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泽君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倍蚜
  • 4篇五倍子
  • 3篇桑蚕
  • 3篇马桑蚕
  • 2篇饲养
  • 2篇角倍
  • 2篇角倍蚜
  • 2篇
  • 1篇带菌
  • 1篇带菌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多肽
  • 1篇电站
  • 1篇冬寄主
  • 1篇肚倍
  • 1篇肚倍蚜
  • 1篇新亚种
  • 1篇蚜科
  • 1篇蚜总科
  • 1篇亚种

机构

  • 11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通江县林业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四川省安县林...

作者

  • 14篇田泽君
  • 3篇陈秀蓉
  • 1篇钟铁森
  • 1篇夏定久
  • 1篇潘演征
  • 1篇罗经
  • 1篇陈守常
  • 1篇张广学
  • 1篇颜永碧
  • 1篇李治国
  • 1篇李勇民
  • 1篇严银钫

传媒

  • 6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Zoolog...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8
  • 1篇1980
  • 1篇196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球蚜科二新种及一新亚种(同翅目:球蚜总科)被引量:5
1980年
本文记述四川宝兴球蚜科二新种及一新亚种。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文内所用量度均为毫米。 蜀云杉松球蚜Pineus sichunanus Zhang,新种(图1-19) 越冬停育型成蚜 体长1.8,体宽1.4。活时黑褐色,厚被蜡丝。触角长0.127,Ⅰ-Ⅲ长:0.035,0.025,0.067;Ⅲ毛长为Ⅲ宽的1/6,顶端有毛3或4根,其中一根最长为Ⅲ宽的0.28。体背有骨化蜡片,蜡孔小圆形,孔径为小眼面的1/3,头部有12个大小蜡孔群,各由5-120蜡孔组成;前胸有30-34个蜡孔群,各由20-100余蜡孔组成,腹节Ⅰ-Ⅵ各有缘蜡孔群2-4对及中侧群4-8对,Ⅶ只有缘群1对,各由4-50蜡孔组成。腹部背片Ⅰ-Ⅳ各有中毛2根,Ⅴ与Ⅵ各6-8,Ⅶ4-6根,Ⅳ与Ⅴ各有刺状缘毛1-3对,Ⅵ4-5对,Ⅶ7-9对,毛长为触角Ⅲ宽的1/3。
张广学钟铁森钟铁森
关键词:新亚种蚜总科模式标本同翅目毛长
川中盆地引种饲养马桑蚕的产质量水平与效益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报导1989—1992年作者从湖南省保靖县和广西省南宁市引进该两地分别利用马桑(Coriariasinica)叶和木薯(Manihatutilissima)叶饲喂的蓖麻蚕684、南一和白黄品种在四川盆地中部的乐至、简阳、双流县境内马来分布区用当地马桑叶作饲料成功地进行了多代饲养,其单产水平最高达33.8kg/盒,多数正常养殖农户的平均单产为17.0kg/盒,达到湘西地区马桑蚕的单产水平[1],同时报导了马桑蚕饲养中的供叶量、食叶量和排沙(粪)量及蚕茧、丝、蚕沙的质量测定分析的经济、技术指标与马桑蚕养殖及系列加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田泽君陈秀蓉杨俊光郭明宋哲良
关键词:马桑蚕引种饲养
国外五倍子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介绍近年来日本,北美对五倍子学科的研究现状。涉及到五倍子种类及形状,五倍子蚜虫及其生活史、倍蚜虫的繁殖方式,冬寄主和夏季主的种类,蚜一树一藓生物群落及其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等以及国外对此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日来和北美倍蚜虫的生活与中国的倍蚜虫十分相似。
李勇民田泽君
关键词:五倍子
油茶炭疽病初次侵染来源的研究被引量:2
1965年
越冬病部的带菌量12月和3月对14—17种病部和土壤进行三个病理检查,结果看出:1.炭疽病菌越冬场所主要在植株上部,而不是地面残落病部和土壤;2.病枝、病花芽痕、病叶芽和枯花苞等病部带菌率最高,产孢能力亦大。在越冬期和早春期,越冬病部的表面带菌量均显著降低,但一经保湿和分离培养,则具有较高的产生菌落和形成孢子的能力。可见,潜伏在病部内的菌丝是病菌的主要越冬方式。此外,如枯花苞、叶芽鳞內也有一定数量的孢子存在,故分生孢子亦为越冬菌态之一。
