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斌

作品数:39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
  • 10篇心肌
  • 10篇中膜
  • 9篇动脉内
  • 9篇心肌梗死
  • 9篇急性心肌梗死
  • 9篇梗死
  • 8篇血管
  • 8篇中膜厚度
  • 7篇动脉内中膜厚...
  • 7篇内中膜
  • 7篇内中膜厚度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基因多态性
  • 6篇病患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机构

  • 34篇东莞市人民医...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9篇熊斌
  • 14篇黄虔
  • 11篇李大强
  • 10篇刘玉华
  • 7篇叶健烽
  • 7篇周智广
  • 6篇刘志文
  • 5篇黄灼伦
  • 5篇何霞
  • 5篇谭少珍
  • 4篇黄秀娟
  • 4篇苏少辉
  • 4篇陈伟坤
  • 4篇唐炜立
  • 4篇宁洁
  • 4篇赵洪磊
  • 3篇陈小燕
  • 3篇陆军
  • 3篇何小萍
  • 3篇赖小惠

传媒

  • 5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现代医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治疗被引量:2
2005年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的一种重要亚型.早在1977年,Irvine等观察到2型糖尿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者多无肥胖、血浆C肽水平低、易出现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较多伴有自身免疫病.1987年,Kobayashi[1]建议称此类患者为缓慢进展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SPIDDM).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被鉴定为胰岛自身抗体后,1993年Tuomi等[2] 检测并发现了一组成年发病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GAD-Ab阳性,并将其命名为LADA.LADA患者的特点[3]为:①疾病的性质属于自身免疫性,为1型糖尿病;②起病晚,成年出现;③起病方式缓慢,有较长阶段(至少半年)呈非胰岛素依赖状态.1999年,WHO正式定义其为1型糖尿病的亚型.LADA以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为特征,其进展速度不一,β细胞可长期维持一定的功能,也可较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现主张尽早从貌似2型糖尿病(TZDM)中鉴别出LADA并早期治疗,以减轻胰岛自身免疫损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胰岛素依赖阶段的出现和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周智广熊斌
关键词: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自身免疫病
C反应蛋白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进展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条件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进展的预测作用。方法超声测量3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的CCA-IMT,同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170例病程1年以内、不伴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探讨影响CCA-IMT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高敏C反应蛋白≥1.16mg/L的2型糖尿病患者CCA-IMT分别高于其他3组高敏c反应蛋白较低者(P〈0.05);2型糖尿病患者CCA-IMT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直线相关(r=0.145,P=0.008);高血压病史、饮酒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高敏c反应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强化干预2年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0.50mg/L(0.01~6.63mg/L)]较基线值[0.60mg/L(0.04~7.84mg/L)]显著下降(P〈0.01),而CCA-IMT[(0.70±0.21)mm]与基线值[(0.71±0.09)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A-IMT非进展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降幅[0.07mg/L(-6.47~7.36mg/L)]显著高于进展组患者[0.01mg/L(-7.75~2.93mg/L),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干预2年后高敏C反应蛋白降幅与CCA-IMT进展独立关联。结论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多因素干预,其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幅度可预测CCA-IMT的进展。
刘玉华周智广宁洁黄干唐炜立谭少珍刘志文何霞熊斌
关键词:非胰岛素依赖型C反应蛋白质动脉硬化血管内膜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56例血脂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特点。方法 对 5 6例 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血脂与非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及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较非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 ,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升高 (P均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均降低 (P均 <0 0 5 ) ,而总胆固醇 (TC)无变化 (P >0 0 5 )。 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LDL -C、apoB及血糖水平升高 (P <0 0 5 ) ,余指标无变化 (P均 >0 0 5 )。结论 LDL -C及apoB水平升高 ,HDL -C及apoA1水平降低 ,是糖尿病合并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叶健烽李毓仁熊斌
关键词:心肌梗死糖尿病血脂代谢载脂蛋白
射频消融治疗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不同类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行射频消融治疗的20例PSVT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右侧壁旁道第一次消融不成功一个月以后再次消融成功外,其余全部首次消融成功,成功率100.0%,1例复发,1例并发心脏填塞。结论射频消融治疗PSVT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开展早期应重视预防严重并发症。
