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晟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肠
  • 4篇腹腔
  • 3篇结肠癌
  • 3篇腹腔镜
  • 3篇癌组织
  • 3篇肠癌
  • 2篇蛋白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组织
  • 2篇肠道
  • 2篇肠肿瘤
  • 1篇蛋白酶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与转...
  • 1篇信号转导与转...
  • 1篇修补术
  • 1篇袖状

机构

  • 10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潘晟
  • 6篇黄林飞
  • 4篇徐竞
  • 3篇罗浩
  • 3篇李俊
  • 1篇李力
  • 1篇朱磊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老年人肠道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年人肠道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百分比质量份原料组成:凡士林10‑15%、甘油10‑15%、山梨醇3‑6%、马齿苋汁20‑25%、蓖麻油10‑15%、乳化剂10‑15%、植物油5‑10%、乙醇10‑1...
刘义豪潘晟
阿西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阿西替尼(AXI)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分为AXI 1组(15.0μmol/L)、AXI 2组(30.0μmol/L)、AXI 3组(60.0μmol/L)及无任何添加的正常对照组(NC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各组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法检测各组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p-mTOR、p-P70S6K蛋白水平、增殖相关蛋白CyclinD1、c-Myc,以及凋亡相关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AXI 1组和AXI 2组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LC3Ⅱ、beclin1、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增加(P<0.05),p-mTOR、p-P70S6K、Cyclin D1、c-Myc、Bcl-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减少(P<0.05)。AXI 2组和AXI 3组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LC3Ⅱ、beclin1、p-mTOR、p-P70S6K、CyclinD1、c-Myc、cleaved-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XI可通过抑制mTOR通路激活,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初步揭示了AXI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潘晟梅文超黄林飞夏甘霖陶艳娥徐竞李俊
关键词:结肠癌增殖自噬凋亡
p5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通过量子点(QDs)即新型半导体免疫荧光标记试剂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5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比较,探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试剂量子点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半导体免疫荧光标记试剂-量子点结合组织芯片技术(QDs-IHC)观察人胃癌组织芯片中p53及MMP-2蛋白的表达,并且检测p53及MMP-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并与常规免疫酶法的结果比较.结果 新型QDs-IHC和常规的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分析显示:p53(胃癌组p53蛋白两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72.86%和65.71%)及MMP-2蛋白(胃癌组:MMP-2蛋白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为87.14%和82.86%)表达在对照组和胃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及MMP-2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533,P<0.01).QDs-IHC检测2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IHC所检测的结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QDs-IHC和常规IHC两种方法可检测到p53及MMP-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QDs-IHC技术检测其灵敏度比IHC高,图片显色背景比IHC干净.p53及MMP-2在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共同表达.
罗浩李力潘晟
关键词:量子点胃癌P53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不同入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用于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在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158例行LSG的肥胖症合并T2DM患者资料,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79例。观察组采用比基尼线切口入路实施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切口实施手术。采用SPSS 22.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炎症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和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额外增加孔数及并发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额外增加孔数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血清COR、NE、CRP、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FPG、HbAlc、TG、TC水平及BM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C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基尼线切口入路与常规切口入路行LSG均是肥胖症合并T2DM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促进糖脂代谢,减轻患者体重,但前者能减轻组织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切口美观效果更显著。
刘盾潘晟
关键词:肥胖症
miR-129-5p、p62和STAT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miR-129-5p、p6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水平与结肠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13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收集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 cm)。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miR-129-5p、p62 mRNA、STAT3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62及STAT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三者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iR-129-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p62和STAT3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miR-129-5p和p62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STAT3蛋白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iR-129-5p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miR-129-5p低表达组(P<0.05)。p62及STAT3蛋白高表达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p62及STAT3蛋白低表达组(P<0.05)。结肠癌组织中miR-129-5p与STAT3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90,P<0.05),p62 mRNA与STAT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02,P<0.05)。结论:在结肠癌组织中miR-129-5p表达下调,p62、STAT3 mRNA水平及蛋白高表达率均上调,三者表达水平均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3年累积生存率有关,可能成为结肠癌预后标志物,为结肠癌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潘晟黄林飞夏甘霖陶艳娥徐竞李俊梅文超
关键词:结肠肿瘤P6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2024年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发病率第三和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1]。2022年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可能与饮食习惯西化(食谱中红肉比例升高、高纤维蔬菜比例下降)有关。研究表明,76%的CRC患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上[2]。为此临床针对CRC高危因素人群进行预防筛查,对发现的良性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A)或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AP)等结直肠癌前病变进行治疗[3-4],以期改善患者预后,其中结肠镜检查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罗利绵刘义豪潘晟谢淼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结肠镜肠道准备老年人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53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评价两组治疗后半年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术后伤口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罗浩潘晟黄林飞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开腹手术结肠癌
超声胃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其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78例行超声胃镜联合腹腔镜下胃间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指标,并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本组78例患者均在超声胃镜引导及定位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中转开腹。内镜操作时间5~15 min,平均(10.3±4.7)min;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72.8±18.2)min;恢复时间15~37 h,平均(23.2±6.5)h;住院时间6~16 d,平均(8.5±2.3)d。术后均顺利出院,无胃腔出血、梗阻、穿孔、吻合口瘘、严重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结论超声胃镜能弥补腹腔镜和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层次清晰、定位精准、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安全可行。
潘晟黄林飞夏甘霖陶艳娥徐竞李俊梅文超
关键词:超声胃镜腹腔镜胃间质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斯钙素在甲胎蛋白阳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斯钙素(STC2)在AFP阳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胎蛋白(AFP)阳性胃癌病人112例,对照组112例,对癌旁组织、癌症组织以及正常黏膜的STC2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病理状态STC2表达情况的差异,分析STC2阳性表达与不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情况、腹腔转移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TC2表达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癌症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黏膜组织,不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情况、腹腔转移情况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TC2表达阳性与不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情况、腹腔转移情况呈现正相关。结论 STC2在AFP阳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人的肿瘤的预后呈现显著相关。
黄林飞潘晟夏甘霖朱磊
关键词:胃癌腹腔转移斯钙素
应用补片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4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补片Onlay法修补造口旁疝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采用补片经原手术切口中线Onlay法原位修补48例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152 min,平均(122±12)min。手术后12 h至3 d胃管拔出,平均(2.0±0.5)d,术后4-10 d拔出引流管,平均(7.0±2.0)d。手术后住院天数10-18 d,平均住院天数(14.0±2.0)d。46例手术切口为Ⅰ期愈合,2例手术切口为Ⅱ期愈合。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10.4%。1例患者因复发疝较小,复发后立即采用造口腹带固定后痊愈,其余4例患者通过再次手术获得痊愈。8例患者出现浆液肿,通过穿刺及局部加压处理后逐渐好转。结论使用补片经原手术切口中线采用Onlay法原位修补造口旁疝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罗浩徐竞黄林飞潘晟
关键词:疝修补术补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