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雷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卫生厅课题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神经胶质
  • 3篇神经胶质瘤
  • 3篇疗效
  • 3篇基因
  • 3篇出血
  • 2篇蛋白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外科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质
  • 1篇导子
  • 1篇凋亡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机构

  • 10篇北华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吉林市第六人...

作者

  • 10篇王雷
  • 5篇魏盾
  • 5篇沈维高
  • 3篇陈雷
  • 3篇崔晓亮
  • 2篇宁显宾
  • 2篇林述凯
  • 2篇刘艳波
  • 1篇李建华
  • 1篇赵长福
  • 1篇逄锦峰
  • 1篇宋大勇
  • 1篇岳武
  • 1篇缪春明
  • 1篇王振江
  • 1篇邱冬冬
  • 1篇孟凡斌

传媒

  • 3篇北华大学学报...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透明导管鞘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传统开颅、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和透明导管鞘辅助下显微镜技术清除脑出血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传统开颅组(对照组27例)、微创钻孔组(对照组34例)和透明导管鞘辅助下显微镜治疗组(实验组24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等.结果透明导管鞘辅助下显微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在患者预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总费用降低,感染率降低.结论透明导管鞘辅助下显微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彻底清除血肿,其微创、精准、高效、预后良好的优点使该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赵君仪王雷宁显宾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钻孔血肿清除率
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脑皮质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脑皮质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及SAH+法舒地尔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大鼠SAH模型,假手术组将自体血替换为生理盐水,SAH+法舒地尔组为第2次注血后30 min腹腔注射法舒地尔注射液,剂量为3 mg/kg。24 h后比较各组大鼠术后的一般情况和神经行为学评分,TUNEL染色法观察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和SAH+法舒地尔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体征;SAH组神经行为学评分(2.68±0.31)低于假手术组(5.00±0.00),SAH+法舒地尔组(3.27±0.35)高于SAH组(P<0.05)。SAH组和SAH+法舒地尔组均可见明显的神经细胞凋亡,且SAH+法舒地尔组凋亡程度轻于SAH组。SAH组的Bcl-2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而Bax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SAH+法舒地尔组Bcl-2表达水平较SAH组升高,而Bax表达量较SAH组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明显改善SAH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缪春明沈维高王雷魏盾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质法舒地尔
内分泌激素水平与垂体瘤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内分泌激素水平与垂体瘤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56例垂体瘤患者中,41例行肿瘤全切除(全切组),15例行部分节除(未全切组)。手术前和术后1、3、7 d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甲状腺素(T3、T4)、皮质醇(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并对患者随访1年,分析术后激素水平与预后及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PRL、GH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全切组术后PRL、GH水平明显低于未全切组(P<0.05);术后T3、T4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手术有效率为91.1%,复发率为13.7%。随着疗效的下降,复发风险的增加,术后PRL、GH水平明显升高,T3、T4明显降低(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改善垂体瘤患者的高内分泌激素水平状态,而术后激素水平与手术的疗效及预后明显相关。
王雷魏盾崔晓亮陈雷沈维高
关键词:垂体瘤内分泌激素预后
IL-17A及IL-17RA在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7A及其受体(IL-17RA)在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中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胶质瘤患者50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系统分为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13例,Ⅳ级7例。取患者外周血以及胶质瘤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IL-17A及IL-17RA的m RN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IL-17A及IL-17R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IL-17A及其受体IL-17RA表达增加。外周血中,IL-17A及其受体IL-17RA的m RNA水平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上升(F分别为8.96、10.34,均P<0.05)。胶质瘤组织中IL-17A及其受体IL-17RA的m RNA水平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而上升(F分别为11.21、14.11,均P<0.05)。在外周血和胶质瘤组织中,IL-17A及其受体IL-17RA的蛋白水平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也上升(外周血F分别为9.90、11.80,均P<0.05;胶质瘤组织F分别为8.15、14.46,均P<0.05)。结论 IL-17A及其受体IL-17RA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性。