熊斌
关键词:导管消融射频电流心动过速室上性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TCA后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TCA后体表心电图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TCA术后2h心电图ST段的改变情况,分析其与PTCA效果、心肌损害程度、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TCA后体表心电图ST段回落>50%者PTCA效果好,心肌损害程度减轻,心功能较好。结论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TCA后心电图ST段改变可作为判定PTCA疗效及心肌灌注情况,进而判定预后的指标之一。
熊斌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ST段
杂交技术应用于复杂冠心病治疗的实践体会(附14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14例杂交技术(Hybrid技术)治疗复杂冠心病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接受杂交技术进行心肌血管化的14例复杂冠心病患者。回顾分析其治疗适应证、治疗方法及近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左乳内动脉(LIMA)与前降支(LAD)吻合。6例患者先行PTCA,8例患者先行MICABG共植入支架17个。平均每例心肌血管化2.7支。全组无死亡,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14例随访2—44个月,无远期死亡和心肌梗死。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7例,Ⅱ级7例。冠脉造影共4例,支架内再狭窄1例。结论杂交技术治疗适用于高危复杂病变患者,对患者创伤小,易于接受,短期效果满意,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价。
周伟杜巍辛军陆军黄虔周建平李伟阳熊斌谢锐文叶志彬袁金权
关键词:杂交
严格血糖控制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危因素强化干预条件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预测作用。方法超声测量3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对156例病程1年以内、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探讨影响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有动脉粥样硬化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干预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下降幅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幅度呈正相关(r=0.166,P=0.041),与基线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呈负相关(r=-0.189,P=0.024);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进展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非进展组(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幅度越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进展越慢。结论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多危因素强化干预条件下,基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干预后的下降幅度能够预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进展。
刘玉华周智广刘志文陈小燕谭少珍宁洁何霞熊斌
关键词:内科学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多因素干预
5FTIG造影管在急诊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5FTIG造影管在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间,所有接受急诊冠脉造影的患者术前均给予Allen试验检查,阳性患者全部先行右桡动脉穿刺术,观察造影手术成功率以及即时并发症等。结果共有138例患者使用5FTIG造影管经桡动脉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失败4例,其中右冠脉造影失败2例,左冠脉造影失败1例,1例为肘动脉闭塞。出现前臂血肿3例,右上肢血肿1例且1周后见沿动脉走行瘀斑,未见冠脉气栓、室颤、窦停和冠脉夹层等并发症。结论 5FTIG造影管在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使用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经济、省时、减少气栓发生率的优点。
赵洪磊芦爱霞简政威熊斌李大强黄虔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6例用竞争免疫分析法检测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白蛋白(UALB)、尿免疫球蛋白(UIGG),并与40例正常健康者作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UIGG增高显著(p〈0.05),Uα1-MG、Uβ2-MG、UALB增高非常显著(P〈0.01);与高血压1级患者比较,高血压2—3级患者的Uα1-MG、Uβ2-MG、UALB增高非常显著(P〈0.01);与高血压1级患者比较,高血压2~3级患者Uα1-MG、Uβ2-MG、UALB检测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有帮助,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其中以Uα1-MG、Uβ2-MG、UALB最敏感,定期检测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黄灼伦熊斌罗北京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尿微量蛋白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和脑钠肽的关系及氨氯地平治疗作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HFNEF)病人与血脑钠肽的关系和氨氯地平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5例心功能正常的病人和110例HFNEF病人,分为对照组(25例),HFNEF组(55例)和氨氯地平组(55例)。HF-NEF组接受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氨氯地平组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同时加用氨氯地平。病人均作心脏彩超检查,并作脑钠肽(BNP)检测。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心脏彩超和脑钠肽,随访3月。结果HFNEF组和氨氯地平组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月和3月后复测BNP,氨氯地平组显著低于HFNEF组(p<0.01)。氨氯地平组左室舒张功能改善好于HFNEF组(p<0.05)。结论HFNEF病人BNP显著升高,氨氯地平有改善舒张功能及降低BNP的作用。
李大强黄虔熊斌张惠琴
关键词:脑钠肽氨氯地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