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钟祥

作品数:73 被引量:1,372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边界层
  • 21篇大气边界层
  • 16篇污染
  • 8篇大气污染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6篇湍流
  • 5篇水层
  • 5篇气溶胶
  • 5篇污染物
  • 5篇含水
  • 5篇含水层
  • 5篇层结
  • 5篇大气湍流
  • 4篇氮氧化物
  • 4篇地下含水层
  • 4篇生物降解
  • 4篇湍流通量
  • 4篇气象
  • 4篇青藏

机构

  • 6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北京市气候中...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北京市气象信...

作者

  • 73篇洪钟祥
  • 19篇胡非
  • 15篇刘辉志
  • 12篇孙菽芬
  • 12篇刘小红
  • 10篇李家伦
  • 6篇牛国跃
  • 6篇桑建国
  • 5篇曾庆存
  • 4篇刘树华
  • 4篇李冰
  • 4篇周乐义
  • 4篇沈剑青
  • 3篇李爱国
  • 3篇张美根
  • 3篇王明康
  • 3篇雷孝恩
  • 2篇万本太
  • 2篇彭珍
  • 2篇李倩

传媒

  • 32篇大气科学
  • 16篇气候与环境研...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气象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第八届全国大...
  • 1篇第四届全国大...
  • 1篇庆祝中国力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7篇2000
  • 11篇1999
  • 8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被引量:67
2000年
分析了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 (TIPEX) 1 998年 6~ 7月加强期在改则取得的湍流资料 ,讨论了近地层湍流宏观统计量、温度、湿度结构参数以及通量整体输送系数等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在不稳定层结下 ,湍流宏观统计量等随稳定度的变化满足过去在平原地区得到的相似关系。
刘辉志洪钟祥
关键词:青藏高原近地层湍流特征大气环流
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被引量:62
2000年
利用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考察试验 (TIPEX)改则站大气边界层物理观测资料 ,着重揭示了该地区边界层结构的观测事实 ,尤其是近地层风、温、湿特征和土壤温、湿特征。主要结果如下 :( 1 )边界层内风速随高度呈多极值分布 ,即使在白天混合层内 ,空气上下混合也较差 ;( 2 )边界层内白天温度递减率较大 ,可达到 1 .6℃ /1 0 0m ;( 3)白天 ,边界层常出现逆湿现象。
李家伦洪钟祥孙菽芬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
白洋淀地区非均匀大气边界层的综合观测研究——实验介绍及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分析被引量:37
2006年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表通量参数化与大气边界层过程的基础研究”在河北省白洋淀地区进行的两次综合观测实验(时间分别是2004年11月16-22日和2005年9月8~27日),这两次实验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全面深入的资料分析正在进行中。此文主要限于白洋淀地区水陆不均匀地表近地面层微气象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陆地上近地面层的气温日变化比水域上的大,而风速比水域上的小,其中9月份陆地上白天的气温比水域上的高,夜间比水域上的低,11月份两地白天气温接近,但夜间陆地上的气温明显偏低;无论是9月还是11月,水域上近地面层都是以下沉气流为主,而陆地则在中午前后存在弱的上升运动;9月份,两地的近地面层短波射入辐射比较接近,但水域上的短波射出辐射比陆地上的大;长波射入辐射则是陆地比水域的大,而长波射出辐射则是水域的比陆地的大;两地的净辐射白天接近,夜间水域地区负的净辐射值明显比陆地的大;9月份,水陆两地的感热通量相差不大,为150~200W/m^2,而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大,天气晴朗时可达到300W/m^2;11月份,陆地的感热通量比潜热通量大,为100-120W/m^2,而水域地区的感热通量则与潜热通量相当;两地的潜热通量相差不大,一般不超过50W/m^2。无论是9月还是11月,水域地区夜间都存在水汽向下输送的逆湿现象,而陆地只在9月份存在逆湿现象。2005年9月份的水温观测结果表明,白洋淀水体平均温度比水表平均温度明显偏高,而且日变化幅度很小,水表平均温度则日变化较大。
