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波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小麦
  • 3篇穗发芽
  • 3篇穗发芽抗性
  • 3篇重组自交系
  • 3篇重组自交系群...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抗性
  • 3篇发芽
  • 2篇休眠
  • 2篇千粒重
  • 2篇籽粒
  • 2篇籽粒灌浆
  • 2篇粒重
  • 2篇基因
  • 2篇灌浆
  • 1篇等位
  • 1篇性状
  • 1篇氧化酶基因
  • 1篇有效性

机构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殷波
  • 6篇张海萍
  • 6篇马传喜
  • 6篇常成
  • 6篇冯继明
  • 5篇司红起

传媒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6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穗发芽抗性STS标记Vp1B3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的检测被引量:4
2008年
小麦在临近收获前发生穗发芽,不仅劣化小麦加工品质,而且降低小麦产量。提高小麦穗发芽抗性水平是小麦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实验以258份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为试材,利用已报道的小麦穗发芽抗性标记Vp1B3对其进行多态性检测,以了解该抗性标记在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的分布规律,寻找新的等位变异类型,并结合部分品种的发芽指数,分析不同等位变异类型与穗发芽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检测的258份供试材料中,a带型(13.9%)、c带型(41.1%)和e带型(34.5%)等3种带型为主要扩增带型,占总变异类型的89.5%;b、d、f带型为本研究所发现的新的等位变异类型,占总变异类型的2.4%。此外,杂合带型以及无扩增产物的分别占总变异类型的3.5%和4.6%。对选取的部分穗发芽抗性不同的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带型品种的发芽指数(GI,47.9%)明显高于a带型(GI,22.6%)和e带型(GI,24.3%)的品种,但c带型的品种中也存在GI值较低的高抗穗发芽品种,而a带型和e带型的品种中同时也出现了GI值较高的感穗发芽品种,说明小麦穗发芽的遗传机制比较复杂,其抗性不仅仅受Vp1B3基因控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冯继明张海萍常成殷波司红起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微核心种质穗发芽STS标记
小麦RILs群体产量相关性状分析及其与CKOX变异的研究
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是构成小麦籽粒产量的三要素,科学地协调三者关系有助于获得高产。在产量三要素的调控过程中,细胞分裂素(CTK)都起着关键作用,而作为细胞分裂素分解代谢的关键酶--细胞分裂素氧化酶(CKOX),...
殷波
关键词: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基因变异
文献传递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穗发芽抗性的鉴定方法与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后期加工品质。一个简单可靠的穗发芽抗性鉴定方法对于小麦抗穗发芽育种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利用万县白麦子/京411重组自交系群体(R IL)202份家系为试材,检测其F2-6,F2-7两年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年份内和年份间的相关系数变化情况,旨在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方法。结果表明,同一年份内,从发芽后第1 d到第7 d,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相关性均极显著,用发芽后第3 d发芽率或发芽指数来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效果较好;不同年份间,从发芽后第2 d到第7 d,发芽率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发芽指数与发芽指数的相关性均极显著,用发芽指数来衡量小麦穗发芽抗性较发芽率更稳定;两年重组自交系群体发芽指数分布频率表明,发芽后第3 d发芽指数正态分布最集中,综合各种参数可得出用小麦发芽后第3 d发芽指数来鉴定小麦抗穗发芽性效果最佳。
冯继明张海萍常成殷波司红起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RIL
小麦RILs群体籽粒灌浆与粒形、粒重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分别以豫麦8679/和尚麦及京411/红芒春21为亲本构建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简称群体l和群体2),研究2个群体籽粒大小、籽粒密度、灌浆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群体中粒长、粒宽、粒厚、籽粒密度与千粒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粒长与千粒重的相关性最好,在群体1中为0.732^**,群体2为0.936^**。其次是粒宽和粒厚,说明本研究中粒重主要决定于籽粒大小。籽粒密度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群体1为0.503^**;群体2为0.264^**),但相关性较粒长、粒宽低。群体1籽粒灌浆过程中,其鲜重/干重的平均增重速率与粒长(0.484^**/0.578^**)、粒宽(0.352^**/0.428^**)、粒厚(0.373^**/0.402^**)、密度(0.344^**/0.358^**)、千粒重(0.500^**/0.642^**)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花后10-15d籽粒鲜重/干重增重速率与粒长、千粒重存在显著相关性(0.373^**/0.280^**,0.435^**/0.328^**);花后25~30d籽粒干重的增重速率与粒长、粒厚、籽粒密度及千粒重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籽粒发育过程中,干、鲜重的平均增重速率与粒形、粒重密切相关。
殷波常成张海萍冯继明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籽粒灌浆粒形千粒重
小麦籽粒休眠Vp1-B1基因的等位变异检测与分离被引量:3
2009年
Vp1基因是控制籽粒休眠性的重要基因之一,检测该基因的等位变异类型,可以进一步理解籽粒休眠以及穗发芽抗性的遗传控制机理。本文根据GenBank中小麦Vp1-B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检测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以及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结果表明,本研究除了发现已报道的3种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Vp1-B1a、Vp1-B1b和Vp1-B1c,另外检测到一种新的变异类型,暂命名为Vp1-B1x。经改良的变性PAGE凝胶电泳检测以及序列比对分析表明,Vp1-B1x与Vp1-B1c基因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9%;其在第3内含子区域发生"ATAT"4个碱基的插入以及4个SNP,但是该等位类型在所检测的品种中分布较少,其与籽粒休眠水平及穗发芽抗性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验证。
张海萍常成冯继明殷波司红起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休眠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灌浆与粒重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分别以豫麦8679/京411及豫麦8679/和尚麦为亲本构建2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简称群体1和群体2),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发育过程中鲜重、干重的变化特点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发育阶段,鲜重变化呈抛物线趋势,花后10~25d为籽粒鲜重增长最快的阶段。籽粒干重变化呈“S”形,15—30d为干物质积累的最快时期。群体1中,籽粒鲜重和干重的平均增重速率与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478^**和0.848^**;其次为花后36—40d籽粒干重、鲜重的增重速率,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4^**和0.309^**。而群体2中与千粒重相关性最大的为籽粒干重平均增重速率(r=0.663^**),第二为籽粒鲜重平均增重速率(r=0.534^**),第三为花后11~15d籽粒鲜重增重速率(r=0.435^**)。说明籽粒发育过程中,干重、鲜重的平均增重速率与千粒重的形成密切相关。
殷波常成张海萍冯继明司红起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灌浆籽粒千粒重重组自交系
小麦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检测与验证被引量:4
2009年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严重影响加工品质,来年种用价值以及产量。本研究利用万县白麦子/京411穗发芽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已报道的第3染色体上有关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XBarc321、XBarc310和XBarc57以及第4染色体上Xbarc170、Xgwm397和Xgwm269进行有效性检测,并在穗发芽抗性不同的40份地方品种以及推广品种中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小麦第3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XBarc321、XBarc310和XBarc57在穗发芽群体以及穗发芽抗性不同的品种中选择效应较大,尤其是XBarc321和XBarc310,证实该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紧密相关,而第4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在该群体中并没有显示与穗发芽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定位控制该群体中穗发芽抗性的QTL位点提供了重要信息。
张海萍冯继明殷波常成司红起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休眠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