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 作品数:60 被引量:97 H指数:6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癫痫外科手术技术专家共识——第六篇:中央区癫痫外科手术技术专家共识 2024年 中央沟是大脑半球外侧面诸多脑沟中最重要的脑沟之一,分隔额叶和顶叶。中央沟前方的脑回为中央前回,包含大脑的初级运动皮质和前运动区的一部分;中央沟后方的脑回为中央后回,属于大脑的躯体感觉皮质代表区。一般来说中央沟邻近的皮质区域称为中央区(Rolandic区),包括大脑半球外侧面的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旁中央小叶和中央前后回对应的岛叶额顶盖部,癫痫发作起源于这一区域的局灶性癫痫称为中央区癫痫[1,2]。 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 谭启富癫痫外科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功能性疾病与认知发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儿科及小儿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癫痫杂志》编辑部 王秀 张凯 梁建民 王爽 王丰 胡文瀚 张弨 赵宝田 莫嘉杰 邵晓秋 张国君 梁树立关键词:大脑半球 中央前回 局灶性癫痫 丘脑前核脑深部电刺激对比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 王垚 张弨 王秀 刘畅 张建国 张凯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背景脑深部电刺激术已成为外科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疗效肯定,而对颅脑创伤致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尚不确定。本文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术和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治疗4例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患者,分别于术前以及开启刺激器后1、6、12和24个月和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量表(BFMDRS)运动障碍和功能障碍评分,计算评分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开启刺激器后1、6、12和24个月BFMDRS运动障碍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8.35%、47.28%、62.74%和68.69%,功能障碍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5.36%、46.83%、59.60%和67.01%。影像学检查显示4例患者基底节区均完好。结论经严格选择适应证,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有效改善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症状,且长期疗效稳定。基底节解剖结构完整可能提示预后较好。 刘畅 王慧敏 张建国 张弨 王秀 赵宝田 杨岸超 孟凡刚 张凯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 随访研究 神经影像的病灶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影像的病灶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确定待识别的包括第一结构影像、第一病变影像和第一代谢影像的神经影像集合,再对神经影像集合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包括第二结构影像、第二病变影... 莫嘉杰 张凯 胡文瀚 张弨 王秀 赵宝田 郭志浩 杨博文 李字林 姚远睡眠相关过度运动癫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睡眠相关过度运动癫之临床特征并评价头皮视频脑电图(VEEG)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32例睡眠相关过度运动癫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发作期症状学、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脑电图模式。结果10例(31.25%)患者MRI呈异常征象。依据发作症状学模式(SPs)分类,SP1(早期的初级运动表现)1例(3.13%)、SP2(不自然的过度运动)18例(56.25%)、SP3(协调的过度运动)6例(18.75%)、SP4(富有情感内容的姿势行为)7例(21.88%)。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81.25%(26/32)和71.88%(23/32);其中发作期头皮脑电图起始早于临床症状者23例(71.88%),放电部位局灶性14例(43.75%)、脑区性8例(25%),两种起始模式以包含各种低波幅快活动者为主;双侧性/广泛性1例(3.13%)。11例(34.38%)患者发作间期样放电部位与发作期脑电图所示起始部位相符且恒定局限于1个或相邻23个电极。结论睡眠相关过度运动癫影像学阳性检出率较低,症状学具有特殊性,高质量视频脑电图记录及判读在诊断与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发作期脑电图可为术前评估提供必要的定侧及定位信息。 万慧娟 陈超 王圣松 王秀 桑林 郑重 周峰 胡文瀚 张凯 张建国 邵晓秋关键词:睡眠 脑电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高频电刺激伏隔核对肥胖大鼠摄食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伏隔核(NAc)脑深部电刺激(DBS)对肥胖大鼠摄食量和NAc多巴胺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揭示NAc—DBS调控摄食行为的中枢机制提供依据。方法40只大鼠利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将成功建模的36只大鼠随机均分核部组和壳部组,分别在NAc的核部和壳部植入刺激电极固定装置,成功植入的大鼠共32只(核部组和壳部组分别16只)。每组再随机均分为两个亚组,即DBS组与假刺激组,对DBS组给予连续高频电刺激7d,假刺激组不刺激。观察在此期间各组大鼠的摄食量和摄水量的变化,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NAc核部与壳部D1和D2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NAc壳部DBS组大鼠摄食量从第5天开始与假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D2受体表达较假刺激组上调(P〈0.05),而NAc核部电刺激对肥胖大鼠摄食量及D2受体表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频电刺激对肥胖大鼠的摄水量及D1受体表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电刺激能有效降低肥胖大鼠摄食量,有效刺激靶点为NAc壳部而非核部;具体机制可能与D2受体表达上调有关。 