王雷刘艳波王振江赵信理沈维高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白细胞介素-17A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1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出血性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今我院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32例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22例,夹闭后包裹加固7例,单纯动脉瘤包裹术3例,其中18例术中破裂出血;出院后随访1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14例,中残9例,重残5例,无植物生存,死亡4例。结论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林述凯魏盾崔晓亮王雷陈雷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手术时机手术技巧
声动力化学疗法对大鼠脑胶质瘤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声动力化学疗法(SDT)对大鼠脑胶质瘤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颅内C6胶质瘤为实验模型,观察SDT组、单纯照射组、血卟啉单甲醚(HMME)组、对照组脑胶质瘤组织学变化、原位凋亡检测、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DT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组织坏死逐渐增加,24h达到高峰;单纯照射组可见肿瘤组织坏死较SDT组明显少;对照组及HMME组标本各时间段胶质瘤细胞均未见坏死组织。原位凋亡检查见HMME组和对照组凋亡细胞极少,各时间点凋亡率无明显差别。处理后24h,单纯照射组凋亡率明显高于HMME组和对照组(P<0.01);处理后3、7d,凋亡率与HMME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SDT组处理后24h,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处理后3、7d,凋亡率与其他3组无明显差别。HMME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率无明显差别。单纯照射组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率高于HMME组和对照组(P<0.01);处理3、7d后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率与HMME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SDT组处理后24h,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处理后3、7d,Cyt-C和Caspase-3蛋白表达表达率与其他3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SDT对大鼠脑胶质瘤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早期可能通过损伤线粒体后,释放Cyto-C,激活Caspase-3而直接启动胶质瘤细胞本身凋亡程序。
宋大勇岳武尹立春林述凯王雷李建华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声动力疗法血卟啉类
高压氧治疗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外科手术可使大多数脑膜瘤实现肉眼全切除,但易出现复发,且患者术后易出现脑水肿、脑积水及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渗透性脱水、营养神经等改善脑水肿与神经功能。但多数患者效果欠佳。近年来.高压氧(HBO)已逐渐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但其是否会促进肿瘤复发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对脑膜瘤术后脑水肿患者采用HBO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王雷魏盾崔晓亮陈雷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脑膜瘤脑水肿疗效水肿患者神经外科疾病
神经胶质瘤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8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MZ化疗,B组(43例)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所有治疗均在术后1个月内开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1,2,3 a的生存率、Karnofsky评分及毒副作用.结果 A组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76.7%和90.7%,显著高于B组(55.8%和74.4%)(P<0.05);治疗后,两组Karn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中位生存期及术后1,2,3 a的生存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步TMZ化疗是神经胶质瘤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提高近远期疗效和术后的生存率,且并不增加药物毒性作用.
王雷魏盾孟凡斌邱冬冬沈维高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放疗化疗替莫唑胺
敲低STAT3基因可下调存活蛋白(survivin)水平促进U87MG胶质瘤细胞凋亡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U87MG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87MG胶质瘤细胞,利用MTT法观察si STAT3质粒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吖啶橙染色观察其对细胞凋亡影响,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下调STAT3对存活蛋白(survivin)的调控效应。结果 si STAT3质粒可明显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增殖,敲低STAT3可明显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下调STAT3水平可明显降低survivin mRNA和蛋白水平。结论敲低U87MG细胞STAT3可下调survivn水平、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王雷刘艳波赵信理沈维高
关键词:胶质瘤RNA干涉SURVIVIN
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5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将1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术前适应证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2 a的临床随访.结果术后有155例(99%)患者疼痛消失,只有2例(1%)患者初次手术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经过2 a随访,有8例(5%)患者复发,其中7例再次行PBC手术后疼痛得到缓解.1例口服小剂量卡马西平止痛,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低成本、低复发率和高治愈率的临床效果,是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有效选择.
宁显宾赵长福朱斌王雷张忠杰逄锦峰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