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晕厥
  • 1篇动脉
  • 1篇动态心电图诊...
  • 1篇心电图诊断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绞痛
  • 1篇心排出量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起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性
  • 1篇心脏性猝死
  • 1篇性猝死
  • 1篇胸闷
  • 1篇血管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5篇王玉山
  • 2篇陈新
  • 2篇方丕华
  • 1篇陈在嘉
  • 1篇马坚
  • 1篇王方正
  • 1篇刘悦
  • 1篇孙佩玲
  • 1篇余培桢
  • 1篇高润霖
  • 1篇陈纪林
  • 1篇李晓枫
  • 1篇王锦志
  • 1篇张奎俊
  • 1篇杨跃进
  • 1篇华伟
  • 1篇卢国英
  • 1篇徐义枢
  • 1篇姚康宝
  • 1篇杨浣宜

传媒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2篇1997
  • 1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态心电图证实的医院外心脏性猝死一例被引量:6
1997年
患者女性,56岁,因阵发胸闷来我院就诊,于1995年9月27日上午8时40分开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于当日下午16时4分28秒在院外死亡。该患者以往无晕厥史,此次为首次至医院检查。
王玉山华伟陈新
关键词: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性猝死医院检查胸闷就诊晕厥
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1997年
目的:观察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时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并与固定频率心室起搏相比较。方法:对19例心动过缓患者植入了体动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术后随机依次程控为固定频率心室起搏和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方式,分别进行踏车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测量运动前后的每搏量、心排出量,心电图记录心率变化。结果: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时,运动时最快起搏心率达117±23 bpm,其运动时间明显长于固定频率心室起搏时(437±45 s 比323±51s.P<0.01)。尽管两种起搏方式的运动心排出量均明显增加,但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的运动最大心排出量较固定频率心室起搏增加36%(P<0.05)。与运动前相比,固定频率心室起搏的运动每搏量增加51%,而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的每搏量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可明显改善心动过缓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排出量,其主要机制是增快了运动时的起搏频率。
马坚陈新王方正杨浣宜张奎俊余培桢王锦志张继革王玉山
关键词:心室起搏血液动力学运动前心排出量每搏量起搏方式
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1995年
对5例运动诱发暂时性ST段抬高的原因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不同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对前者在近期内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安全和有效的。运动诱发ST段抬高恢复正常后,相邻导联的ST段压低仍持续存在,提示其缺血相关血管有严重阻塞性病变。
陈纪林徐义枢高润霖杨跃进姚康宝许美玲王静王玉山陈在嘉
关键词:ST段抬高心绞痛外科手术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作用
2006年
方丕华孙佩玲王玉山
关键词: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病理生理变化冠状动脉供血动态心电图病例介绍
对拟诊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的时程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的不同阶段诱导出阳性反应的合适时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临床拟诊血管迷走性晕厥而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的773例患者检查资料.直立倾斜试验分为30 min的倾斜位(70°)基础试验阶段和20 min的药物(硝酸甘油0.2 mg舌下含化)激发阶段.结果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为55.2%,其中43例(10.1%)患者阳性反应出现在基础试验阶段,384例(89.9%)出现在药物激发阶段.在基础试验阶段,阳性反应中2例(4.7%)发生在倾斜位7.5 min以后;随着时间延长,阳性反应比例逐渐增加,9例(20.9%)在22.5 min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93%的阳性反应发生在倾斜位10~25 min内.在硝酸甘油激发阶段,阳性反应发生率在服药后迅速上升,35.7%在10 min达到最高,之后迅速下降;96.1%的阳性患者发生阳性反应在服药后的15 min内.结论 直立倾斜试验的倾斜位时间至少25 min,而药物激发阶段时间至少15 min,继续增加时间并不能明显提高阳性率.
刘俊刘悦卢国英李智李晓枫王玉山方丕华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