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宇
- 作品数:85 被引量:1,462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同化QuikSCAT资料对台风Vongfong(2002)数值模拟的影响
- 本文利用四维同化技术和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相结合对南海台风Vongfong(2002)的登陆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同化QuikScat资料主要能使模拟的台风移动路径与实况更为接近。而台风的强度变化、降水量和降水分布的...
- 李江南黄嘉宏魏晓琳冯瑞权王安宇
- 关键词:台风数值模拟QUIKSCAT资料同化
- 文献传递
- 非地转强迫对Fitow(0114)暴雨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5年
-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 0 114号台风Fitow从 2 0 0 1年 8月 31日 0 0时~ 9月 2日 0 0时 (UTC ,下同 )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MM5对Fitow登陆过程中暴雨落区和强度的模拟与实况比较一致。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暴雨的中尺度特征。正是维持少动的台风倒槽和嵌入其中的中小尺度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了暴雨的发生、发展 ,而高、低空中尺度散度场的配置对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在华南台风暴雨区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 ,都存在很强的非地转作用 ,非地转涡度项对散度倾向项是重要的强迫因素 ;但非地转作用的实现与中高纬度地区有本质的区别 ,在低层非地转作用是由于强的位势场气旋涡度 (- 2 <0 )与弱的流场气旋涡度 (fζ >0 )不平衡产生的 ;而高层非地转作用是由于强的位势场反气旋涡度 (- 2 >0 )与弱的流场反气旋涡度 (fζ <0 )不平衡产生的。非地转作用是暴雨中尺度系统上升运动发展的触发机制。从动力学角度解释了用非地转 Q矢量散度场来判断暴雨落区要比用准地转 Q矢量散度场好的原因。
- 李江南闫敬华魏晓琳吴池胜侯尔滨王安宇
- 关键词:中尺度模式MM5中小尺度系统散度场登陆过程台风倒槽位势场
- 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2
- 2004年
-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研制的第 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夏季出现的一次辐射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的结果在辐射雾出现的时间以及辐射雾的高度方面都与实况十分相近。我们对辐射雾的形成机制也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试验 ,结果表明 ,地面的长波辐射冷却促使辐射雾形成 ,而短波辐射的加热是辐射雾消散的主要原因。另外 ,增加模式的垂直分辨率以及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下垫面类型都可以使模式模拟的辐射雾的结果有明显的改善。
- 樊琦王安宇范绍佳吴兑梁嘉静
- 关键词:辐射雾数值模拟
- 南海夏季风维持期的气候特征Ⅱ——年代际变化被引量:4
- 2005年
- 利用NCEP1958~1997年逐日格点气象资料对我国南海地区(105~120°E,5~20°N)夏季风维持期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仔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对南海地区夏季风影响最大的是1970年代末期大气环流的突变。突变以1978年为界,分析工作主要是将前20年情况与后20年进行对比。前20年夏季风建立晚、结束早、降水较少、对流活动较弱、季风较弱;后20年则与此相反,季风建立早、结束晚、降水较多、对流活动较强、季风较强。分析对比前20年与后20年夏季风维持期高低空环流形势后发现,后20年南海地区上空对流下层辐合较强而对流层上层辐散较强,显然这种形势对后20年南海夏季风和对流降水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需指出的是南海地区中心部分夏季风维持期的降水和OLR值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正好与南海其它地区相反,也就是说后20年南海地区中心部分降水较少,OLR值较高,而前20年正好相反。后20年和前20年的ENSO指数和南海地区海温的差别也十分明显,前20年ENSO指数和海温较低,而后20年都较高。
- 冯瑞权王安宇唐天毅李国丽林建恒梁建茵吴池胜樊琦
- 关键词:维持期气候变化
- 热带风暴Fitow(0114)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9
- 2005年
-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0114号热带风暴Fitow从2001年8月31日00时(UTC)到9月2日00时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滤波方法对模式结果进行了尺度分离,分析了暴雨发生时的中尺度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MM5模式对Fitow登陆过程的降水模拟较成功,暴雨的落区和强度与实况比较一致。Fitow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在降水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高低空流场和散度场上都很明显。正是维持少动的TC倒槽和嵌入其上的这些中小尺度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了暴雨的发生,而高低空中尺度散度场的配置对这类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华南地形和海陆分布与暴雨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弱的层结不稳定或中性层结是有利于暴雨系统发展的环境条件。
