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虎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板式橡胶支座桥梁地震位移控制方法被引量:34
- 2013年
- 为了克服中国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中小跨径桥梁易发生梁体移位震害的不足,合理控制梁体地震位移,以一典型板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为研究背景,采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考虑板式橡胶支座的滑动效应,建立了桥梁结构空间动力计算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地震动特性对梁体地震位移的影响,探讨了板式橡胶支座桥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一联梁桥中某中间桥墩的板式橡胶支座改为铅芯橡胶支座的地震位移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梁体地震位移,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设置铅芯橡胶支座桥墩的地震反应,但与可能的落梁震害相比,桥墩发生有限损伤是可接受的。
- 汤虎李建中
- 关键词:桥梁工程板式橡胶支座有限元分析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
- 近断层区桥梁组合使用板式橡胶支座和黏滞阻尼器方法探讨被引量:4
- 2012年
- 选择具有脉冲性质的近断层区地震动记录和无脉冲地震动记录作为地震输入,考察了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我国常见的板式橡胶支座类型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针对国内外抗震规范及学者提出的橡胶支座与黏滞阻尼器组合使用方法,研究了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组合使用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探讨了橡胶支座与黏滞阻尼器组合使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影响明显,显著增大了板式橡胶支座桥梁的墩柱地震力、梁体地震位移及梁体残余位移;组合使用黏滞阻尼器方法虽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梁体地震位移及残余位移,但同时以增大墩柱地震反应为代价;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桥梁支座滑动后整桥体系缺乏自恢复力、震后存在梁体残余位移,组合使用黏滞阻尼器无法根本解决,可在支座与墩、梁间设置连接措施加以改善。
- 汤虎张洁李建中
-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板式橡胶支座黏滞阻尼器非线性时程分析
- 中小跨径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新型隔震系统被引量:33
- 2015年
- 为了解决中国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中小跨径桥梁梁体移位震害严重的问题,在分析汶川地震中这类桥梁横桥向震害现象及破坏过程的基础上,总结板式橡胶支座摩擦试验及X形板弹塑性挡块拟静力试验成果,提出了中小跨径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横桥向新型隔震系统。该隔震系统由板式橡胶支座和X形板弹塑性挡块组成,强震作用下通过板式橡胶支座滑动效应和X形板弹塑性挡块屈服减小地震能量输入,同时利用X形板弹塑性挡块传力可靠、滞回耗能能力稳定等特点,控制墩梁相对位移。选择一典型板式橡胶支座简支梁桥为研究原型,对采用新型隔震系统的简支梁桥抗震性能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地震过程中新型隔震系统可大量耗散地震能量,有效控制墩梁相对位移,同时控制传递至下部结构的地震力,确保桥墩及基础免受严重损伤。
- 李建中汤虎管仲国
-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汶川地震
- 大跨径组合梁斜拉桥试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2
- 2017年
- 为探索千米级组合梁斜拉桥的技术可行性,以主跨700,800,900,1 000m为目标,开展大跨度双塔组合梁斜拉桥方案试设计。从结构静力强度、静力稳定、颤振稳定等多方面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指出设计主要控制因素。针对主跨1 000m的组合梁斜拉桥,对钢-混界面滑移影响、几何非线性效应两方面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是成立的,组合梁斜拉桥动、静力性能均满足要求,运营组合下近塔区混凝土桥面板应力、主梁面内失稳为设计主要控制因素。对千米级组合梁斜拉桥而言,在组合梁连接件按常规设计的情况下,钢-混界面滑移对斜拉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基本可忽略;几何非线性效应对活载工况影响较大,对收缩徐变工况影响较小。
- 邵长宇陈亮汤虎
- 关键词:斜拉桥组合梁力学性能界面滑移
- 地震动特性对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滑动反应影响被引量:29
- 2013年
- 针对我国常见的板式橡胶支座类型公路桥梁因支座与墩梁间无连接措施、在地震作用下频发主梁移位甚至落梁等震害的现状,采用平滑动支座单元模拟板式橡胶支座的滑动效应,通过对一单墩模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探讨了影响板式橡胶支座滑动反应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包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频谱特性以及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形状细节等地震动特性对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滑动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板式橡胶支座滑动反应是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p、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峰值速度比值Ap/vp变化的函数;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形状细节也是影响支座滑动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人员在对板式橡胶支座类型桥梁进行抗震设计时,应注意选择与场地条件相匹配的地震动输入;利用工程经验判断支座滑动反应时,应重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形状细节的反常影响。
