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10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2篇眼科
  • 2篇内障
  • 2篇白内障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素质
  • 1篇心理素质培养
  • 1篇血压
  • 1篇摘除
  • 1篇职业情感
  • 1篇实习生
  • 1篇手术
  • 1篇首诊眼科
  • 1篇年龄
  • 1篇年龄差异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6篇解放军101...
  • 1篇无锡高等师范...

作者

  • 6篇王波
  • 6篇陈建卓
  • 6篇王润
  • 6篇李媛媛
  • 4篇赵莲
  • 1篇秦园园

传媒

  • 3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管理观察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首诊眼科的青年高血压病45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首诊眼科确诊为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眼部情况。方法对45例(50眼)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就诊的疑为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给予眼前后节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野检查、血压测定等。结果所有患眼中视网膜动脉阻塞1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19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3眼。45例均确诊为青年高血压病。结论因眼部并发症而首诊于眼科的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缺乏高血压病的典型症状,临床应加以重视,以免延误治疗。
李媛媛陈建卓王润王波赵莲
关键词:高血压病青年眼科
以近视首诊的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以近视首诊的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78例检查、确诊分析,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选取2007-2012年以近视首诊的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78例(156眼),对其性别、年龄、屈光状态、眼压、房角、眼底、视野、家族史等有关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31例(39.7%),女47例(60.3%)。发病年龄:10~15岁23例,16~20岁33例,21~25岁13例,26~30岁9例。屈光状态:<-3.00 D的低度近视眼58眼,-3.00^-6.00 D的中度近视眼50眼,>-6.00 D的高度近视眼13眼,正视眼35眼。眼压:10~20 mmHg者54眼,21~25 mmHg者34眼,26~30 mmHg者42眼,31~40 mmHg者19眼,>40 mmHg者7眼。眼底:C/D<0.6者97眼,C/D 0.6~0.8者53眼,C/D>0.8者6眼。眼底照相所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NFLD):阳性者149眼,可疑者7眼。全自动视野分析仪检查:不同程度视野损害者102眼,阴性者54眼。156眼房角全部为开角未见特殊异常。有青光眼家族史者8例。结论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发病年龄较早,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在本病近视眼有高度的发病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慎重对待近视眼患者,重视全面的眼部检查,这是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关键。
李媛媛陈建卓王润王波
关键词: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房角变化的年龄差异
2015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CUEA)前后前房角参数变化的年龄差异。方法CUEA患者174例(174只眼)分为A(<60岁,36只眼)、B(60-75岁,75只眼)和C(>75岁,63只眼)三组,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以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前房角相关参数,包括中央前房深度(ACD)、水平位和垂直位270度的前房角度(ACA)及其750μm处的前房角开放距离(AOD)和小梁虹膜空间面积(TISA)。结果 CUEA术后,ACD、ACA、AOD和TISA均较术前增加(P<0.05),B、C组增加的幅度较A组大(P<0.05)。结论 CUEA术后,ACD、ACA、AOD和TISA均显著增大,老年患者的增加幅度更大。
王波陈建卓李媛媛王润赵莲
关键词: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老年
眼科实习生心理素质培养探索
2014年
医学实习生初踏职场,满怀激情,踌躇满志。然而却因种种因素,职业情感屡屡受挫。本文从眼科实习指导教师的角度,就眼科实习阶段来培养实习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做出有效探索,以巩固、提升实习生的职业情感,从而达到实习生爱岗敬业,医患之间和谐互动的境界。
陈建卓赵莲秦园园王润李媛媛王波
关键词:职业情感心理素质和谐互动
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52眼均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比术前明显提高,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波陈建卓王润李媛媛
关键词:超声乳化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分离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比较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810 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确诊青光眼70例,根据其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57眼采用睫状体光凝术,对照组23例31眼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变化、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周、3月对照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优于观察组,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的比例为27.66%(13/47),对照组为8.70%(2/2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睫状体光凝术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相比操作更为简便,其短期降眼压效果不如小梁切除术,需辅助降眼压药物或再次手术治疗,远期降眼压及恢复视力效果与小梁切除术相比无明显差异。
王润王波陈建卓赵莲李媛媛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术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