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川川

作品数:31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电气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电磁
  • 7篇电缆
  • 7篇励磁
  • 6篇传输线
  • 5篇电磁脉冲
  • 5篇电机
  • 4篇电站
  • 4篇发电机
  • 4篇仿真
  • 4篇磁场
  • 3篇电磁场
  • 3篇电磁防护
  • 3篇电磁暂态
  • 3篇电缆耦合
  • 3篇移动电站
  • 3篇暂态
  • 3篇谐波
  • 3篇谐波励磁
  • 3篇励磁控制
  • 3篇传输线理论

机构

  • 30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械工程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1篇王川川
  • 23篇朱长青
  • 17篇谷志锋
  • 7篇赵锦成
  • 5篇安巧静
  • 4篇周星
  • 4篇臧巨轮
  • 2篇汪友华
  • 2篇张岩
  • 2篇刘福贵
  • 2篇刘荣美
  • 2篇王勇
  • 2篇刘登峰
  • 1篇谭红南
  • 1篇赵文杰
  • 1篇武迎飞
  • 1篇赵月飞
  • 1篇邵天章
  • 1篇齐晓慧
  • 1篇解璞

传媒

  • 3篇高电压技术
  • 3篇微电机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国外电子测量...
  • 2篇电气开关
  • 2篇微波学报
  • 2篇军械工程学院...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电线电缆
  • 1篇高压电器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兵工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年份

