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功遂

作品数:15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炎
  • 10篇乙型
  • 10篇慢性
  • 10篇肝组织
  • 9篇慢性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慢性乙型肝炎
  • 7篇血清
  • 6篇肝组织病理
  • 4篇炎症
  • 4篇病理
  • 3篇组织炎症
  • 3篇肝组织炎症
  • 2篇蛋白
  • 2篇乙肝
  • 2篇细胞
  • 2篇纤维化
  • 2篇活检
  • 2篇核心抗原
  • 2篇CHB

机构

  • 14篇顺德第一人民...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王功遂
  • 11篇姜湘宁
  • 10篇谢秋里
  • 8篇明朗
  • 8篇陈乐无
  • 7篇刘梅华
  • 4篇吴洁伟
  • 2篇王曼曼
  • 2篇尹建军
  • 2篇何杰雄
  • 1篇明朗
  • 1篇陈乐元
  • 1篇龚润霞
  • 1篇陈晓巧
  • 1篇刘梅华
  • 1篇康凯夫
  • 1篇郑翀

传媒

  • 6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8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探讨被引量:40
2004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粒子荧光免疫分析法 (MEIA)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对 1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eAg和HBVDNA定量检测 ,并与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定量与病理分级分期有明显相关性 (r =0 .48,p <0 .0 5 ;r =0 .5 3 5 ,p <0 .0 5 ) ,而血清HBVDNA定量与病理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r =0 .0 45 ,p =0 .717;r =0 .10 5 ,p =0 .3 8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与HBVDNA定量水平有良好的一致性 (r =0 .5 3 3 ,p <0 .0 5 )。结论 肝组织学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HBeAg定量相关。随着血清HBeAg定量降低 ,肝组织炎症活动加重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升高 ;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根据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定量的变化 ,可以初步估计肝实质受损情况。结合HBVDNA定量的检测 ,可以为临床判断病情变化、严重程度、HBV前C区变异的初筛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姜湘宁王功遂尹建军
关键词:血清HBEAGHBVDNA肝组织病理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核心抗原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核心抗原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血清中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检测用R IA法。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血清中HBcAg阳性率在G1、G2、G3和G4中分别为75.4%、83.2%、91.3%和94.7%,G1、G2分别与G3、G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Ag阳性率在S1、S2、S3和S4中分别为76.2%、87.3%、93.6%和90.0%,S1与S2、S3、S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随着HBcAg阳性率的增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血清中HBcAg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期间观察的一个指标。
陈乐无吴洁伟明朗王功遂尹建军姜湘宁谢秋里
护士参加乙型脑炎培训班的效果与评价
2004年
龚润霞王功遂
关键词:护士乙型脑炎培训班呼吸衰竭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意义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意义。 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 77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 ,并与血清ALT及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仅在G1和G2之间、S1和S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G2和G3、G3和G4、S2和S3及S3和S4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清HB 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各级之间存在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着血清HBVDNA水平升高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应常规测定血清HBVDNA水平 ,以协助评估病情的变化、严重程度和前C区变异的筛查 。
姜湘宁王功遂明朗
关键词:HBEAG阴性血清HBV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
负压法肝活检术94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开展负压法肝活检术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 :分析1998年9月至2003年4月我院949例负压法肝活检病例组织学满意度及所出现并发症。结果 :946例肝活检病例穿刺成功 ,病理诊断明确 ,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开展负压法肝活检术是安全可行的 ,对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姜湘宁刘梅华王功遂
关键词:肝活检术病理肝炎
慢性乙肝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 (TBA )水平与肝组织炎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规行肝活检 ,观察肝组织炎症程度分级 ,并测定血清TBA水平 ,与谷丙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和白蛋白 /球蛋白 (A/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分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P <0 0 5 ) ,而且TBA水平与ALT、TBiL、A/G也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测定血清TBA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姜湘宁陈乐无王功遂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总胆汁酸肝组织炎症
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值(A/G)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慢性肝炎分度中的诊断意义。方法:295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肝活检前一周内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计算白/球比值,探讨它们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结果:血清ALB、GLB及A/G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395、0.244、-0.435及-0.332、0.223、-0.305;P均小于0.0001),ALB、A/G水平随炎症活动度(G1→G4)及纤维化分期(S1→S4)而依次降低,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GLB随炎症活动度(G1→G4)及纤维化分期(S1→S4)而依次升高,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在慢性肝炎的轻度、中度至重度,A/G值下降较血清ALB下降及GLB升高的百分率均更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对判定肝脏病理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A/G值能更准确地反映肝脏病理程度。
谢秋里王功遂刘梅华
关键词:白蛋白球蛋白慢性肝炎肝组织病理
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与肝组织炎症的关系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 (AST)和谷氨酰转肽酶 (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间的关系。方法 :885例CHB肝活检期间常规检测血清ALT、AST和GGT ,取峰值与肝组织炎症G1、G2、G3 和G4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肝组织炎症G1时 ,仅有血清ALT均值超出正常值上限。血清ALT和AST均值在G1、G2 和G3 间及血清GGT均值在G2、G3 和G4 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01)。血清GGT均值在G1 与G1 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1)。90 %以上的中重度CHB的ALT、AST和GGT水平均升高。在ALT、AST和GGT正常的CHB中 ,中重度CHB(包括早期肝硬化 )分别占17 5 %、13 4 %和20 9 %。结论 :评价活动性轻、中度CHB ,血清ALT和AST较敏感 ;评价活动性中、重度CHB ,血清GGT较敏感。
王功遂何杰雄明朗姜湘宁谢秋里陈乐元刘梅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肝组织炎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cAg与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cAg与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中HBcAg检测方法系RIA法。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结果】437例患者血清HBcAg阳性率为86.72%(379/437),肝细胞内HBsAg和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82%(410/437)和65.45%(286/437)。血清HBcAg/抗-HBc(-/+)分别与HBcAg/抗-HBc(+/+)和HBcAg/抗-HBc(-/-)组比较,肝细胞内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26/50)、66.5%(252/379)、100%(8/8),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cAg/抗-HBc(+/+)、HBcAg/抗-HBc(-/+)、HBcAg/抗-HBc(-/-)组肝细胞内HBs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2%(357/379)、90%(45/50)和100%(8/8)。在G1、G2,G3和G4组中血清HBcAg阳性率分别为75.4%(52/69),83.2%(119/143)、91.3%(136/149)和94.7%(357/379),G1、G2分别与G3、G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5)。在S1、S2,S3和S4组中血清HBcAg阳性率分别为76.2%、87.3%、93.6%和90.0%,S1与S2、S3、S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5-0.005)。【结论】结果提示,HBcAg/抗-HBc(-/+)组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阳性率低。随着HBcAg阳性率的增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血清中HBcAg与肝细胞内HBsAg、HBcAg的表达,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期间观察血清转换的一个指标。
陈乐无明朗吴洁伟王功遂姜湘宁刘梅华谢秋里
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参数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用电子阻抗法检测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PLT和MPV,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PLT在G1、G2、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4与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在S0、S1、S2、S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4与S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PV在G1、G2、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4与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在S0、S1、S2、S3、S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降低,肝组织炎症活动重,肝纤维化程度高;MPV升高,肝组织炎症活动重,与肝纤维化无明显关系。
陈乐无明朗吴洁伟王功遂姜湘宁刘梅华谢秋里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肝组织病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