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媛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原料乳
  • 4篇冷藏
  • 3篇冷藏过程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物
  • 2篇代谢组学
  • 2篇基因组学
  • 2篇宏基因组
  • 2篇宏基因组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学
  • 1篇对等
  • 1篇英汉
  • 1篇英汉翻译
  • 1篇脂类
  • 1篇人物志
  • 1篇乳及乳制品
  • 1篇乳品质
  • 1篇乳制品

机构

  • 7篇宁夏大学

作者

  • 7篇王媛媛
  • 4篇剧柠

传媒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冷藏原料乳品质变化过程中微生物与乳代谢物关系探究
原料乳的冷藏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过程。微生物改变乳环境使得乳代谢物变化的同时乳代谢物又驱动着微生物的定向演替,造成原料乳品质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劣变直至腐败。本课题以4℃冷藏6 d过程中的原料乳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中关键品...
王媛媛
关键词:原料乳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
文献传递
文学视野下的《人物志》研究
本文主要从文学视角分析刘劭的《人物志》,探究《人物志》的文学意义及价值。   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分析刘劭自身经历和性格特征对《人物志》的产生及该书文学特征的影响;再分析《人物志》产生的背景,《人物志》作为一部认识、鉴别人...
王媛媛
关键词:《人物志》文学视野
文献传递
宏基因组学探究原料乳冷藏过程菌群变化规律被引量:11
2020年
为探究原料乳4℃冷藏期间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该研究使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原料乳冷藏期间微生物变化及功能注释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原料乳中的微生物在数量和种群构成上均发生了显著改变。冷藏72 h期间,优势菌群由不动杆菌属、链球菌属、无浆体属和梭菌属向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乳球菌属逐渐演替。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复制重组修复、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发生、细胞壁/膜的生物发生、脂质代谢在冷藏前期相对丰度较高。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的转运与代谢在冷藏后期相对丰度较高。其中脂质代谢与不动杆菌属显著相关(P<0.001),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与假单胞菌属显著相关(P<0.01)。研究表明冷藏原料乳中不动杆菌属及假单胞菌属对乳成分影响较大。通过控制冷藏原料乳有害微生物繁殖,能够维持乳成分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生鲜乳保藏、液态乳灭菌控制、奶酪加工等提供理论依据。
王媛媛剧柠苟萌罗玉龙李璞钰
关键词:原料乳冷藏宏基因组学功能注释
乳及乳制品中的酶及对其关键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探讨了乳及乳制品中的关键酶及其发挥的作用,从不同的灭菌手段及生产工艺出发,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内源酶与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等导致原料乳、巴氏杀菌乳和UHT乳出现品质劣变的现象及可能的原因,总结概述了由蛋白酶、脂肪酶和其他酶制剂诱导的对干酪、酸奶及其他发酵乳制品品质改善及优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乳及乳制品中的酶及其对关键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严格把控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郭蓉剧柠卞永霞王媛媛李彩虹牛书第于一凡李璞钰
关键词:乳及乳制品内源酶酶制剂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原料乳冷藏过程中脂类代谢组学被引量:7
2021年
为探究4℃冷藏过程中原料乳脂类物质的变化,以酸价及过氧化值为衡量标准判定原料乳的脂肪氧化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各冷藏阶段脂类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冷藏过程中原料乳酸价及过氧化值持续升高,其中0~1 d升高速度最快。差异代谢物分析显示,乳代谢体系变化极为复杂,脂类代谢物种类及变化在所检测的6类显著性差异代谢物中最突出,从初始的9种增至24种。进一步分析脂类代谢物表达量时发现游离脂肪酸、磷脂表达量分别在冷藏3~4 d和冷藏6 d会发生较大波动。结合KEGG通路分析,发现游离脂肪酸参与的脂肪酸生物合成在各冷藏阶段变化显著(P<0.05);冷藏3 d时脂类代谢物通路数量最多,共计9条。因此,冷藏3 d可作为原料乳冷藏品质控制的关键节点。
李璞钰剧柠罗玉龙王媛媛苟萌
关键词:原料乳冷藏代谢组学
原料乳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细胞的宏蛋白组学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原料乳在投入生产前通常需4℃冷藏,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将造成冷藏原料乳的变质。【目的】本文旨在分子水平上探究原料乳冷藏过程中微生物表达的差异蛋白质的动态变化,为原料乳的冷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Label-free技术研究原料乳4℃冷藏6 d期间微生物菌体蛋白质的物种来源、功能及参与通路,筛选差异蛋白质并对主要差异蛋白质参与的通路进行富集,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冷藏过程中共鉴定出341个微生物菌体蛋白质,其中冷藏3 d后产生的蛋白质占所有检出蛋白质的60.12%。COG及KEGG分析表明,蛋白质所体现的功能及参与的通路随时间而变化。冷藏4 d,参与糖酵解/糖异生、ABC转运蛋白、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通路的蛋白数量显著增加。随冷藏时间延长,相邻时间点差异蛋白质数目逐渐增多,且富集在不同的通路中。【结论】冷藏过程中原料乳中的微生物所产生的蛋白质参与的通路及其所体现的功能复杂,4 d时的变化最为明显,或可作为原料乳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
卞永霞剧柠郭蓉苟萌王媛媛
关键词:原料乳差异蛋白
显化策略在《十种人》汉译过程中的应用
显化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研究,并应用于翻译实践中。显化是指把原文中隐含的信息或模糊的结构以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1958年,法国维奈和达贝尔内首次提出显化的概念。实践报告以《十种人》(The Ten...
王媛媛
关键词:英汉翻译功能对等翻译技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