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南

作品数:9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胃肠
  • 2篇胆道
  • 2篇胆管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手术
  • 2篇术后复查
  • 2篇胃肠道
  • 2篇复查
  • 2篇肝癌
  • 2篇肠道
  • 1篇胆道外科
  • 1篇胆道外科手术
  • 1篇胆道重建
  • 1篇胆管壁
  • 1篇胆管损伤
  • 1篇胆管炎
  • 1篇胆漏
  • 1篇动物

机构

  • 9篇汕头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五...

作者

  • 9篇王建南
  • 8篇黄从云
  • 6篇吴青松
  • 6篇凌亚非
  • 5篇赵家锋
  • 4篇朱剑华
  • 3篇李秉健
  • 3篇张涛
  • 2篇彭淑牖
  • 2篇石广兴
  • 2篇孟志华
  • 2篇徐立
  • 1篇陈振松

传媒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在肝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CTP)在肝癌切除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手术后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检查。结果全组病例CTP检查发现5例(13.9%)术后早期复发,CTP清晰地显示了肝内复发、转移病灶的形态及血供变化。结论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可作为监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一种敏感方法 ,对于评价疗效及早期发现病灶都有重要作用。
凌亚非吴青松孟志华王建南黄从云石广兴陈振松朱剑华赵家锋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复查
犬胆管壁的应力-应变性扩张构建宽口径胆管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索短期内以持续渐增的局部胆管内压构建局部宽口径胆管的可行性及形态特征.方法 杂交犬12只随机分配到A、B两组中,A组仅在胆总管内放置胆管扩张器作胆汁外引流,B组在胆总管内放置胆管扩张器引流并分别在手术后的第1、8、15、22天向扩张球囊注水,注水容积分别为0.1、0.15、0.2、0.25 ml,扩张球囊以渐增的压力持续扩张1个月.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及胆管直径(BDD)、胆管壁及肝组织学病理变化、术后X线胆道造影检查.结果 A、B两组扩张前后及组间比较在TB、ALT、AST及肝组织学方面差异不明显;BDD在A、B两组扩张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明显;B组胆管壁增厚,管腔增粗,管壁柔韧性好,肝外胆管以扩张处为中心向邻近胆管方向扩张,胆管壁特殊染色示胶原及弹力纤维排列致密,无断裂.结论 以持续渐增的局部胆管内压扩张局部胆管,构建的胆管管壁厚,管腔粗,胆管壁胶原及弹力纤维排列致密.扩张的局部胆管为犬胆管损伤早期胆肠重建及制备宽大的胆肠吻合口创造了条件.
吴青松凌亚非王建南
关键词:胆管损伤胆道重建
胃肠道浆肌层吻合、黏膜外吻合、一层吻合和二层吻合的实验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比较胃肠道浆肌层吻合、黏膜外吻合、一层吻合和二层吻合对吻合愈合的影响。方法家兔分成4组,即浆肌层吻合组、二层吻合组、一层吻合组和黏膜外吻合组。每组10只,每只动物行1个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2个回肠端端吻合和2个结肠端端吻合。术后第3和7d,每组分别各取5只动物,测定吻合破裂压(ABP)、组织羟脯氨酸(HP)含量并做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第3d,各组A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二层吻合、一层吻合和黏膜外吻合的A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十二指肠浆肌层吻合的ABP高于二层吻合和一层吻合(P<0.05);回肠浆肌层吻合的ABP高于二层吻合(P<0.01);结肠浆肌层吻合的ABP高于二层吻合、一层吻合和黏膜外吻合(P<0.05)。术后第3d,胃十二指肠和回肠吻合的各组HP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肠二层吻合HP含量高于一层吻合(P<0.05);术后第7d回肠、结肠吻合的各组H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十二指肠浆肌层吻合HP含量高于二层吻合(P<0.025)。术后第3d,胃十二指肠和回肠吻合的各组炎症程度相似,结肠黏膜外吻合的炎症反应轻于二层吻合(P<0.05);术后第7d,胃十二指肠和结肠吻合的各组炎症程度相似,回肠浆肌层吻合炎症反应轻于二层吻合(P<0.05)。术后第7d,胃肠道吻合各组黏膜愈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浆肌层吻合和其他手工吻合一样安全可靠,但更加简便。
黄从云王建南彭淑牖张涛李秉健徐立
关键词:一层吻合
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动物实验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浆肌层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将中国家兔分成浆肌层吻合组、2层吻合组、1层吻合组和黏膜外吻合组。每组10只。每只家兔行1处吻合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2处回肠和2处结肠的端端吻合。术后第3、7天,测定吻合口爆破压(ABP)和羟脯氨酸(HP)含量。结果术后第7天,浆肌层吻合组各吻合口ABP均高于其他3组(P〈0.05,P〈0.01);HP含量高于2层吻合组(P〈0.05)。结论胃肠道浆肌层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及简便的方法。
黄从云王建南彭淑牖张涛李秉健徐立
关键词:家兔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被引量:47
2010年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分析43例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治疗结果 ,其中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8例,肝叶切除术11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4例,胆管损伤修复重建2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例。结果早期经腹腔充分引流治愈34例,再次手术5例中治愈2例,后遗胆外瘘1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ARDS);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手术切除窦道治愈1例,经窦道注射硬化剂治愈1例。结论手术操作技术欠缺及对病变部位的认知不足是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主要因素,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早期有效胆汁引流有利于胆漏痊愈。
吴青松凌亚非王建南黄从云赵家锋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胆漏病因学
个体化治疗决策在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治疗决策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62例ACST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介入/内镜治疗组,25例(40.3%),即行PTCD或EST/ENBD术;B组为手术组,37例(59.7%)。结果 A组中19例(76%)在PTCD或EST/ENBD术后1周~3个月后行确定性手术;3例(12%)术后并发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其中死亡1例。B组中有32例(86.5%)行了确定性手术;5例(13.5%)行了过渡性手术,术后3个月后行确定性手术。全组治愈率98.4%,死亡率1.6%。结论个体化治疗可有效提高ACST的治愈率。
吴青松凌亚非赵家锋王建南黄从云张小龙朱剑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时机
经门静脉化疗泵行CT门静脉造影在肝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P)在肝癌切除术后复查中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手术后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检查。结果全组病例CTP检查发现5例(13.9%)术后早期复发,CTP清晰地显示了肝内复发、转移病灶的形态及血供变化。结论经门静脉化疗泵行门静脉造影CT可作为监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一种敏感方法,对于评价疗效及早期发现病灶都有重要作用。
凌亚非吴青松孟志华王建南黄从云石广兴陈振松朱剑华赵家锋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复查
Ⅰ型与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选择性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0例,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8例。比较Ⅰ、Ⅱ型术式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时间为(91±20)min,Ⅱ型术式为(63±21)min,两者相差显著(P〈0.05)。Ⅰ型术式的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0.0%(2/20)、45.0%(9/20)和(20±2)d,Ⅱ型术式分别为5.6%(1/18)、38.9%(7/18)和(23±2)d,两种术式间无显著差异。Ⅰ型术式发生胰瘘2例(10.0%),Ⅱ型术式发生1例(5.5%),两者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无差别,有区别地选择Ⅰ型和Ⅱ型术式有利于捆绑式胰肠吻合的顺利实施。
吴青松凌亚非赵家锋王建南黄从云张小龙朱剑华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吻合术胰腺瘘
胃肠浆肌层端端吻合和二层吻合的临床比较被引量:5
2006年
黄从云王建南张涛李秉健陈小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