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向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前列腺
  • 4篇血清
  • 4篇增生
  • 4篇前列腺癌
  • 4篇前列腺增生
  • 4篇腺癌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特异性抗原
  • 3篇前列腺特异
  • 3篇前列腺特异性
  • 3篇前列腺特异性...
  • 3篇肿瘤
  • 3篇抗原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皮内
  • 2篇皮素
  • 2篇贫血

机构

  • 11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作者

  • 15篇毕向军
  • 8篇李亚南
  • 7篇肖丽萍
  • 6篇余新沛
  • 6篇杨明常
  • 6篇刘岗
  • 6篇陈晓清
  • 6篇张晓峰
  • 5篇宋骤
  • 3篇王锦辉
  • 3篇刘坚
  • 3篇陈文红
  • 2篇朱森林
  • 2篇秦瑞
  • 2篇胡俊
  • 2篇陈为
  • 2篇陈旻湖
  • 1篇胡品津
  • 1篇吕永慧
  • 1篇余中逊

传媒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新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皮素-1在脂多糖致大鼠门脉高压症中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在脂多糖致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星状细胞,培养在胶原凝胶上,应用ET-1-ASON和LPS序贯共培养(实验组),以正义、错义ASON作为对照,检测凝胶收缩情况;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查培养上清液的ET-1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α-actin表达情况;RT-PCR检测各组细胞ET-1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孔胶原直径缩小至93.3%±3.8%,胶原直径较对照组大(P<0.05);实验组HSC培养基上清液ET-1为(49.8±7.4)n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HSC表达β-ac-tin较对照组弱;实验组HSC表达ET-1 mR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T-1在脂多糖致门脉高压中通过抑制星状细胞活化而起重要作用,ET-1-ASON在控制脂多糖致门脉高压中具有应用前景。
毕向军陈旻湖陈文红陈为王锦辉朱森林
关键词:脂多糖类内皮缩血管肽1寡核苷酸类反义
维生素D在前列腺癌防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发病率在欧美国家居男性肿瘤首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然远低于欧美国家,但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群增大、饮食高脂化、诊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前列腺癌关切程度的增强等因素改变,近几年前列腺癌在中国的诊出率呈显著增高趋势,研究人员就前列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寻找有效措施的过程中发现维生素D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而且维生素D对前列腺癌有一定治疗价值。
毕向军李亚南
关键词:维生素D
维生素D对前列腺增生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维生素D对前列腺增生小鼠动物模型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血清生化指标影响。方法应用丙酸睾酮肌肉注射制造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随机分组,采用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剂喂养4周后,检测小鼠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结果应用0.2、1.0和5.0μg/kg·d^(-1)的各组小鼠检测结果显示:应用维生素D对前列腺增生小鼠的肾功能无明显负面影响;但是大剂量维生素D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有升高作用;中、大剂量维生素D可以升高血清钙离子浓度,对镁、磷无明显影响。结论中、小剂量维生素D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未发现明显负面影响,大剂量维生素D可能对血清钙离子浓度、AST有一定影响。
李亚南刘坚肖丽萍陈晓清张晓峰余新沛刘岗杨明常宋骤毕向军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维生素D血清生物化学小鼠
老年男性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96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在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临床检测血清PSA>4ng/ml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按病理诊断分为3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7例、前列腺癌前病变(PPC)23例、前列腺癌(PCa)26例。经直肠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分析各组患者血清PSA、游离PSA与血清PSA比值(FPSA/PSA)、PSA密度(PSAD)等计量资料以及分区域计数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关系。结果各组患者血清PSA、FPSA/PSA、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将患者按PSA、PSAD、FPSA/PSA值大小分区,各组患者在各区间人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血清PSA>20ng/ml并FPSA/PSA<0.25、PSA为10~20ng/ml并FPSA/PSA<0.15标准判断PCa,特异性为66.7%,灵敏度为85.7%。结论PSA是早期诊断PCa的重要线索,结合FPSA/PSA比值对早期诊断PCa有较大意义,PSAD可以作为PCa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肖丽萍毕向军李亚南陈晓清张晓峰余新沛刘岗杨明常宋骤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对晚期癌性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及其对患者贫血症状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多种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PO水平。以正常人、非癌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数(RET)、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分析各组EPO水平差异及其与Hb、网织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晚期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69±1.30)μg/L,RET(2.78±1.06)%,RPI1.44±0.32;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EPO为(1.59±0.69)μg/L,RET(1.17±0.35)%,RPI0.98±0.25;非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78±1.53)μg/L,RET(5.46±2.12)%,RPI2.34±0.35;癌性贫血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其血清EPO、Hb、RET、RPI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患者与非癌性贫血组患者比较,RET、RPI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和非癌性贫血组患者EPO和RET、RPI值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反应性增高,但机体对EPO反应性减弱。
