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启广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胃癌
  • 2篇血清半胱氨酸...
  • 2篇肾炎
  • 2篇免疫
  • 2篇狼疮
  • 2篇狼疮性
  • 2篇狼疮性肾炎
  • 2篇半胱氨酸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钙黏...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肌酐
  • 1篇药敏

机构

  • 10篇湖南省人民医...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长沙卫实医学...

作者

  • 11篇王启广
  • 6篇曹友德
  • 3篇陈雪初
  • 2篇刘琼
  • 1篇侯德富
  • 1篇蔡瑞云
  • 1篇叶华
  • 1篇杨伟国
  • 1篇王平
  • 1篇张兴旺
  • 1篇苏娜
  • 1篇谭黎明
  • 1篇马华瑜
  • 1篇谌芳
  • 1篇唐小兰

传媒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0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对胃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VEGF是一多功能性细胞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调节细胞活动,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许多细胞中发挥广泛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参与了多种肿瘤的进展。为明确VEGF与胃癌浸润能力的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实验以胃癌细胞株MKN45为对象,应用transwell迁移浸润、酶谱分析等实验分别检测10ng/mlVEGF处理前后其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发现VEGF处理组瘤细胞浸润基质胶的能力增强,同时其活性MMP2、MMP9分泌增多,因此我们认为VEGF可促进胃癌细胞的浸润,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瘤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有关;VEGF是一重要的促胃癌细胞浸润转移的细胞因子。
尹伟军王启广
关键词:VEGF胃癌MMPS
微阵列芯片法在抗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2021年
为评价微阵列芯片法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的效能及其在诊断近期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微阵列芯片法(microarray)和ELISA检测1463例疑似呼吸道病毒感染者(病例组)和806例非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者或健康体检者(阴性对照组)的血清样本。结果显示,与ELISA相比,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果如下:腺病毒(adenovirus,ADV)阳性符合率为94.7%,阴性符合率为97.5%;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阳性符合率为94.9%,阴性符合率为97.7%;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IFV-A)阳性符合率为95.3%,阴性符合率为97.9%;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virus type B,IFV-B)阳性符合率为93.3%,阴性符合率为97.9%;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阳性符合率为93.3%,阴性符合率为97.4%;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阳性符合率为94.0%,阴性符合率为98.0%;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阳性符合率为93.6%,阴性符合率为97.3%。微阵列芯片法与ELISA检测急性感染期患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2%、90.3%、86.8%、88.9%、93.5%、93.8%和93.8%。由此,微阵列芯片法与ELISA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使用该方法可一次检测血清样本中7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滴度,具有操作简便、通量高、灵敏度、特异度高等优点,对近期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朱子菲黎村艳曹友德谭黎明王启广苏娜高建业李洋田鑫杨伟国张兴旺王平叶华马华瑜刘富菊上官美荣李琼英李梦何礼凯
关键词: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IF-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90例胃癌组织中HIF-1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和MMP9在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和65.5%,无淋巴结转移为31.3%和37.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IF-1和MMP9表达与病理类型及年龄等无明显相关。结论检测胃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潜能及指导术后的治疗。
尹伟军王启广
关键词:胃癌HIF-1MMP-9免疫组织化学
8种新型HPV的分型及特异型引物设计
2016年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近几年来NCBI数据库最新释放出来的8种新型HPV即HPV(126,135,136,137,140,144,154,166),对其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进行分类并设计特异型引物。方法 NCBI检索8种新型HPV的基因组序列,然后用Blast相似性比较得到与其L1高度相似的HPV,其次选择HPVαβγ各属具代表性的HPV,最后用Clustal W对以上所有58种HPV L1区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构建分子进化树;进一步用Primer-Blast对8种新型HPV进行特异型引物设计。结果系统进化树分析得出8种HPV均属于γ属,利用Primer-Blast分析得到这8种HPV特异型引物。结论 HPV126、HPV135、HPV136、HPV137、HPV140、HPV144、HPV154、HPV166均为γ属。
王启广谌芳曹友德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氨基酸序列核苷酸序列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B3GAT3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等公共数据库中的癌症数据,分析B3GAT3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等公共数据库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基因表达相关数据和相应的临床资料,采用GEPIA、UALCAN数据库工具分析B3GAT3 mRNA、蛋白在肝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情况,比较B3GAT3基因在肝癌各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表达差异,然后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其对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最后用SPSS24.0软件做ROC曲线分析该基因作为肝癌的一个诊断指标的可行性.结果:B3GAT3 mRNA、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比正常组织高;B3GAT3表达与肝癌的临床分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B3GAT3高表达组的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P=2.4e-7<0.05)和无病生存率(DFS)(P=0.0066<0.05)低于B3GAT3低表达组的患者;B3GAT3 mRNA的表达水平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OS(HR=2.5,P=6e-7<0.05)和DFS(HR=1.5,P=0.0067)的一个危险因素.B3GAT3基因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价值(AUC=0.740).结论:B3GAT3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升高,但该基因在肝癌不同临床病理分期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B3GAT3基因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B3GAT3基因对于肝癌患者预后是一个危险因素.该基因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陈哲垚侯德富彭莉蓉刘琼于爱清王启广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血管生成拟态研究分析
2014年
随着血管生成拟态(VM)这一概念的提出,相关的研究和报道逐渐引起关注。VM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来抗肿瘤血管生成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这种治疗是否会导致肿瘤恶性程度增高,也颇具争议。
王启广谭黎明曹友德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狼疮性肾炎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在狼疮性肾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进行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测定,同时进行尿蛋白定性测定,并作相关分析。SCr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CysC采用免疫比浊法,尿蛋白定性试验采用干化学分析法。结果正常对照组和SLE患者SCr分别为(72.80±14.70)和(226.85±45.80),Cysc分别为(0.95±0.21)和(3.88±1.05);两组比较,SLE患者SCr和Cys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SLE患者尿蛋白定性阳性组较尿蛋白定性阴性组血清SCr、Cysc有明显增高(P<0.01),SLE患者血清Cysc阳性率较SCr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狼疮性肾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王启广曹友德陈雪初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狼疮性肾炎中的意义
王启广陈雪初
癌胚抗原、端粒酶联合检测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及端粒酶活性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 7例诊断明确的新鲜腹水标本。ELISA方法检测腹水中CEA含量,用PCR -TRAP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恶性组CEA ,端粒酶阳性明显高于良性组,其敏感性分别为5 6 .7%、73.0 % ,特异性分别为83.3%、86 .7%。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4 .6 % ,特异性为76 .7% ,准确性为86 .6 %。结论:联合检测CEA以及端粒酶活性可提高良恶性腹水的诊断率,对鉴别腹水性质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启广
关键词:癌胚抗原端粒酶腹水
EGFL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检测表皮生长因子样域7(EGFL)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新鲜胃癌,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L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分级及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EGFL7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浸润浆膜层组阳性率高于未浸润浆膜层组。癌组织中EGFL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胃癌低分化组MVD高于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浸润至浆膜层组MVD高于未至浆膜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MVD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GFL7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中MVD均值33.80±10.56,高于EGFL7阴性表达组26.00±7.21(P<0.05),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发现MVD值与EGFL7表达正相关(r=0.313,P<0.05)。结论:EGFL7是一个新的预测胃癌临床进展的标记物,并可能成为胃癌患者抗血管新生的治疗靶点。
王启广曹友德刘琼刘琼
关键词:胃癌EGFL7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