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新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超声
  • 9篇超声检查
  • 6篇阴道
  • 5篇胎儿
  • 4篇阴道超声
  • 4篇妊娠
  • 4篇经阴道超声
  • 4篇超声诊断
  • 3篇三维超声
  • 3篇子宫
  • 3篇显像
  • 3篇彩超
  • 3篇产前
  • 3篇产前超声
  • 3篇产前超声检查
  • 2篇多普勒
  • 2篇脓肿
  • 2篇破裂型
  • 2篇肿瘤
  • 2篇未破裂

机构

  • 22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23篇白新华
  • 12篇杨秋红
  • 12篇梁新
  • 12篇高露露
  • 5篇陈书文
  • 4篇王跃华
  • 3篇杨雪冰
  • 3篇熊华花
  • 3篇李泉水
  • 3篇张婵
  • 3篇邹霞
  • 3篇张家庭
  • 2篇盛光
  • 2篇贡雪灏
  • 2篇郑凯
  • 2篇李法胜
  • 2篇方凡
  • 2篇黄建华
  • 2篇郭国强
  • 2篇粟晖

传媒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及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高度可疑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进行跟踪观察。结果: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及实验血β-HCG检查经治疗前后对照符合率1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高,检查操作简便,是一种无创性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较好的诊断方法。
高露露白新华贡雪灏张家庭赵卫华周凤珍
关键词: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输卵管妊娠
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定性和分型超声漏诊与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二维、三维超声对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分型评估的价值及漏诊与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宫(腹)腔镜、宫腔探查证实的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的48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采用节段分析方法(包括宫体宫腔形态、宫颈数目、阴道)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漏诊与误诊原因。结果:超声检查共诊断48例子宫畸形,宫腔镜、腹腔镜和宫腔探查证实47例子宫畸形,1例正常子宫误诊为不全纵膈子宫;超声检查共诊断8例宫颈(管)数目异常,漏诊1例,误诊4例;超声检查共诊断1例阴道畸形(双阴道),漏诊4例阴道斜隔。结论:采用节段分析法对先天性生殖道畸形进行整体化分型评估,有助于更准确进行定性和分型。
陈秋香白新华
关键词:先天性生殖道畸形二维超声三维超声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子宫腺肌瘤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子宫腺肌瘤的血流信号分布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患者进行术前经腹二维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5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瘤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3.2%。超声典型特征是子宫腺肌瘤无包膜,内部回声呈粗大的颗粒状并内有小的无回声区,肿块边缘欠规则,子宫可呈局限性隆起呈非对称性增大,血流分布呈星点状,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为低速高阻力或呈静脉低速血流。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瘤根据超声特征和血流分布及彩色多普勒频谱特点,为超声诊断提供极有价值的依据,并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大大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高露露张婵杨秋红白新华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普勒频谱子宫腺肌瘤
肛周脓肿的彩超诊断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的声像学特点及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30例,并与常规专科检查结果相比较。作声像图描述及术前定位。结果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检查肛周脓肿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和回声区,病灶区域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经肛高频彩色超声波用于肛周脓肿的诊断在显示病灶位置、形态、保存图像作对照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为肛周脓肿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盛光白新华郑凯
关键词:肛周脓肿彩超
超声检查在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及超声检查在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胰腺淋巴瘤和15例胰腺癌的临床及超声特征。结果统计显示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以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病程时间长短、黄疸、癌胚抗原(CEA)升高、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病灶大小、胆管及胰管扩张等。而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灶内部回声和血流特征无显著差异。结论胰腺淋巴瘤患者常有病程长、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病灶相对较大、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等特点。胰腺癌患者常有病程相对较短、黄疸、CEA升高、病灶相对较小、胆管及胰管明显扩张等。
白新华李泉水杨雪冰熊华花高露露邹霞
关键词:超声胰腺淋巴瘤胰腺癌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唇裂腭裂诊断中的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9年3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756例中晚期孕妇的胎儿行颜面部检查。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单纯唇裂10例,检出率为100%;在23例唇裂合并腭裂中检出19例(单纯15例,双侧2例,正中裂2例),有4例唇裂合并腭裂仅检出唇裂,而漏诊腭裂,检出率为82.6%(19/23);均为引产及分娩证实。结论:产前超声对筛选及诊断胎儿唇腭裂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高露露张婵郭国强杨秋红白新华
关键词:胎儿唇裂腭裂产前超声
超声显像对卵巢癌的诊断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43例卵巢癌患者仅通过超声(US)来准确诊断的只有33例,诊断符合率为76.7%,10例误诊为附件其他疾病。结论:卵巢癌的US声像特征--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内回声不均,囊性或混合回声,囊内分隔较厚,实性区不规则;肿瘤内血管分布紊乱,血流丰富、低阻。应用超声检查,分析卵巢癌声像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肿瘤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查(如CA125),将大大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梁新罗璐李泉水杨秋红王跃华白新华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标志物
卵巢肿块400例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肿块在各年龄组中的分布,更好地帮助超声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选择B超声诊断卵巢肿瘤并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400例,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超声诊断分析及病理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卵巢肿瘤并手术者,病理结果卵巢良性肿瘤257例(64.3%),恶性肿瘤6例(1.5%),巧克力囊肿70例(17.5%),其他瘤样病变67例(16.8%)。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率巧克力囊肿、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分别为87.5%、96.6%、47.8%和40.0%;超声诊断囊性包块病理良性100.0%,囊实性包块病理良性占96.2%,恶性占3.8%;超声诊断实性包块病理良性占100.0%,恶性占100.0%。结论超声诊断卵巢肿块简便、客观,可有效地帮助临床诊疗。
梁新李法胜陈胜华王跃华杨秋红高露露白新华
关键词:B型超声卵巢肿瘤瘤样病变病理
超声扫查晚孕期胎儿动脉导管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扫查晚孕期胎儿单纯性动脉导管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23例晚孕期孕妇超声诊断为单纯性动脉导管迂曲的胎儿,使用心脏多切面扫查方式观察动脉导管的形态,测量动脉导管的内径,出生后随访2~3个月。结果 23例单纯性动脉导管迂曲的胎儿,其中11例动脉导管轻度弯曲呈"C"形,内径均匀;5例明显弯曲呈"S"形,内径均匀;另7例明显弯曲呈"S"形,内径不均,局部扩张形成动脉瘤。所有胎儿产后动脉导管均正常闭合,心脏结构和功能未见异常。结论胎儿动脉导管迂曲显著者可局部扩张形成动脉导管瘤;单纯性动脉导管迂曲但无心脏其他异常时可能不影响胎儿的预后。
杨秋红高露露白新华陈书文梁新
关键词:超声检查动脉导管胎儿
经会阴超声观察产后女性肛管直肠角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运用经会阴超声对产后女性肛管直肠角进行观察,探讨角度变化的意义。方法:对自然分娩、剖宫产及正常未育女性各100例,运用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观察后盆腔,分别测量静息状态、缩肛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肛管直肠前角及后角的大小。结果:各组在缩肛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肛直肠前角、后角均较静息状态时缩小。最大Valsalva动作时前角缩小率大于后角缩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与未育组比较,最大Valsalva动作时前角缩小率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比较,缩肛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肛直肠前角、后角的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超声分别观察肛直肠前角、后角,可间接反映相应耻骨阴道肌或耻骨直肠肌的肌力变化。
杨秋红邹霞郭娟白新华方凡
关键词:经会阴超声骨盆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