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旭
- 作品数:90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结冰风洞防除冰供气系统的中压气源供气管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冰风洞防除冰供气系统的中压气源供气管路,其采用从结冰风洞真空泵厂房引出的中压气源,不需要进行多级减压,可简化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系统的控制难度,且通过冷热气掺混快速调节供气温度,减少加热器热滞对温度控制...
- 赵维明柳庆林倪章松郭龙易贤赵照张平涛林伟李自雨刘森云赵伟伟王梓旭肖春华熊建军赖庆仁
- 文献传递
- 一种风洞自由尾旋试验模型回收杆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洞自由尾旋试验模型回收杆,包括杆体和与杆体分离的钩体,其所述杆体的端部沿着杆体的轴线向内设置有凹台,所述钩体的连接端部与凹台结构相匹配,两者通过内外螺纹连接,杆体连接端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拉伸机构,拉...
- 吴海瀛倪章松王梓旭梁鉴杨洪森颜来关键宋晋
- 文献传递
- 一种结冰风洞试验冰形面积计算方法
- 本发明适用于航空领域,提供了一种结冰风洞试验冰形面积计算方法,首先针对结冰风洞试验中获取的冰形轮廓线,采用冰形几何轮廓线数字化方法,获得冰形轮廓线离散坐标点,进而针对冰形离散点,发展了基于积冰厚度分布和冰形面积单元的冰形...
- 郭向东赵献礼王梓旭李明周靓
- 文献传递
- 一种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模型活动舵面偏转控制机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模型活动舵面偏转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机构;摆动传递组件,所述摆动传递组件包括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转盘、能够摆动的转轴盘、连接转盘与转轴盘的第一拉杆;活动舵面转轴组件,所述活动舵面转轴组件包括转动...
- 吴海瀛颜来王梓旭李涵江鲲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结冰云雾颗粒尺寸重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冰云雾颗粒尺寸重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航空云雾颗粒测量技术领域。获取液滴衍射图像,在灰度云成像探头的基础上,对液滴衍射图像进行多灰度阈值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获取多灰度阈值的遮挡像素数、边界像素数...
- 郭向东赵荣郭奇灵赵献礼魏龙涛王梓旭
- 一种结冰风洞内壁面防腐层的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冰风洞内壁面防腐层的加工方法,风洞主体与若干块钢件拼接组装为一体,钢件内壁面上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加工包括以下过程:将钢件表面进行除锈工艺,采用喷砂除锈,使得钢件表面清洁无污染物,采用热喷涂的方式...
- 赖庆仁倪章松郭龙王梓旭王茂柳庆林张平涛林伟
- 文献传递
- 非金属风洞试验模型舵面角度尺及角度测量方法
-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角度测量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洞试验模型舵面角度测量不便的问题,提供非金属风洞试验模型舵面角度尺及角度测量方法。非金属风洞试验模型舵面角度尺包括基座和刻度板。基座用于连接于作为舵面偏转基础的基础面...
- 吴海瀛任雯雯李涵王梓旭江鲲鹏颜来
- 文献传递
- 飞机结冰热力学行为研究综述被引量:28
- 2017年
- 热力学现象是制约飞机结冰特性的重要现象之一。开展飞机结冰过程热力学行为的研究旨在深入把握结冰过程的规律特征,从而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结冰防护手段、保障结冰条件下的飞行安全奠定基础。本文回顾和介绍了飞机结冰热力学研究所涉及的过冷水滴存在的物理机制、结冰热力学条件、形核与晶体生长、耦合液/固相变的复合传热传质特性,以及热力学效应作用下的结冰物理特性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并基于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未来飞机结冰热力学研究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 杜雁霞李明桂业伟王梓旭
- 关键词:飞机结冰热力学微结构
- 非金属风洞试验模型机翼及其夹层实体的设计制造方法
- 本发明涉及非金属风洞试验模型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试验模型机翼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定位、装配精度难以控制,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提供非金属风洞试验模型机翼及其夹层实体的设计制造方法。非金属风洞试验模型机翼夹层实体设计方法,...
- 吴海瀛王梓旭任雯雯李路路李涵
- 文献传递
- 环境参数对飞机防冰热载荷的影响规律被引量:6
- 2021年
- 为在飞机热气防冰系统设计过程中准确计算防护表面的防冰热载荷,以某飞机翼段模型为例,对防冰热载荷计算开展了研究,给出了计算流程,研究了来流速度、高度、温度、液态水含量和水滴直径等环境参数变化对翼段表面热载荷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热载荷主要分布在机翼前缘,且越靠近翼尖部分热载荷数值越大,热载荷曲线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分布;(2)表面热载荷分布范围和量级与来流速度和水滴直径呈正相关关系;飞行高度的变化对表面热载荷分布的影响较小;来流温度降低或液态水含量增加,热载荷数值增大但分布范围不变;水滴直径增加10μm,上翼面热载荷分布范围增加约50%。
- 倪章松刘森云张军王茂王梓旭
- 关键词:热载荷环境参数三维机翼对流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