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荣
- 作品数:21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被引量:7
- 2012年
-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属温水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大鳞副泥鳅是泥鳅属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大鳞副泥鳅的可食部分占80%以上,蛋白质含量达20.7%,脂肪2.8%,灰分2.2%,钙、磷、铁含量丰富。除食用外,还具有滋补强身、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乳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和人为滥捕,泥鳅天然产量日趋下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很大。
- 王玉新郑玉珍王锡荣钟君伟赵波
-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温水性鱼类长江中下游清热解毒
- 淡水白鲳夏花培育技术
- 2013年
- 淡水白鲳属于热带鱼类,以其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效益好、抗逆性强等诸多优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淡水白鲳夏花是指水花下塘养殖1个月左右,体长达到3cm以上。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现将淡水白鲳夏花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 王锡荣钟君伟王金福
- 关键词:淡水白鲳夏花热带鱼类抗逆性强养殖经验
- 俄罗斯鲤胚胎发育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使用显微镜连续观察俄罗斯鲤的胚胎发育过程,描述并摄像记录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事件。结果显示,俄罗斯鲤的受精卵为粘性卵,呈淡黄色,卵径约1.2mm,吸水后可达2—3mm,卵质分布均匀;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7个阶段,共29个典型时期;19~20℃水温下,受精卵约64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体长约7mm。
- 孟庆磊刘丙旭王玉新郑玉珍钟君伟王锡荣付佩胜
- 关键词:胚胎发育
- 东平湖鱼类调查报告被引量:5
- 2008年
- 东平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跨于东平、梁山、平阴三县,地质时期属于古大野泽的一部分。该湖为黄河下游滞洪湖,现湖面平均高程约38m,多年平均水深1~2m,总面积21万亩,分老湖与新湖。东平湖是国务院确定的黄河下游滞洪水库,湖内水草生长旺盛,具有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养殖条件,其中渔业经济是沿湖人民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同时,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水利枢纽,东接大汶河,西依黄河,担负着两河的滞洪安全调蓄功能。
- 刘红彩郭金峰王俊鹏王锡荣冷春梅李秀启王亚楠
-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鱼类黄河下游水域生态环境平均水深滞洪水库
- 俄罗斯鲤健康养殖试验被引量:1
- 2012年
- 俄罗斯鲤学名乌克兰鳞鲤,在乌克兰地区的渔场大量养殖,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的一个经综合选育的养殖新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驯化、易起捕、适温范围广、成活率高,适宜在各类淡水水域养殖,近几年来已推广到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进行了养殖。
- 王锡荣王秉利
- 关键词:养殖试验鲤形目健康成活率高淡水水域
- 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使用显微镜连续观察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过程,描述并摄像记录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事件。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的受精卵为粘性卵,呈淡黄色,膜径约1.3 mm,卵质分布均匀;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7个阶段,共26个典型时期;24℃水温下,受精卵约24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体长约5mm。
- 孟庆磊朱永安王玉新郑玉珍王锡荣赵传永
-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
- 一种自动化鱼卵孵化系统的设计
- 2013年
- 分析了目前国内鱼卵孵化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以PLC为控制核心、以组态王为人机界面的鱼卵孵化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完成对孵化环境的调节,系统运行中人机界面友好,控制稳定。
- 杨德光潘晓玲钟君伟王锡荣
- 关键词:工厂化养殖人机界面
- 先科巨鲫乌仔当年养成试验被引量:1
- 2007年
- 鲫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也因其个体小、生长慢、肌间刺较多,养殖规模受到限制。为此,我国鱼类育种专家利用传统选育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培育出了多个鲫新品种,先科巨鲫是其中之一。
- 王玉新张婧一刘超刘飞王锡荣
- 关键词:当年养成试验乌仔现代生物技术经济鱼类池塘养殖滋补作用
- 斑鳜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被引量:6
- 2008年
- 斑鳜(Siniperca scberzeri Steindachner)又名石鳜、岩鳜,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鲻科、鳜属。斑鳜为小型肉食性凶猛鱼类,自然环境中主要栖息于水质清新的江河溪流和大中型水库的上游流水环境中。斑鳜主要捕捉小鱼、小虾为食,属天然野生鱼类,生长期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有“淡水石斑”之美誉,其蛋白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清热、疗毒等药用价值,是新加坡、韩国等地人喜爱的传统名贵淡水鱼类,市场需求量很大,且小批量即可组织出口,具有巨大的出口需求和丰厚的利润空间。
- 郑玉珍王玉新田功太刘飞刘超王锡荣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斑鳜繁殖技术大中型水库硬骨鱼纲凶猛鱼类
- 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被引量:3
- 2008年
- 澳洲宝石鲈体形美观,出肉率高,口感爽滑甘美,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18.9%,含有8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且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适宜在池塘、网箱、工厂化流水池进行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在我省尽快发展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于2004年开始对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配套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 王兰明付佩胜杨德光刘超刘飞王锡荣
- 关键词:人工繁殖技术澳洲宝石鲈生物学特性淡水养殖蛋白质含量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