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苏州
- 作品数:7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马尾松生长性状交配效应的遗传分析及杂交组合选择被引量:27
- 2008年
- 利用2份6×6全双列交配设计子代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和自交效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正反交效应都极为显著,这些性状的遗传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其中非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相对较小,而基因上位效应材料Ⅰ(1992年制种)明显大于材料Ⅱ(1993年制种)。马尾松生长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明显大于一般配合力效应,这可能与亲本来源于不同地理种源和经过一般配合力间接选择有关。马尾松生长性状普遍存在自交衰退现象,2份材料中各亲本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自交衰退程度分别为-17.8%^-18.4%、-23.3%^-27.7%和-44.3%^-50.6%,一般配合力小的亲本自交衰退程度呈明显增加趋势。马尾松不同交配组合间的杂种优势差异巨大,正反交杂种优势在总体上大致相似。以材积为评选指标,2份材料各选出10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平均材积增益分别为测验群体的59.41%和41.76%,是对照的100.58%和74.61%。
- 金国庆秦国峰刘伟宏储德裕洪苏州周志春
- 关键词:马尾松配合力杂种优势
- 马尾松测交系杂交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分析被引量:27
- 2008年
-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2份不同测交系交配设计子代遗传测定林材料,对马尾松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份测定材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都极为显著。在材料Ⅰ(杂交亲本为随机选择)中,生长性状的遗传控制是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而材料Ⅱ(杂交亲本经过生长选择)中正好相反,显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加性基因效应次之。根据2份材料材积的GCA效应值,各选出4个优良母本和2个优良父本,而基于杂交组合材积配合力总效应值(TCA),2份材料各初选出10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平均材积增益分别是测验群体的32.20%和33.90%,是对照的52.44%和103.69%。2份材料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全同胞家系遗传力值很高,分别为0.8819、0.9173和0.9204,与0.5614、0.6643和0.6769,说明马尾松生长性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 金国庆秦国峰刘伟宏储德裕洪苏州周志春
- 关键词:马尾松子代测定配合力遗传力
- 千岛湖风化基岩消落带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自然植被在湖滨消落带的分布规律,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重建提供参考。【方法】在千岛湖区风化基岩消落带上采用固定样地调查方法,结合千岛湖水位涨落动态观察,通过物种重要值、聚类分析及其多样性,研究自然植被在海拔98.0~108.9 m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千岛湖水位基本上呈现1—3月为98~100 m的低水位、4—6月逐渐升高至104 m、7—9月为105~106 m的高水位、10—12月再逐渐回落至100 m低水位的年变化动态规律。风化基岩消落带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水位的季节性涨落或淹没时间有关,106.0~108.9 m区间为乔灌草植被带,乔木种类主要有木荷(Schima superb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104.0~105.9 m区间为灌草植被带,主要种类有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等灌木和大狼杷草(Bidens frondosa)、鼠曲草(Pseudognaphalium affine)等草本;102.0~103.9 m区间为草本植被带,主要种类为上位灌草植被带出现的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酸模(Rumex acetosa)、泥胡菜(Hemisteptia lyrat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粉披苔草(Carex pruinosa)等草本,但盖度只有20%左右;98.0~101.9 m区间为无植被带。植物的多样性自上而下基本呈现上多下少的现象。【结论】千岛湖106.0~108.9 m乔灌草植被带、104.0~105.9 m灌草植被带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和结构特征为消落带植被人工修复与重建提供了物种选择及其结构配置的重要依据;102.0~103.9 m草本植被带和98.0~101.9 m无植被带是千岛湖风化基岩消落带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区间带,也是植被修复与重建最难、最重要的区间带。
- 徐高福卢刚张建和李贺鹏洪苏州柏明娥曹南丰洪利兴
- 关键词:千岛湖消落带水位变化植被特征
- 千岛湖消落带植物分布规律及适应水位变化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由于水位的季节性变化,消落带上的植被会经历干湿交替,大部分不耐受生境急剧变化或无法适当调整生理结构、生活史特性的物种就会被淘汰。一旦物种多样性丧失,消落带就会出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如水土流失,或服务丧失如美观价值降低等。为消落带植被重建与恢复提供技术支撑,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在不同季节7次调查了千岛湖消落区4条样带,分析研究千岛湖消落带植物在消落带上的分布与组成规律,以及草本植物对水位季节性变化的适应机制。研究表明:聚类分析与PCA分析均反映出植物组成随海拔降低而变化。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单调递减",草本植物随海拔变化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且峰值在最高水位附近。优势草本植物适应水位季节性变化的有5种不同机制:(1)生长期错开高峰水位,如鼠麴草、泥胡菜;(2)耐水淹,如狗牙根等深、密根性植物;(3)生长期或花果期提前,如大狼把草;(4)水陆两栖,如天胡荽、积雪草,但受水位变化速率快慢的限制较为明显;(5)在水淹没前及时补充土壤种子库,如一年蓬。
- 徐高福巫东豪余梅生洪利兴洪苏州曹南丰
- 关键词:消落带水位植物分布千岛湖
- 一种用于岩质消落带绿化的链接式竹筏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岩质消落带绿化的链接式竹筏,解决了因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呈现周期性出露的岩质消落带,采用浮板飘逸绿化方法所需要的藤本、草本绿化工具问题,包括若干块长方形平行布置的竹质筏体,其特征是相邻间的...
- 徐高福方震凡余梅生卢刚张建和曹南丰洪苏州柏明娥章德三
- 文献传递
- 柏木种子园无性系结实性状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利用柏木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15个无性系75个分株材料,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发现,不同无性系的结实能力差异巨大,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柏木无性系母树结实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部2/3的树冠层分枝上,其结实量占全株的86%左右。通过性状相关分析,得出理想的柏木种子园高产无性系母树的主要形态特征为:树高中上,树冠浓密适中,冠高长,结实分枝多,树冠上部分枝较长,但下部分枝相对较短,树体外形呈宝塔形。
- 徐高福金国庆丰炳财罗小华储德裕唐淑琴洪苏州王海生
- 关键词:柏木无性系种子园结实性状
- 观赏木兰在千岛湖适应性及绿化大苗培育的研究
- 2007年
- 研究表明,10种观赏木兰在千岛湖区栽培不仅适应性强,而且速生性好,4年生的高生长达3.12-5.35 m,胸径4.55-7.51 cm,冠幅1.68-2.61 m,其中Ⅰ类4种木兰的高、径、冠生长分别为4.46 m、6.69 cm、2.30 m,生长最突出的杂交马褂木的高、径、冠生长分别为5.35 m、6.96 cm、2.61 m。观赏木兰经过4 a培育达到Ⅰ、Ⅱ类的苗木规格,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用苗,可获得良好的效益。
- 储德裕刘伟宏徐高福严世峰余启新洪苏州
- 关键词:千岛湖适应性速生性绿化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