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一娜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子宫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4篇手术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内膜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单孔
  • 2篇单孔腹腔镜
  • 2篇异位症
  • 2篇入路
  • 2篇术后
  • 2篇盆腔
  • 2篇切除
  • 2篇全子宫
  • 2篇全子宫切除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机构

  • 13篇盐城市第三人...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作者

  • 13篇王一娜
  • 5篇蒋嫒
  • 2篇许洁
  • 2篇王红梅
  • 2篇卫伟
  • 1篇崔月清
  • 1篇李兴海
  • 1篇童亚非
  • 1篇朱捷梅
  • 1篇陈盛兰

传媒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7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孕三烯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在孕三烯酮的用药基础上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9例)与研究组(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单一孕三烯酮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接受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孕三烯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并随访至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性激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疼痛(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痛)程度,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1年内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及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痛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经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醋酸亮丙瑞林结合孕三烯酮用药相较于单一孕三烯酮治疗,临床疗效更优,可对患者机体的性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缓解疼痛症状,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许洁刘珊珊王一娜刘丹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醋酸亮丙瑞林孕三烯酮性激素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及术中出血量分析
2021年
目的探究分析宫腔镜应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分别施行宫腔镜刮宫术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月经量、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患者的术后月经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宫腔感染、尿潴留、发热、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择机开展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控制术中出血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的月经量,且手术安全性尚可,术后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蒋嫒王一娜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并发症生活质量
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社交回避与苦恼和抑郁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社交回避与苦恼和抑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92例宫颈癌患者以及50例宫颈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两组抑郁情绪,比较抑郁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社交回避/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distress scale,SADS)、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分析两量表评分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AMD评分以及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DS量表回避、苦恼评分以及SIS量表社会隔离、内在羞愧、经济歧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排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DS量表回避、苦恼评分、SIS量表社会隔离、内在羞愧评分是宫颈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社会隔离、内在羞愧等病耻感以及社交回避与苦恼与抑郁情绪具有明显关系。
卫伟王一娜蒋嫒何斌
关键词:宫颈癌病耻感抑郁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8例,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保留双侧输卵管,观察组则同时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FSH及LH水平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 <0. 05);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具有可行性,不会促进卵巢功能衰退,可在围绝经期卵巢癌高危患者中推广应用。
崔月清王一娜李兴海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
经腹壁瘢痕入路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初步探讨经腹壁瘢痕入路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妇科行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腹壁瘢痕入路单孔腹腔镜组14例和同期匹配的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组2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美容评分(cosmetic score,C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更改手术方式,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费用、CS评分和术后12 h 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腹壁瘢痕入路单孔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少于经脐入路单孔组;但经脐入路单孔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要短于经腹壁瘢痕入路单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壁瘢痕入路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安全、可行,既秉承了微创手术疼痛轻、恢复快、"无痕"的理念,又优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缪妙王一娜陈继明汤慧敏陈尧单武林贾秋成魏炜炜唐斌郑虹
关键词:子宫肌瘤
miR-126-3p靶向PIK3R1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2024年
目的研究miR-126-3p/PIK3R1轴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miR-126-3p mimic,miR-126-3pinhibitor和PIK3R1质粒转染入SKOV3、A2780卵巢癌细胞中。采用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迁移。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PIK3R1、miR-126-3p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测定miR-126-3p靶基因PIK3R1。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IOSE80相比,卵巢癌细胞系SKOV3、A2780、HO-8910中miR-126-3p的表达水平(2.30±0.18、1.86±0.11、1.26±0.12比1.00±0.07)上调(P均<0.05);抑制miR-126-3p表达可抑制SKOV3、A2780细胞增殖[SKOV3细胞:72 h(0.94±0.13)比(1.14±0.08),A2780细胞:72 h(0.83±0.09)比(1.11±0.12)]、迁移[(23.00±6.08)%比(37.67±6.43)%、(25.67±4.04)%比(40.00±6.58)%]、侵袭[(97.00±17.35)比(134.33±13.32)个、(97.00±7.00)比(127.00±9.17)个](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26-3p靶向作用于SKOV3、A2780细胞中的PIK3R1基因;过表达miR-126-3p后SKOV3、A2780细胞中PIK3R1蛋白表达下调[(0.50±0.08)比(1.01±0.04)、(0.54±0.03)比(1.00±0.03)](P均<0.001)。与miR-126-3p mimic相比,miR-126-3p mimic+pPIK3R1中SKOV3、A2780细胞增殖[SKOV3细胞:72 h(1.04±0.14)比(1.55±0.12),A2780细胞:72 h(0.87±0.09)比(1.32±0.11)]、迁移能力[(27.00±2.00)%比(34.00±2.00)%、(24.67±3.22)%比(33.00±4.00)%]、侵袭能力[(60.67±7.64)比(135.00±6.00)个、(63.33±10.02)比(125.67±9.87)个]下降,PIK3R1蛋白表达量[(1.92±0.16)比(1.00±0.11)、(3.15±0.06)比(0.99±0.12)]升高(P均<0.05)。结论miR-126-3p靶向PIK3R1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卫伟卫伟王一娜
关键词:卵巢癌增殖迁移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传统阴式手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传统阴式手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 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 观察组(73例)采用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传统阴式手术, 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阴式手术, 主要结局比较两组解剖治愈率, 次要结局为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解剖治愈率[78.1%(57/73) vs 61.5%(32/52)]、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FDI-20评分均低于术前, 且观察组术后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 观察组3例(8.3%)复发, 对照组6例(13.3%)复发, 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传统阴式手术可有效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且远期效果较好。
郭娟刘艳邵琰玉王一娜许洁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以探讨临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6,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6,P<0.05)。结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手术时间比较短,且术中患者出血少,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王红梅王一娜蒋嫒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下电切术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51例的疗效被引量:10
2014年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育龄妇女,其是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以外的部位而形成疾病。传统的开腹手术缺陷较多,如今公认的首选手术方法为腹腔镜,其能够避免传统手术的诸多缺陷[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难点问题是不孕症,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即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其导致不孕症的原因及机制相互叠加,包括免疫、内分泌等[2]。通过腹腔镜手术的实施,能够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受孕机会。
朱捷梅童亚非王一娜
关键词:腹腔镜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
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探析
2016年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5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5例)和腹腔镜组(25例).对常规组患者使用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腹腔镜组患者使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疼痛的评分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疼痛的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蒋嫒王一娜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