胡非洪钟祥陈家宜刘熙明
关键词:微气象
城市发展对夜间海陆风环流影响的预测模拟被引量:12
1994年
本文利用一个三维中尺度模式模拟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陆风环流状况,以及城市发展后动力热力效应对环流的影响,其中热力效应主要考虑了城乡反照率的差别,模式考虑了海陆温差、通量传输、太阳辐射、科里奥和效应等因子.模拟结果得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夜间垂直环流状况,辐散辐会带分布,预测了城市发展后的环流情形。为大气扩散评价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张雷鸣苗曼倩洪钟祥周乐义李军
关键词:城市发展海风陆风大气环流
干旱及半干旱区土壤水热传输模式研究被引量:42
1998年
本文发展了一个干旱地区土壤中水分及热量传输模式。首先从土壤孔隙内水汽运动研究入手,阐明了在土壤深层孔隙中水汽压与液面饱和值之间处在平衡态,而土壤表层则处在非平衡态,因而必要在计算表层蒸发的公式中引入必要的土壤表层阻力,才可使模式简单实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液态水及汽态水运动耦合的多层模式,并用HEIFE沙漠站的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式较好地再现土壤内及地气界面上的水热交换过程,并且也表明干旱地区土壤中水蒸汽输送对水分平衡及蒸发的计算是重要的。这种模式很易推广到气候研究的干旱土壤下垫面的模式中去。
孙菽芬牛国跃洪钟祥
关键词:土壤干旱区
气溶胶核化清除的化学效应Ⅰ:云滴化学非均匀性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将水汽在云滴上凝结增长的物理过程与气溶胶、气体的化学过程相结合,对气溶胶核化清除的化学效应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气溶胶的核化清除造成了云滴化学成分随云滴大小分布的非均匀性,这种非均匀性又对云滴内发生的气体吸收、液相氧化产生影响。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污染状况下,不同大小的云滴内气溶胶核化清除与液相氧化对云滴化学的相对贡献的差异。因此,这种云滴化学的非均匀性(云微化学)的研究对于云化学的野外观测及数值模拟都是重要的。
刘小红洪钟祥王明康
关键词:气溶胶
2000—2002年沙尘现象对北京大气中PM_(10)质量浓度的影响评估被引量:27
2004年
北京地区大气中污染物粒子PM10主要有3个来源:本地区排放的PM10;北京周边地区排放的PM10经过输送扩散进入北京大气中;沙尘现象污染北京大气,尤其在强沙尘时造成北京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粒子皆为沙尘粒子。而北京部分地区受沙尘影响时,大气中污染物粒子既包含沙尘粒子也包含排放的污染物粒子。利用北京及周边地区气象台站资料、卫星遥感资料以及环境监测资料,采用月积分浓度和年积分浓度方法,对沙尘粒子与污染物粒子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发现沙尘粒子约占北京PM10的7%~19%。
任晰胡非胡欢陵洪钟祥佟彦超程新金
关键词:沙尘天气
对流边界层大涡模拟被引量:3
1998年
建立一个均匀地面上三维边界层的大涡模式,增加物质守恒方程,并将它用于对流边界层湍流和物质输送的研究。
王雪梅雷孝恩洪钟祥
关键词:对流边界层大涡模拟
大气污染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介绍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大气污染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研究意义、目标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同时对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作简要介绍.
洪钟祥胡非
关键词:大气污染预报
文献传递
内蒙古奈曼流动沙丘下垫面湍流输送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分析了 2 0 0 0年 7月 2 1日~ 8月 1 0日在内蒙古奈曼流动沙丘下垫面取得的近地面层湍流及辐射观测资料 ,讨论了无量纲湍流方差与稳定度参数z/L的关系 ,发现无量纲速度分量方差及无量纲温度、湿度脉动方差在不稳定层结下 ,均满足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 ;同时还讨论近地面层能量的收支。发现流动沙丘下垫面感热通量与地表热通量最大值分别为1 70Wm- 2 及 1 0 0Wm- 2 ;潜热通量通常小于 5 0Wm- 2 ;流动沙丘净辐射最大值为 40 0Wm- 2左右。 (Hs+Hl) ,与 (Rn-G)的比值在晴天白天平均值为 0 78左右 ,流动沙丘下垫面近地面层能量不平衡现象存在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辉志洪钟祥张宏升陈家宜胡非陈红岩
关键词:流动沙丘湍流下垫面土地沙漠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