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 作品数:34 被引量:2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血管影像学研究
- 胡沛霖李喜朋周建峰庄金素王建民赵瑞娟
- 课题系统研究了表现为眩晕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病灶分布及异常血管形态。通过血管影像学研究证实了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是表现为眩晕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和致病因素。研究对B超、TCD、CTA、DSA诊断后循环缺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眩晕血管影像学缺血性脑血管病
- 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血管形态与近期预后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血管形态,评估病变血管、病变部位、病变类型与30 d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217例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住院期间通过CT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检查,通过以责任病变血管、病变部位、及血管病变类型三方面系统评价血管情况,并与预后不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217例,病后30 d预后不良比例为14.29%,病死率为3.23%。基底动脉病变者41例,其中预后不良19例,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者74例,其中29例预后不良,近段中段与远段同时受累者15例,其中11例预后不良。基底动脉病变、血管狭窄程度高及多段受累的患者预后不良(r值分别为1.695、1.662,P<0.05)。结论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预后相差较大,大部分近期预后良好。病变血管、病变部位、及病变类型不同,引起的后循环缺血性事件预后不同。
- 王建民胡沛霖许峰张健王海军王丽云张晓愉
- 关键词:眩晕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
- 早期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早期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双重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序贯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评价指标、凝血功能、总体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水肿面积、血肿体积、PSQI评分与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时间(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个月SS-QOL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序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 胡岩芳刘科王建民李爽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丁苯酞
- MT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易感性与预后的相关性
- 2017年
- 目的探讨MT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易感性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MT3基因甲基化分为研究组(发生基因启动子甲基化)23例与对照组(未发生基因启动子甲基化)89例。统计两组患者后代发生同样肿瘤的情况,对患者的近期效果进行评价,分析T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易感性与预后的相关性,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后代发生肿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研究组,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少于研究组,凋亡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3%,对照组患者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易感性呈正相关,与预后状况、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易感性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情况呈负相关。
- 许峰陆欣王海军王建民
- 关键词:启动子甲基化肿瘤
-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 李喜朋胡沛霖庄金素王连芹王琢赵瑞娟王建民刘科胡岩芳吴建梁
- 该课题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建立稳定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及模型的评价系统。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CVS的危险因素,能有效的早期预防和控制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对改善SAH患者的预后具有重...
- 关键词: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动物实验
- TIMD4表达水平及其SNP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域4基因(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4 gene,TIDM4)表达水平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200例,进行随访1年,根据有无再发脑梗死分为再发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TIMD4表达水平及其SNP。结果所有研究对象随访1年后共有21例患者失访,其中再发脑梗死42例(21.00%),为再发组,余为对照组共137例(68.50%);再发组男性、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基线NIHSS评分、多发病灶数量、糖化血红蛋白、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发组血清TIDM-4水平及CC基因型与CT+TT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病(OR=4.464,P=0.009)、病灶数量(OR=8.403,P=0.001)、血清TIMD-4水平(OR=34.418,P=0.000)、CC基因型(OR=4.049,P=0.004)为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TIDM-4水平及CC基因型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王建民张健张晓愉
- 关键词:脑卒中再发脑卒中SNPLOGISTIC回归分析
- 支架成形术治疗伴发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伴发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伴发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表现、行支架成形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1年疗效。结果血管狭窄部位:椎动脉起始段24例、颅内段4例,基底动脉5例。Mori A型病变25例、Mori B型病变8例。支架成形术成功率为100%,平均狭窄率从85%(70%~95%)下降到15%(0~20%)。随访1年,33例患者无脑卒中事件发生,眩晕发作消失29例,轻度发作3例,无明显改善1例。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安全、有效,特别对伴发眩晕的患者症状改善近期疗效明显。
- 胡沛霖王文胜李喜朋王建民周建峰
- 关键词: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支架成形术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73例颈动脉狭窄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患者血清LncRNA CRNDE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73例颈动脉狭窄性AIS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9.88%(69/173)。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ncRNA CRNDE相对表达量为(1.35±0.34)%,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0.93±0.1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转化、脑卒中病灶数、LncRNA CRNDE与颈动脉狭窄性AIS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模型B(出血转化+脑卒中病灶数+LncRNA CRNDE)评估颈动脉狭窄性AIS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LncRNA CRNDE、模型A(出血转化+脑卒中病灶数)(Z=2.603,P=0.009;Z=2.945,P=0.003)。结论LncRNA CRNDE与颈动脉狭窄性AIS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预后关系密切,检测血清LncRNA CRNDE表达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 李爽王建民胡沛霖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 圣草次苷调控MPTP诱导的慢性小鼠帕金森疾病和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究圣草次苷减轻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慢性小鼠帕金森疾病和机制。方法:选取75只小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圣草次苷低剂量组(8 mg/kg)、圣草次苷中剂量组(16 mg/kg)、圣草次苷高剂量组(32 mg/kg),每组各15只;腹腔注射20 mg/(kg·d)的MPTP溶液,持续一周制成帕金森小鼠模型;给药组小鼠分别使用对应剂量的圣草次苷干预2周。使用旷场实验、悬挂实验、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行为;使用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小鼠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Bax、Bcl-2和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情况;使用试剂盒检测小鼠黑质中SOD、MDA、LDH、GSH的含量;使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L-6、TNF-α、iNOS和IL-10的含量;使用蛋白质印迹检测信号通路Nrf2、HO-1、NQO1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相比模型组,使用圣草次苷处理各组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旷场移动路程、旷场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游泳时间和悬挂时间、SOD水平、Bcl-2、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MDA、LDH、GSH、TNF-α、IL-6、i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无显著变化(P>0.05);相比模型组圣草次苷低剂量组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Bcl-2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比模型组,圣草次苷中剂量组和圣草次苷高剂量组旷场移动路程、旷场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游泳时间、SOD、IL-10、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MDA、LDH、GSH、TNF-α、IL-6、iNOS显降低(P<0.05)。结论:圣草次苷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细胞的凋亡并激
- 张晓愉张昆鹏王建民赵晓辉
- 关键词:帕金森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 MT-3基因表达在食管胸中段鳞癌中转移与预后的关系
- 2017年
- 目的讨论MT-3基因在食管胸中段鳞癌中的表达、术后病理及患者预后指标中的关系。方法对2009至2011年手术切除的96例食管胸中段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T-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使用χ~2检验判断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判断生存差异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判断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96例标本中,伴有MT-3基因阳性表达41例,占总例数的41.28%。食管胸中段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3的阴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29)、T分期(P=0.001)和淋巴结转移个数(P=0.005)相关。97例病例中3年生存率为45.9%,其中MT-3基因表达阴性患者为20.1%,MT-3基因表达阳性患者为5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以及MT-3基因阴性表达是食管胸中段癌术后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在食管胸中段癌中MT-3基因的表达降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MT-3基因表达阳性较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提高。MT-3基因可能作为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预后的分子生物指标。
- 王海军许峰陆欣王建民姜玉芳国建飞张少峰刘聚良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