秦瑞胡俊毕向军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贫血
内皮素反义基因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内皮素-1反义寡核苷酸(ET1-ASON)在内毒素(LPS)致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 ET1-ASON 预处理后将 LPS 以1 mg/kg 体重腹腔注射大鼠,以正义、错义 ET1-ASON 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4 h 后检测大鼠 PVF、PVP、PVR 和 IVCP应用放射免疫法、RT-PCR 检测各组门静脉血和肝脏的 ET1表达情况。结果 ET1-ASON 处理组大鼠门静脉血浆和肝脏组织ET1表达减低;PVR 和 PVP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F 无明显改变。结论 ET1-ASON 在内毒素致门脉高压中主要通过降低 PVR 起作用。
毕向军陈旻湖陈文红陈为王锦辉朱森林
关键词:内毒素内皮素-1反义寡核苷酸
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附23例报告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3例低度(PIN 1级)PIN(低度组)和8例高度(PIN 2~3级)PIN(高度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以同期确诊为前列腺癌、BPH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上述各组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高度组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低度组及BP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低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低度PIN的特征类似于BPH而与前列腺癌有所不同,而少数(1/16)高度PIN患者的肿瘤标志物p504 s呈阳性。结论:低度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BPH相似,而高度PIN的临床和病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前列腺恶性肿瘤特征,需要积极进行临床追踪观察。
李亚南毕向军陈晓清张晓峰肖丽萍余新沛刘岗杨明常宋骤刘坚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血液肿瘤患者血清促红素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促红素(EPO)的水平以及患者对促红素的反应。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检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正常人、非癌性贫血患者的血清EPO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数。分析各组EPO水平差异及其与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EPO为(2.72±1.50)μg/L,网织红细胞为(2.60±0.98)%;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EPO为(1.59±0.69)μg/L,网织红细胞(1.17±0.35)%;非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78±1.53)μg/L,网织红细胞为(5.46±2.12)%;血液肿瘤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其血清EPO、Hb、网织红细胞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肿瘤患者与非癌性贫血组患者比较,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EPO和网织红细胞值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肿瘤患者血清EPO水平较正常人高,但机体对EPO反应性弱,血液肿瘤患者的贫血可能与此有关。
胡俊秦瑞毕向军
关键词:血液肿瘤贫血促红素
抗体在肝癌临床和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
2002年
抗体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一代抗体是经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是多克隆抗体,用于一般的抗原检测以及被动免疫治疗。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针对单个表位的抗体-单克隆抗体,即第一代抗体。与多克隆抗体比较,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的优点,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免疫预防等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单克隆抗体存在一些缺陷,其免疫原性限制了它在人体内的应用;
毕向军
关键词:抗体肝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经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其中确诊为前列腺癌3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中28例有前列腺上皮内瘤形成(PIN)]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的患者PSA、FPSA、FPSA/PSA比值、PSAD等计量资料以及分区域计数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PSA、FPSA、FPSA/PSA、PSAD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0.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将无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非前列腺癌存在PIN改变、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作为第一、二、三组分组进行比较,第一、三组患者PSA(P<0.001)和PSAD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第二、三组患者PSA(P<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无显著差异(P>0.05);第一、二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S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线索,结合FPSA/PSA比值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大意义,PSAD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肖丽萍毕向军李亚南陈晓清张晓峰余新沛刘岗杨明常宋骤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