- 汤虎李建中
- 关键词:桥梁工程地震动特性非线性时程分析板式橡胶支座
- 连续梁桥固定墩减震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33
- 2011年
- 强震作用下,连续梁桥在固定墩发生屈服后,由于桥墩屈后刚度较小,整桥系统在纵桥向缺乏足够的恢复力机制,近似处于一种随遇平衡状态,震后固定墩可能发生较大的残余塑性变形。对连续梁桥固定墩减震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介绍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构造特点、工作机理及安装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减震方法,即将活动墩上的普通活动支座改为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利用该支座能提供可靠稳定的摩擦耗能以及能帮助上部结构回到平衡位置的特点,对固定墩进行减震设计。结合高烈度区某三跨连续梁桥,分别研究工程中经常采用的设置阻尼器方法以及本减震方法的减震效果,分析两种减震方法的不同参数设置对减震效果的影响。将阻尼器减震方法和本减震方法的减震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减震方法能有效地减小固定墩塑性变形、控制活动墩墩梁相对位移、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传统阻尼器方法,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 汤虎李建中
- 关键词:连续梁桥减震设计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非线性时程分析
- 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横向抗震加固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针对汶川地震中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梁体横向移位严重的震害现象,提出了在原约束体系基础上增设X形板弹塑性挡块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以一座典型板式橡胶支座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可合理模拟支座滑动效应、挡块力学性能和墩柱滞回性能的全桥精细化有限元数值模型。选择国内外实际地震动进行横桥向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梁体与钢筋混凝土挡块横向间隙、X形板弹塑性挡块力学性能等两大参数对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挡块与梁体间可预留一定横向间隙,X形板弹塑性挡块屈服强度可控制为上部结构恒载反力的5%;与抗震加固前相比,抗震加固设计能有效控制墩梁相对位移,同时减小桥墩结构地震反应,显著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
- 汤虎李建中邵长宇
- 关键词:板式橡胶支座
- 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及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 2009年
- 加气混凝土质量轻,普通水泥砂浆抗压性能好,通过对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试验加载以及理论验证,对测得的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承载力和跨中挠度等试验结果与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形式楼板在结合两种材料特点的同时,拥有一定的强度和安全储备,并且弥补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预应力多孔板保温性能差等缺点。如果理论成熟后将该形式楼板实际应用,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由于具有自重轻、保温性能好、强度可靠和综合造价低等显著优点,将会有长远的经济效益。
- 李渊马人乐汤虎陈辉朱钊朱倚天
-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承载力
- 900m跨组合钢箱梁斜拉桥方案试设计
- 2016年
- 本文假定某跨海峡工程背景,以900 m大跨度为目标进行组合钢箱梁斜拉桥方案试设计,通过成桥状态结构受力分析,探讨该桥的动静力性能,同时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相比于钢主梁斜拉桥,该桥型可提高桥面系局部刚度、解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及桥面铺装易损问题。拓展组合钢箱梁斜拉桥的适用跨径,是适应未来跨江海大桥工程建设需求的选择之一。
- 汤虎
- 关键词:斜拉桥桥梁设计
- 中小跨径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横向抗震设计研究被引量:29
- 2016年
- 为提高中小跨径板式橡胶支座梁桥在强震作用下的横向抗震性能,在总结汶川震区该类梁桥震害特点和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抗震设计策略规定的基础上,归纳当前我国板式橡胶支座梁桥横向抗震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中小跨径板式橡胶支座梁桥的横向抗震设计方法,即允许上、下部结构连接构件牺牲的准隔震设计方法,介绍该抗震设计方法设计思想,给出在两设防水准下结构各部件的性能目标要求。选择一座典型板式橡胶支座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文中抗震设计方法的设计思想,提出采用新型隔震系统对计算桥例进行准隔震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对横向限位装置力学性能参数的合理设计,通过桥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的滑移、横向限位装置的损伤或牺牲,控制上、下部结构间传递的梁体惯性力,保护墩柱和基础等下部结构免遭严重损害,同时能有效控制墩梁相对位移,防止过大的梁体移位导致的交通阻断、甚至落梁。
- 李建中汤虎
- 关键词:板式橡胶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