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强
- 作品数:9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胱抑素、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Cy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探讨三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互关系,从而评价三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狭窄入选造影正常组,共40例;有一支血管狭窄入选单支病变组,共44例;有两支血管狭窄入选双支病变组,共43例;有大于两支血管狭窄入选多支病变组,共35例。对四组分别进行血清CyC,NO,SOD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检测。结果造影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CyC和hs-CRP水平依次呈递增趋势;NO和SOD浓度水平依次呈递减趋势,四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 Gensini积分与血清CyC和 hs-CRP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0.429;与NO和 SOD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0.384。血清CyC与 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 NO和 SOD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8,-0,426,-0.484(P<0.05)。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CyC浓度升高,NO和 SOD减少,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及加重。CyC,NO和 SOD可作为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 沈云峰胡远贵张洪波田强
- 关键词:胱抑素C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冠状动脉病变
- 正常妊娠妇女血中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妇女血中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这些指标变化的原因以及对妊娠妇女的意义。方法:利用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ABX-PENTRA60血液分析仪检测145例正常妊娠妇女与125例非妊娠体检女性(对照组)血浆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浆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浓度均较对照组下降,而白细胞(WBC)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浆中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不能按照正常参考范围来考虑,应该对检测结果的特殊性予以充分考虑并建立正常妊娠妇女的参考范围。
- 田强张洪波
- 关键词:妊娠妇女尿素氮肌酐白细胞血红蛋白
- 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中钾和钠比较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利用血气分析仪和电解质分析仪分别测定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中的钾离子和钠离子浓度,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推导两者的线性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生产的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和Roche公司生产的ROCHE9180型电解质分析仪分别检测85例患者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的钾离子和钠离子浓度,比较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的钾离子、钠离子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的钾离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全血、动脉血浆和静脉血浆的钠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脉血浆的钾离子或钠离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中钾离子浓度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结论:动脉全血中钾离子浓度不能等同于静脉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静脉血浆中钾离子的参考范围不能套用在动脉血气分析中,根据笔者推导的直线回归方程:静脉血浆钾离子(A)=1.445×动脉全血钾离子(V)-1.273(mmol/L),在知道动脉全血血气分析中钾离子浓度时,可以大致推算出静脉血浆钾离子浓度,临床医生可以比较全面地判断患者有无钾离子异常.
- 田强沈云峰张洪波
- 关键词:静脉血浆动脉血浆钾离子钠离子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50例纳入病例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28例纳入对照组。另外,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分组,轻度组(NIHSS评分<7分,144例),中度组(7分≤NIHSS评分<15分,110例),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96例);对其中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价其神经功能情况并分组,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54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88例)。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Pearson法评价Lp-PLA2和NLR与NIHSS评分、白细胞介素(IL)-6、IL-1β、C反应蛋白(CRP)和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发生中重度急性脑梗死者和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各组的Lp-PLA2和NR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Lp-PLA2和NR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2和NLR与NIHSS评分、IL-6、IL-1β、CRP和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Lp-PLA2和NRL是发生中重度急性脑梗死和预后不良的强危险因素(OR=3.075和2.258,P=0.005和0.009;OR=3.572和3.213,P=0.004和0.008)。结论Lp-PLA2和NRL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严重程度,是发生中重度急性梗死和预后不良的强危险因素,能够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 田强沈云峰张洪波朱春丽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 心血管疾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6例冠心病患者、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CY水平;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HCY与血流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病患者血清HCY浓度与血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结论HCY水平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有关;HCY浓度与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 沈云峰胡远贵田强张洪波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流变学冠心病
- 脑血管疾病患者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脑梗死病患者6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45例和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55例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y,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和血清HsCRP浓度水平和异常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Hcy和HsCRP的升高可能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检测患者血清Hcy和HsCRP对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田强沈云峰张洪波胡远贵
- 关键词:脑梗死TIA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 血清一氧化氮、N端脑利钠肽前体和降钙素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一氧化氮(NO)、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和降钙素原(PCT)浓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5年期间确诊为COPD患者175例作为研究组,并根据FEV1/FVC、FEV1%预计值和临床症状将COPD分为轻度(45例)、中度(40例)、重度(46例)和极重度(44例)四组,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五组受检者血清中NO、NT-pro BNP和PCT浓度,分析四组COPD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及其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COPD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和极重度组患者FEV1%预计值分别为(87.1±6.7)%、(82.4±4.8)%、(58.9±6.2)%、(43.8±4.2)%和(26.7±2.7)%,血清中NO水平分别为(35.66±13.85)μmol/L、(28.45±10.50)μmol/L、(20.65±7.56)μmol/L、(13.41±4.34)μmol/L和(8.54±3.26)μmol/L,呈递减趋势且各组FEV1%预计值和N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NT-pro BNP水平分别为(45.6±8.6)pg/m L、(102±34.4)pg/m L、(214±45.2)pg/m L、(348±60.3)pg/m L和(425±105.2)pg/m L,呈递增趋势且各组NT-pro 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血清中PC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COPD患者和对照组[(1.055±0.536)ng/m L、(2.564±1.135)ng/m L vs(0.081±0.043)ng/m L、(0.087±0.045)ng/m L、(0.062±0.02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FEV1%预计值与NO的浓度呈正相关(r=0.525,P<0.05),与NT-pro BNP和PCT的浓度呈负相关(r=-0.685,P<0.05;r=-0.424,P<0.05)。结论 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增加与血清NO浓度呈负相关与血清NT-pro BNP和PCT浓度呈正相关。
- 田强沈云峰张洪波
- 关键词:一氧化氮N端脑利钠肽前体降钙素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和血液流变性变化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检测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与病程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确诊COPD患者182例(COPD组),其中急性加重期88例,稳定期9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COPD组和对照组血清NO、动脉血氧分压(PaO_2)、全血高切(200s^(-1))和低切(3s^(-1))表观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血浆黏度(200s^(-1)),分析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及与COPD分期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患者血清NO和动脉血PaO2较对照组降低(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较稳定期患者更低(P<0.01);COPD组患者上述血流变指标较对照组升高(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较稳定期患者更高(P<0.01)。COPD组患者血清NO和动脉血PaO_2的降低与其病程分期的加重呈显著负相关(r=-0.641、-0.786,P均<0.05);患者高切、低切表观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血浆黏度的增加与其病程分期的加重呈显著正相关(r=0.563、0.572、0.643、0.485、0.526,P均<0.05)。结论:血清NO和动脉血PaO_2降低及血液流变性异常是COPD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可针对性治疗,使患者获益。
- 田强沈云峰张洪波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氧化氮血液流变学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32
- 2014年
-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62例心血管病患者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冠脉狭窄<50%,n=40);单支病变组(一支冠脉狭窄≥50%,n=44);双支病变组(两支冠脉狭窄≥50%,n=43);多支病变组(两支以上冠脉狭窄≥50%,n=35)。对四组患者进行冠脉狭窄Gensini积分及血清CysC、NO、SOD及hs-CRP水平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各指标变化及其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CysC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依次递增;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NO及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依次递减。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与血清CysC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0.429(P<0.05);与NO和SOD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0.384(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与CysC、hs-CRP水平升高及NO、SOD水平降低有明显相关性。
- 沈云峰胡远贵张洪波田强
- 关键词: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