- 关键词:织纹螺毒性河豚毒素麻痹性贝毒色谱-质谱联用
- “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学研究态势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一带一路'框架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科研竞争力,以及我国在海洋研究方面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情况,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王琳於维樱张灿影郭琳罗璇冯志纲
-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洋研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