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红梅
- 作品数:30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病与睡眠障碍被引量:4
- 2019年
-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PD患者睡眠障碍的种类较多,包括失眠、觉醒障碍、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障碍等,文章主要就PD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成因、诊疗进展加以综述,旨在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PD患者睡眠障碍的关注。
- 禹红梅任艳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失眠觉醒障碍不宁腿综合征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唾液酸与冠脉病变血管之间的关系
- 目的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一族神经氨酸的乙酰化珩生物,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有些学者就能否将血清SA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血清SA与冠心病之间是否有关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拟探...
- 胡健宋丽新赵卫华禹红梅
- 文献传递
-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一例
- 2022年
- 患者男性,33岁。因右上肢不自主扭转7年,行走不稳伴疼痛1年,于2019年6月28日首次至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扭转,影响右手灵活性,尤以打电话时显著,未予系统诊治。2年前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扭转,紧张时加重、俯卧位减轻,双手精细活动笨拙,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外院头部T_(2)WI显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低信号,其内为高信号,提示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可能。
- 吕红王军禹红梅阎雪晶刘济源何志义
-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丘脑底核病例报告
- 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小鼠脑组织内ATP酶表达变化的研究
- 目的ATP作为嘌呤信号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细胞在缺血、损伤及其他刺激下均可释放ATP,并表达多种ATP受体,ATP与其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后,能够调控膜离子通道,
- 禹红梅韩笑宁
- 文献传递
- 帕金森病急性高热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 2023年
- 帕金森病急性高热综合征为帕金森病患者突然出现高热,可伴有肌张力明显增高、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可能迅速恶化,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帕金森病急性高热综合征的好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归纳、总结,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以减低病死率。
- 吕红禹红梅任艳何志义
- 关键词:帕金森病高热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全身麻醉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靶点定位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术中应用电生理学定位STN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STN-DBS的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2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BIS监测下完成手术,均采用微电极纪录(MER)定位STN核团,术后复查MRI并与术前MRI融合,评估电极植入情况。结果22例患者44侧均可记录到STN感觉-运动区的电生理信号。其中40侧在BIS值≥70时植入微电极,均记录到清晰、典型的STN电生理信号;4侧在BIS值30~60时植入微电极,均记录到STN电生理信号,但其放电频率、幅度仅达到BIS值≥70时的50%左右。其中右侧STN电生理信号长度为3.5~7.5(5.2±0.9)mm,左侧为3.5~7.5(5.5±1.0)mm。术后MRI显示所有电极靶点位置均在STN核团内。在植入颅内电极后,当BIS值≥80时,18例患者可较好地配合完成对临床症状和不良作用的刺激测试,4例仅可完成对运动功能不良作用的测试。术后检查显示,右侧电极靶点径向误差为(1.10±0.45)mm,左侧电极靶点径向误差为(1.24±0.56)mm;无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IS监测下全身麻醉STN-DBS治疗PD,MER均可记录到STN电生理信号;电极靶点植入准确。
- 刘济源吕红汤如荣禹红梅任艳欧绍武裴凌王运杰王军
- 关键词: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法脑电双频指数微电极记录
- 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小鼠EAE模型视神经中的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Th17及Treg在小鼠EAE模型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佐剂对照组(n=16)、EAE模型组(n=48),免疫后第11、15、19天分批处死小鼠,观察视神经组织的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视神经IFN-γ、IL-4、IL-17的蛋白含量;Real-timePCR方法检测视神经组织IFN-γ、IL-4、IL-17和Foxp3的基因表达。结果:免疫后第11天IL-17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14.255±0.790vs10.615±0.664;0.798±0.137vs0.083±0.013,均P<0.05),免疫后第19天IFN-γ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高(21.060±1.821vs12.845±0.970;0.617±0.070vs0.089±0.014,均P<0.05),IL-4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减少(10.227±0.767vs14.258±0.885;0.089±0.014vs0.250±0.047,均P<0.05)。Foxp3mRNA的表达由免疫后11天、15天至19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1.068±0.121,0.495±0.064,0.605±0.021vs3.087±0.194,P<0.01)。结论:EAE小鼠视神经Foxp3和Treg表达减少可能为视神经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IL-17在EAE小鼠视神经炎的早期阶段介导炎症损伤,IFN-γ在发病的高峰期加重了EAE小鼠视神经的炎症损伤。
- 张荣伟田阿勇禹红梅陈蕾
- 关键词:EAE视神经白介素17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血浆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国际通用标准,从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筛选MCI患者;采用放免试验检测血浆25(OH)D水平。结果 MCI患者的血浆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0.03±5.54)ng/ml VS(32.19±8.01)ng/ml;P<0.01)〕,血浆25(OH)D水平与其简易智能状态测试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正相关(r=0.411,P=0.025;r=0.612,P=0.001)。结论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导致老年人的MCI。
- 张荣伟周志可禹红梅田阿勇
- 关键词: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维生素D
-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Cx43参与ATP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研究
- 目的:利用双光子显微镜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在体观察细胞活动的优势,以颅脑开窗和离体脑组织切片两种方法考察脑内MI对局部ATP刺激之后的反应,以及应用缝隙...
- 禹红梅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
- 文献传递
-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NOS、eNOS及iNOS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中晚期三型NOS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人脑皮层NOS的表达。结果三型NOS在缺血再灌注12、24、72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iNOS在12 ̄72h表达逐渐增加,nNOS在12 ̄72h表达逐渐减少,eNOS在12 ̄72h表达呈逐渐减少趋势。结论缺血再灌注12 ̄72h,随着时间的延长及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增加,nNOS、eNOS所起的作用逐渐减弱,而iNOS的表达却越来越强,可见在缺血再灌注中晚期损伤的病理进程中三种NOS担当着不同的作用,提示在此期间选择应用iNOS抑制剂有可能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损伤。
- 聂莹雪郭玫禹红梅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NNOSENOSI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