- 李江南蒙伟光闫敬华魏晓琳侯尔滨王安宇
- 关键词:热带气旋暴雨中尺度特征
- 广州大气环境因素与SARS疫情短期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根据SARS疫情和同期大气环境要素资料,利用时间尺度分离技术、谱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大气环境因素对SARS疫情的影响,结果发现大气环境因素与SARS发病有密切关系:广州SARS每日新增病例数和大气要素存在几乎一致的3~5天变化周期,且疫情涨落和大气要素变化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由此推论天气变化对SARS疫情起伏有影响。此外,统计结果表明冷空气活动使SARS疫情加重。
- 冯业荣朱科伦纪忠萍杜琳王安宇金顺英
- 关键词:大气环境
- 华南地区网格化在路机动车污染排放量估算与分析被引量:16
- 2007年
- 在机动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MOKE模式估算了华南地区在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用于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的网格化机动车排放源数据。估算结果显示机动车排放源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其中珠江三角洲排放量最大,且在深圳香港、广州、珠海澳门三个中心城市区分别出现了三个机动车排放中心,这三个中心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有较好的对应。分析还表明,快速增长的摩托车和小汽车数量对机动车排放总量的影响很大,是造成华南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
- 冯业荣王安宇吴兑樊琦
-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排放
- 海陆分布对夏季东亚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4
- 1991年
- 我们利用有限区域五层原始方程模式做了二组数值试验,一组是用五层模式和真实的海陆分布进行数值积分,模似真实的东亚夏季风环流,另一组是用五层模式和人为的海陆分布进行和第一组试验类似的数值积分,然后将两组数值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 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1)东亚夏季风系统中位于印度和中南半岛的两个季风槽、西南季风的三个中心和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形成与南亚地区东西向的海陆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两个季风槽将会消失,而三个西南季风中心也可能变为一个。(2)如果没有非洲大陆,索马里以东的越赤道气流的强度将明显减弱,相应的低空急流中心也会随之消失。(3)青藏高原的存在大大加强了地区间南北向的热力对比,因此它对南亚和我国南方近地面季风有很明显的加强作用。但高原的加强作用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不是海洋而是陆地,也就是说青藏高原离印度洋的平均距离要比现在大得多,那末它对季风的加强作用就会随之减弱。反之,如果印度和中南半岛不是陆地而是海洋,那末高原离印度洋的平均距离就会减小,它的加强作用也会得到相应的增大。
- 王安宇黄佩玲
- 关键词:东亚季风季风槽海陆越赤道气流原始方程模式西南季风
- 近45a广西降水和气温的气候特征被引量:39
- 2006年
- 应用1957—2001年广西76站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利用趋势分析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对近45a广西降水和气温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异常,但有地域特征,其中南部沿海年降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降水趋势也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播期降水有全区性增加的趋势,且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有突变特征;在春播期、后汛期和冬季,降水场均可分为3个气候区,而全年、前汛期和秋季降水难以进行分区。广西年平均气温有极明显的增温趋势,变暖最显著的是广西北部、西南部及南部沿海;变暖主要发生在6、8、10月;无论是年平均气温,还是冬、春、夏、秋四季,都可以将广西气温分成2个气候区,即桂西北和桂南区、桂东北区。
- 黄嘉宏李江南李自安王安宇冯瑞权
- 关键词:降水气温
- 南海地区降水的四个阶段
- 用NCEP/NCAR等资料我们对1998年南海地区的降水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发现南海地区的降水按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降水主要是由源于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和源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风在南海地区的对流汇合造成...
- 李国丽王安宇冯瑞权
- 关键词:气候学低频振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