  • 3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谐波励磁机电复合调速型移动电站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结合机电复合调速系统、谐波励磁系统的结构特点,分别推导了调速、谐波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谐波励磁机电复合调速型移动电站的数学模型,结合阻感型负载派克变换模型,给出了整体仿真框图,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突加85%额定负载时,转速在1.6s内恢复稳定,电压在1.8s内恢复稳定。最后以装配NJVE4/12F1900L型分配泵、SB-W7-20-2P型谐波励磁电机的复合调速机组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相同,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谷志锋朱长青赵文杰罗强王川川
关键词:移动电站柴油发电机组模型分析谐波励磁
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卡的软件设计被引量:6
2009年
多通道模入数据采集卡的设计根据电站检测中数据的测量与控制问题提出,本文在对数据采集卡的硬件组成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固件程序、基于WDM的USB驱动程序和用户应用程序等各部分软件的设计和协同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将采集模块应用于某型电站发动机进行检测试验,得到次级点火电压波形,和电站发动机标准波形进行比较可见数据的采集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证明设计方案是可行的,满足了预期的应用目的和设计的精度要求。
臧巨轮朱长青王川川
关键词:USB2.0协议固件程序数据采集WDM驱动程序
军用电站电缆雷电感应过电压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偶极子模型,研究雷电电磁场分布及其规律,建立军用电站电缆雷电感应过电压的计算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雷电流幅值、电缆长度、电缆高度、电缆端接电阻、雷击位置对电缆雷电感应过电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过电压峰值大小与雷电流幅值、电缆高度、电缆长度呈一定的正比例关系,但当电缆长度增加到一定大小时,过电压峰值增加幅度越来越小;当始端为匹配电阻,末端感应过电压值随着末端电阻的增大而不断增大;闪电在电缆的垂直方向上距离不断增加时,其感应过电压迅速减小,并不与距离呈正比例关系。为军用电站雷电感应过电压的防护设计提供了量化参考指标。
解璞赵锦成王川川王勇
关键词:感应过电压时域有限差分电磁暂态电缆
有限长度埋地多导体电缆对外界电磁场响应特性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为研究埋地多导体电缆耦合外界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和逆变换技术,结合多导体传输线的链参数方程导出了外场辐照下电缆两端感应信号的频域、时域计算公式,研究了电缆末端感应电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感应电流随电缆埋地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别随大地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导体电导率的增大而无明显变化,及随着线长的增加而增大;在[0,90°]范围内,感应电流分别随极化角、方位角的增加而减小,随俯仰角的增大而增大;以特性阻抗值为分界点,当电缆端接阻抗值在小于或大于特性阻抗值的范围内分别变化时,感应电流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此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埋地电缆的电磁防护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川川朱长青周星谷志锋
关键词:传输线理论快速FOURIER变换电磁防护
USB总线数据采集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被引量:8
2009年
结合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设备,介绍了WDM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并给出一个实现块传输的USB设备驱动程序例程,详细的介绍了该例程的各个功能模块。该例程性能稳定,传输可靠,已应用于数据采集设备中。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数据的传输过程达到了设计的要求。驱动程序设计过程的详细介绍对USB专用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具有良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臧巨轮朱长青王川川姜少飞
关键词:USB2.0协议数据采集WDM驱动程序
外场辐照下埋地电缆瞬态响应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研究埋地电缆耦合外界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基于传输线理论,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技术导出了外场辐照下电缆两端感应电压、电流的表达式,研究了感应电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感应电流随电缆埋地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别随大地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导体电导率的增大无明显变化;当线缆长度小于30 m时,随着线长的增加,感应电流峰值变大,当线缆长度大于30 m时,随着线长的增加,感应电流峰值减小。感应电流波形随线长的增加出现延时;在[0,90°]范围内,分别随极化角、方位角的增加而减小,随俯仰角的增大而增大;当电缆端接阻抗Z1为固定值,另一端接阻抗Z2增大时,Z2端电流呈减小趋势;当电缆端接阻抗Z2为固定值,另一端接阻抗Z1增大时,Z2端电流基本没有变化。
周星王川川朱长青谷志锋雷惠宁
关键词:埋地电缆传输线理论快速傅里叶变换
电磁脉冲在地下的传播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对于电磁脉冲的传播来说,大地是一道天然的障碍,因此研究电磁脉冲在地下的传播规律,并将其用于线路和设备的抗电磁干扰,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分析了HEMP电场在地下的传播规律,并比较了HEMP和雷电磁脉冲(LEMP)、超宽带电磁脉冲(UWB EMP)在地下的传播情况,比较了HEMP在地下和地上的传播情况,结果表明:高频电磁脉冲电场在地中随深度增加而快速减小,低频电磁脉冲变化较小;高频电磁脉冲电场随大地电导率减小而增大、脉宽变宽,随大地介电常数增大而减小,随入射波极化角和方位角增大而减小,随俯仰角增大而增大。然后,根据电磁脉冲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提出了电磁防护措施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地下设备的电磁防护设计。
王川川朱长青周星谷志锋刘登峰
关键词:电磁脉冲傅立叶变换电磁防护
模糊控制器设计中量化因子、比例因子的选择被引量:42
2009年
以一个具体的电机系统为控制对象,通过Matlab编程,设计了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修改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得到不同的阶跃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取不同值时对模糊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由此分析得出了选择量化因子、比例因子的基本原则.
王川川赵锦成齐晓慧
关键词:模糊控制比例因子
用于架空线缆电磁脉冲响应计算的Agrawal和Vance模型比较被引量:11
2011年
为研究在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的作用下,Agrawal和Vance模型在计算线缆响应方面的异同,从理论和仿真两方面分析了2种模型在传输线方程、微分变量、边界条件及激励源方面的区别。结果表明:由于Agrawal模型比Vance模型多出2个由垂直电场产生的等效集总源,故前者计算结果大于后者;若不考虑负载端由垂直电场产生的等效集总源的影响,Agrawal和Vance模型将获得相同计算结果。最后,对于线缆架设高度、线长、电磁脉冲入射角度等参数对2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架空线缆线上感应电流分别随架设高度和线长的增加而增大;在[0,π/2]范围内,感应电流分别随极化角、方位角的增加而减小,随俯仰角的增加而增大。
王川川朱长青赵锦成谷志锋
关键词:架空线缆水平电场
交流跟踪最优控制技术在移动电站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为解决目前移动电站所用控制技术使电站存在输出电压稳定度差、负载变化时调节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电站的交流跟踪最优控制技术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建模仿真两方面研究了该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并与传统励磁控制技术对电站输出电能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交流跟踪最优控制技术可以在电站控制中获得应用,相较于传统励磁控制技术,前者能够明显提高输出电压稳定度,改善输出电能质量。
安巧静朱长青谷志锋王川川
关键词:移动电站最优励磁控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