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震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抗体
  • 2篇肝炎
  • 2篇肝炎抗体
  • 2篇RNA定量
  • 2篇S/CO值
  • 2篇CO
  • 2篇HCV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丙型肝炎抗体
  • 2篇病毒
  • 1篇多位点序列分...
  • 1篇血象
  • 1篇诺如病毒
  • 1篇禽流感
  • 1篇禽流感病
  • 1篇禽流感病毒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象

机构

  • 5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5篇沈震
  • 5篇张军
  • 3篇王刚
  • 2篇张敏
  • 2篇胡芸文
  • 2篇林锋
  • 2篇宰淑蓓
  • 1篇朱召芹
  • 1篇张蓓
  • 1篇阚飙
  • 1篇陈海丽
  • 1篇钱方兴
  • 1篇蔡金凤
  • 1篇袁正宏
  • 1篇王茉婴
  • 1篇胡香南
  • 1篇李昕
  • 1篇胡绿荫
  • 1篇周海健
  • 1篇马亮

传媒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10--2012年上海市两家哨点医院门诊腹泻病例副溶血弧菌感染状况及菌株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上海市两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副溶血弧菌感染情况,以及菌株携带毒力基因状况和分子特征。方法于2010--2012年,以上海市两家医院的肠道门诊为监测哨点,以医院的2729例腹泻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每例1份粪便样本。采用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TCBS)琼脂培养基及生化反应分离和鉴定副溶血弧菌,采用多重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用PFGE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同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2729份样本中,分离到副溶血弧菌30株,2010--2012年的分离率分别为1.1%(11/973)、1.0%(11/1120)、1.3%(8/636)。携带tlh、tdh、trh基因的菌株分别占100%(30/30)、97%(29/30)、0-30株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共分为13种PFGE型(P1~13)和3种MLST型(ST-189、STG99、ST-3)。其中,P4型菌株占30%(9/30),1x)、P10型均占12%(4/30),P1、P2、P12、P13型均占7%(2/30),其余PFGE型均占3%(1/30);ST-3型占84%(25/30),ST-189型占13%(4/30),ST-799型占3%(1/30)。结论2010--2012年上海市两家哨点医院腹泻病例副溶血弧菌感染率较低;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均携带t腕基因,不携带£旃基因,MLST型以ST-3型为主。
陈海丽周海健宰淑蓓蔡金凤钱方兴马亮王茉婴沈震李杨张军胡芸文阚飙朱召芹
关键词:弧菌副溶血性脉冲场多位点序列分型
丙型肝炎抗体S/CO值与RNA定量检测结果相关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免疫发光法检测丙肝抗体S/CO(signaltocutoff)值与HCVRNA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11例丙肝患者行HCV抗体和HCVRNA的实验室检测,以抗体水平进行分段统计,并以HCVRNA检测结果为参考采用ROC曲线评价S/CO值对丙肝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HCVRNA阳性率随s/co值的增大而升高,S/CO值在0~1时.HCVRNA阳性率为1.09%;在1~5时,阳性率为5.06%;在5~8时,阳性率为24.5%;8~10时,为50%;〉10,阳性率为100%。同时发现,S/CO值较低时HCVRNA阳性病例多为HIV/HCV共感染患者。根据ROC曲线可知,S/CO最佳诊断界值为6.94.此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93%。结论丙肝抗体S/CO值与HCVRNA检测结果较一致,临床实践中可参考S/CO值,并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以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提高诊断效能。
张敏沈震王刚林锋张军
关键词:HCVRNA定量
诺如病毒新型GII.4流行株Sydney_2012在上海地区的检出和鉴定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解上海地区诺如病毒相关急性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株基因型的演化情况,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集上海市两处哨点医院成人急性胃肠炎粪便样本进行诺如病毒的分子检测并对其基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在502份样本中,GI群共检出19例,检出率3.78%,呈现低位流行、全年散发的状态,无明显的季节分布;GII群检出86例,检出率17.13%,在10~12月出现高位流行,并发现中老年人群GII群诺如病毒检出率显著高于青年个体(Pd0.05)。同时首次于2012年9月在上海地区检出新型GII.4变异株Sydney-2012,证实是该变异株引发了2012年秋冬季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高位流行。序列分析表明该变异株为GII.e型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1与GII.4型ORF2的重组体,目前已成为本地区的优势流行株。研究发现,2012年上海地区出现GII.4新型变异株Sydney_2012,并引发秋冬季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高位流行。
沈震王刚宰淑蓓胡芸文袁正宏张军
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8例H7N9禽流感患者(H7N9组),以2009年的2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H1N1组)及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将H7N9组再分为轻症组12例、重症组6例。分析各组血常规,同时测定H7N9组外周血CRP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7N9组患病初期白细胞(WBC)总数无明显变化,淋巴细胞(Lym)计数明显降低(P<0.05),同时伴有血小板(PLT)和嗜酸性粒细胞(Eos)下降(P<0.05);重症组中性粒细胞(Neu)计数明显增高(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之间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与H1N1组比较,H7N9组入院时的血象特点相似,但Lym计数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轻症组治疗后PLT、Lym及Eos计数明显上升(P<0.05)。H7N9组入院时CRP明显升高,重症较轻症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轻症组治疗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RP水平对区分H7N9禽流感患者轻、重症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常规的变化与甲型H1N1流感存在相似之处,特点并不明显,应充分结合多方面信息以明确诊断和判断预后,以防出现严重的疫情后果。
李昕沈震张蓓卢美娟胡香南胡绿荫张军
关键词:外周血象C反应蛋白
丙型肝炎抗体S/CO值与RNA定量检测结果相关关系的初步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免疫发光法检测丙肝抗体S/CO(signaltocutoff)值与HCVRNA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l111例丙肝患者行HCV抗体和HCVRNA的实验室检测,以抗体水平进行分段统计,并以HCVRNA检测结果为参考采用ROC曲线评价S/C0值对丙肝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HCVRNA阳性率随S/C0值的增大而升高,s/co值在O~1时,HCVRNA阳性率为1.09%;在1~5时,阳性率为5.06%;在5~8时,阳性率为24.5%;8~10时,为50%;〉10,阳性率为100%。同时发现,S/CO值较低时HCVRNA阳性病例多为HIV/HCV共感染患者。根据ROC曲线可知,s/co最佳诊断界值为6.94,此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93%。结论丙肝抗体s/co值与HCVRNA检测结果较一致,临床实践中可参考S/C0值,并充分孝虑患者实际情况。以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提高诊断效能。
张敏沈震王刚林锋张军
关键词:HCVRNA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