魏乃礼 张弨 王垚 王秀 胡文瀚 张凯 张建国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 伏隔核 多巴胺受体 摄食行为 丘脑前核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丘脑前核电刺激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8例患者均不适合行切除性手术,全部行丘脑前核电刺激术。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评价术前、术后癫痫发作的次数,癫痫的严重程度,生命质量,抑郁,焦虑状态等指标。结果8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平均随访(18.0±2.4)个月。术后每月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术前为(36.4±13.4)次、术后为(13.9±6.2)次,P=0.012],其缓解率为(54.3±7.4)%。术后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明显改善[利物浦癫痫严重程度评分术前为(38.4±5.3)分、术后为(22.3±4.9)分,P=0.001],缓解率为(46.0±8.4)%;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生命质量89项评分术前为(71.2±2.7)分、术后为(80.0±2.9)分,P=0.001],改善率为(12.6±2.3)%。结论对不具备切除性手术指征的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丘脑前核电刺激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张昭 李俊驹 王秀 刘畅 赵宝田 胡文瀚 张凯 张建国关键词:癫痫 部分性 深部脑刺激法 影响双额脑挫伤临床恶化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双额脑挫伤临床症状恶化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03到2013-03医院收治的双额脑挫裂伤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影像学表现等临床信息,分析影响临床症状恶化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伤后1年随访,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临床预后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入组患者共112例,17例出现临床恶化,预后不良者(GOS分级,Ⅰ~Ⅱ级)15例,预后良好者(GOS分级,Ⅲ~Ⅴ级)95例。患者性别(P=0.0039)、GCS评分(P=0.0063)、环池闭塞(P=0.0426)、血肿体积(P<0.0001)与临床症状恶化显著相关,年龄(P=0.0004)、GCS评分(P=0.0424)、鞍上池闭塞(P=0.0047)、血肿体积(P<0.0001)、SAH(P=0.0145)显著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结论 GC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是影响双额脑挫伤患者预后和临床症状恶化的重要评价指标。 张华 王秀 杨岸超 徐珑 李京生关键词:颅脑创伤 预后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癫痫患者中定位致痫区的价值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基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部分性低频振幅(fractional ALFF)三项指标,探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 MRI,rs-fMRI)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继发癫痫患者中定位致痫区(epileptogenic zone,EZ)的能力。方法纳入50例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通过t检验得到患者和对照组之间ReHo、ALFF和fALFF的差异(FDR矫正),将显著脑区作为fMRI定位的致痫区。由两名癫痫专科医师将上述结果与术前评估认定的EZ进行对比,最终得出三种指标定位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以此评价其定位能力。结果ReHo的定位灵敏度(72%)显著高于ALFF(50%,P=0.019)和fALFF(44%,P=0.004)。ReHo、ALFF和fALFF的定位准确度分别为76.5%,67.3%和63.3%,其中ReHo显著高于fALFF(P=0.043)。ReHo、ALFF和fALFF的定位特异度分别为81.3%,85.4%和83.3%,三者间没有显著差异。此外通过ReHo定位致痫区准确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手术预后(P<0.001)。结论Rs-fMRI具有辅助定位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癫痫患者致痫区的能力。未来的术前评估中,该项后处理技术有望成为辅助定位致痫区的有效方法。 杨博文 赵宝田 莫嘉杰 桑林 胡文瀚 张弨 张弨 王秀 张建国关键词: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术前评估 致痫区 功能磁共振 额叶癫痫简单运动症状和复杂运动症状临床特点及癫痫传播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简单运动症状和复杂运动症状的临床特点及癫痫症状学网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和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病理诊断均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首先进行症状学分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用PET-CT的定量化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学网络。结果最终纳入患者51例,男女比例为31∶20,平均年龄为(17.1±9.6)岁,平均病程为(10.0±7.7)年。不同症状学患者临床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简单运动组和复杂运动组的症状学网络有显著差异。在外侧面,简单运动组低代谢范围更加广泛,差异脑区出现于额上沟后段周围皮质、中央沟周围皮质以及上环岛沟后部。在内侧面,简单运动组低代谢范围更广,复杂运动组低代谢范围局限,后者更多累及前扣带回。两组患者低代谢均涉及基底节和脑干,且双侧受累。结论额叶癫痫的症状学网络不同;探索症状学网络,有利于设计颅内电极。额叶癫痫的皮层下网络以及双侧网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弨 胡文瀚 王秀 赵宝田 郭志浩 张建国 马延山 张凯关键词:额叶癫痫 症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