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3个月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2024年
- 目的建立并评价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3个月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收集2008至2021年S-AKI患者的临床数据。初步纳入58个相关预测因素,以3个月内全因死亡为结局事件。按7∶3比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变量,运用多重共线性分析、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并结合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变量选择,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利用列线图进行可视化表达。在验证集中进行内部验证,评价模型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列线图模型及牛津急性疾病严重度评分(OASI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不同阈值概率下的净效益。结果基于确诊后3个月时的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7768例(68.54%),死亡组3566例(31.46%)。在训练集中通过多重筛选,最终纳入7个变量,即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Charlson合并症指数、尿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呼吸支持方式、血尿素氮和年龄,并纳入列线图模型。在验证集中进行内部验证,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81〔95%可信区间(95%CI)为0.80~0.82〕,大于OASIS评分的0.70(95%CI为0.69~0.71),远大于SOFA评分的0.57(95%CI为0.56~0.58)和SIRS评分的0.56(95%CI为0.55~0.57),具有较好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校准度优于OASIS、SOFA、SIRS评分。DCA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不同阈概率情况下的临床净收益均好于OASIS、SOFA、SIRS评分。结论基于MIMIC-Ⅳ临床大数据建立的一个包含7项变量的S-AKI患者3个月死亡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为评估S-AKI患者预后提供了有效的新工具。
- 岳筱李志芳王蕾黄丽赵致慷王盼盼王硕龚喜云张澍王正斌
- 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开发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院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MIMIC-Ⅳ),收集2001至2019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数据,包括基线特征及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的生命体征、疾病评分、实验室检查以及干预措施。以院内死亡为结局事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按照7∶3的比例将总样本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所有变量对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以此筛选潜在影响因素,随后通过双向逐步回归法进行逐一筛选,从而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共线性检验证明列线图模型中影响因素之间的共线性。用C-指数评价列线图模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简化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的区分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562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其中训练集393例,测试集169例。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30个因素与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院内死亡有关;通过双向逐步回归法对上述因素进行逐一筛选,最终筛选出性别、合并恶性肿瘤、体温、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尿素氮(BUN)、血钾、凝血酶原时间(PT)、24 h尿量、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华法林、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SIC)共12个变量,共线性检验说明影响因素之间并无较强的共线性〔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大于10〕。以上述12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院内死亡的C-指数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优于SOFA评分和sPESI〔0.771(0.725~0.816)比0.579(0.519~0.639)、0.608(0.554~0.663)〕,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高于SOFA评分和sPESI〔0.811(0.766~0.857)比0.630(0.568~0.
- 黄丽王正斌张岩岳筱王硕高艳霞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肺栓塞
- 胰岛素瘤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4例胰岛素瘤误诊病例。初诊时误诊率达38%(14/37)。共测胰岛素释放指数(IRI/G)18次,≤0.3者占33%。结果显示,胰岛素瘤初诊时误诊率较高。IRI/G≤0.3不能排除其诊断。
- 李冲李志臻白悦心韩超王志芳王硕郑丽丽
- 关键词:胰岛素瘤误诊
-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介入室诊治的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患者35例,根据纳入标准最终2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1、3、6个月消融病灶的缩小率;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第1、3、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抗苗勒管激素(AMH)变化。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完全消融率100%;术后1、3、6个月消融病灶的缩小率分别为(29.95±13.89)%、(51.45±17.62)%、(73.82±23.63)%;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前,术后3 d,术后1、3、6个月患者血清FSH、LH、E 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 赵梓楠董刚刘婷婷张姗姗王硕彭梦凡李娜
- 关键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反馈性地引起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加和垂体TSH细胞增生造成垂体增生,易误诊为垂体瘤。以下分析31例原发性甲减引起的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
- 王硕谢阳李冲郑丽丽郑文迪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增生继发性原发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激素分泌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SⅡ)和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法(MSⅡ)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68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CSⅡ)和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法(MSⅡ)治疗,依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至血糖达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所用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CSⅡ组和MSⅡ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5.50±1.54)d、(7.56±1.54)d,P<0.01;胰岛素用量(33.38±5.00)U、(36.88±4.75)U,P<0.01;低血糖发生率(0.03±0.01)%、(0.13±0.02),P<0.01。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CSⅡ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CSⅡ可以更快地控制血糖,安全性更高。
- 王硕郑丽丽
- 关键词:胰岛素
- 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表达缺失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摹化状态,分析GPX3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47例PTC、10例非癌组织标本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TPC-1中GPX3的甲基化状态,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PC-1细胞中GPX3的mRNA表达。结果48.9%(23/47)PTC发生GP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而10例非癌组织均未发生甲基化;TPC-1中GPX3启动子区甲基化,而且GPX3的mRNA不表达,经5-aza-2’-deoxycytidine干预96h后GPX3重新表达。结论GPX3基因启动子区域频繁发生甲基化,可能作为PTC的诊断标志物;GPX3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其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机制。
- 韩超李静怡王志芳王硕卢秀波郭明洲郑丽丽
- 关键词:DNA甲基化甲状腺癌
- 37例胰岛素瘤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方法,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临床表现、血糖、血清胰岛素、...
- 李冲郑丽丽李志臻白悦心王志芳王硕韩超杨海花王玲秀
- 血清钙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天死亡风险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校正血清钙水平对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对来自挪威一项研究中的1899例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二次分析,暴露因素为基线时白蛋白校正血清钙(albumin-corrected serum calcium,ACSC)水平,主要结局为首次入院后30 d内全因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SC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30 d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观察到ACSC水平与30 d死亡风险之间呈正相关OR=1.99,95%CI:1.52~2.60。将ACSC按照三分位法分为T1-T3组后趋势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最低三分位组T1相比,T2、T3组的OR和95%CI分别为1.62(1.03~2.55)、2.39(1.56~3.69),趋势P<0.001。ACSC组内进行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未发现亚组之间的显著交互作用(所有交互作用的P值均>0.05)。结论在入院时白蛋白校正血清钙水平≥8.6 mg/dL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中,白蛋白校正血清钙水平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30 d死亡风险呈正相关。
- 黄丽王正斌张岩王硕岳筱高艳霞
- 关键词:血清钙
-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PC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症状与体征及超声影像学表现,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消融病灶的缩小率,术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及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10例PCM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显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消融病灶的缩小率分别为32.31%~51.00%[(42.78±4.48)%]、70.66%~86.68%[(70.45±12.43)%]、72.31%~100%[(86.91±7.45)%]、89.13%~100%[(96.07±7.45)%]。10例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随访期间无病情反复,疗效显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PCM是一种微创、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王硕董刚张姗姗彭梦凡张雨昂岳文文赵梓楠
- 关键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浆细胞性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