陈守常田泽君
关键词:侵染来源叶芽花苞营养芽带菌量
中国五倍子人工培育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记述了1982~1991年间中国境内对多种五倍子致瘿蚜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广泛研究和人工培育五倍子技术的新进展,表明中国五倍子的人工培育已进入大规模的倍林基地生产发展的新阶段。
田泽君
关键词:五倍子倍蚜
盐肤木上四种倍蚜主要生物学特性和预测的研究被引量:2
1988年
本文报道1983—1986年作者在四川省绵竹、成都、夹江、涪陵和南川等县(市)境内,海拔500~1500米范围内,对寄生在盐肤木上的角倍蚜,倍蛋蚜,倍花蚜和红倍花蚜等四种主要倍蚜春迁蚜羽化迁飞期、干母营瘿期、倍子生长进程和瘿内倍蚜的生殖数量与世代数以及干母营瘿的寄主物候等的观察测定结果,并建立预测方程,为引移挂放和适宜采倍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田泽君潘光全潘演征邹尊贤陆涵瑜戴朝容
关键词:五倍子盐肤木角倍蚜
两株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描述来源不同的两株菌麻蚕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一株为较长期饲喂马桑叶的蓖麻蚕从自然罹死的幼虫和蛹中分离的多角体病毒(简称ArscsNPV);另一株为饲喂蓖麻叶的蓖麻蚕从幼虫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ArscsNPV);另一株为饲喂蓖麻叶的蓖麻蚕从幼虫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ArNPV)。两株核型多角体病ArNPV多角体大小约1.2-2.0μm最大的可达2.9μm。两株NPV病毒粒子均为杆状,ArscsNPV病毒粒子大小平均为310×50nm;ArNPV病毒粒子大小为350×50nm。两株NPV均为多粒包埋型。两株NPV的多角体蛋白均为单一组分,ArscsNPV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7.5kd;ArNPV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8kd。两株NPV的病毒粒子结构多肽均含有21条多肽,其中各多肽分子量有所差异。ArscsNPV的病毒粒子多肽分子量范围为11-130kd;ArNPV病毒粒子多肽分子量范围为11-96kd,其中有11种多肽了量彼此相同包括两种主要多肽(54kd和33kd)。用SDS-苯酚提取的病毒核酸,经实验证明均为双链DNA型使用几种内切酶酶解,求得两株NPV的核酸分子量,ArscsNPV为52.4×10^6d;ArNPV为73.5×10^6d。
罗经严银钫杨学楼田泽君
关键词:病毒粒子蛋白多肽病毒核酸
马桑年生长物候、产叶量与马桑蚕饲养关系研究
1996年
本文报导了作为马桑蚕(蓖麻蚕philosamiacythiaD.)饲料的马桑(CoruiriasinicaM.)树丛的年生长物候、抽梢类型及展叶进程和单丛(株)及不同枝梢的产叶量;同时还报导了不同马桑林类型和不同砍留方式的单位面积产叶量、叶枝重量比以及不同季节马桑鲜叶百叶量变动规律,并论述了马桑叶的年生长量与马桑蚕饲养的关系。
田泽君陈秀蓉宋哲仁靳廷保
关键词:物候产叶量马桑蚕
枣铁倍蚜(Kaburagia ensigallis)无翅孤雌侨蚜的发现及其经济意义被引量:1
1992年
作者首次发现在枣铁倍蚜(Kaburagia ensigallis Tsai et Tang)的冬寄主藓类植物上普遍有该蚜的无翅孤雌侨蚜产生。冬季,该侨蚜一部分分化为具翅蚜性母,另一部分发育为侨好成蚜;次春,性母发育并羽化为具翅的春迁蚜过飞到倍树上成为结倍虫源,同期该侨好成蚜开始在冬寄主藓上繁殖同型侨蚜后代,2月初至5月中、下旬已繁殖3个世代,直至11月均处于不断繁殖阶段。由此证明枣铁倍蚜是营复迁式全周期生活史型的昆虫。这一发现对于改善五倍子生产的经营管理、扩大该种倍林区域及增加五倍子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田泽君隆孝雄谢树明陈祥林
关键词:五倍子
蛋肚倍蚜春迁蚜形态、生物生态学特性及丰产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青麸杨(Rhuspotaninimaxim)叶上致瘿成倒卵壮肚形倍的蛋肚倍蚜(KaburagiaovatirhustcolaXiang)春迁蚜(具翅性母)的形态特征、生活周期、冬寄主藓类植物、自然分布地理环境、人工培育的产品质量水平。
田泽君颜永碧夏定久李治国
关键词:春迁蚜生物生态学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