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艳霞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3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带有下肢悬吊装置的普外科护理用病床
-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下肢悬吊装置的普外科护理用病床,包括床体、滑轨、滑块、底板、支撑板、电动推杆、连接杆、转动板、滑板、拉绳、固定带、连接带、日子扣、配重块、把手,该带有下肢悬吊装置的普外科护理用病床,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
- 孟小芬陈熹段艳霞杨荔孙云项瑜李华杨屹
- 品管圈活动对普外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6年
- 有研究表明,将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科室的护理管理,可改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住院质量.并改善护理满意度。鉴于此,为进一步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压疮、住院期间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我院对120例患者展开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显妮段艳霞杨明
- 关键词:普外科品管圈压疮护理
- 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11年
- 巨大甲状腺肿[1]通常指甲状腺上极至下颌角或以上,两侧达胸锁乳突肌后缘。部分病例以原甲状腺部位为基底,向下达双乳头连线以下,通常基底部和邻近组织器官有粘连。由于甲状腺肿体积巨大,直径可达15cm以上,使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的主要血管在解剖位置上发生移位,气管受压移位、变形或管腔狭窄。解剖的异常改变造成手术操作困难,增加了出血、周围组织器官损伤的风险。对于此类患者,充分的围手术期监测是保证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因素。
- 段艳霞白小龙李谧宁孙云孟小芬杨荔王继欣
- 关键词:甲状腺肿围手术期医护
- 妊娠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体会
- 2002年
- 孟小芬冯海晓段艳霞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技术病情观察肺部护理
- 针对医院抗菌素使用不当状况的分级管理尝试
- 抗生素滥用及重复使用临床抗菌素的使用趋向由单一向联合用药转变,借以从不同的机制抗菌,加强疗效及加大抗菌范围。本文对临床不当使用抗菌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分级管理在促进抗生素中的应用。
- 段艳霞杨荔
- 关键词:抗菌素
- 现场干预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现场干预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目标性监测的作用,降低SSI发生率。方法采用干预性研究方法,对6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目标性监测,对危险因素进行现场干预。结果共监测手术患者519例,SSI发生率为1.9%;手术部位感染与年龄、保温措施、ASA评分、住院天数、是否引流有关(P<0.05);其中保温措施、外科引流与手术部位感染有显著关系(P<0.01);经过现场干预,直肠、结肠手术及胆囊、胆管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下降至7.1%及6.3%,单纯胆囊切除术下降至1.6%;甲状腺切除术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00.0%降至<30.0%。结论术中低体温、引流、住院天数等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目标性监测中现场干预是控制这些高危因素的强有力措施。
- 李金娜王宁宁刘芳菲段艳霞赵丽燕白小龙秦变妮
- 关键词: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现场干预
- 运用病人分类系统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探索整体护理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病人分类系统,为整体护理病区的护理人员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内科、外科、干部病区及眼科中各抽取30例病人,用单盲法对其每日的护理干预及各班次内容在调查表中予以记录,并用NOSA统计软计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同样床位数不同科室的护理量明显不同(P<0·05)。结论:按照病人分类系统配备护理人员较按照床位配备人力科学,配备中应考虑护理量、技术系数和额外系数,使得人员配置更趋合理化。
- 李金娜周晓荣朱云霞李小妹高晓敏杨惠云段艳霞万敏雀郭菊凤李彩琴刘红梅王倩
- 关键词:人力资源整体护理
- 带有下肢悬吊装置的普外科护理用病床
-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下肢悬吊装置的普外科护理用病床,包括床体、滑轨、滑块、底板、支撑板、电动推杆、连接杆、转动板、滑板、拉绳、固定带、连接带、日子扣、配重块、把手,该带有下肢悬吊装置的普外科护理用病床,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
- 孟小芬陈熹段艳霞杨荔孙云项瑜李华杨屹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能力及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将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1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造口袋更换能力、造口知识掌握情况、造口及周围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造口袋更换能力优于对照组[40(67.80%)vs 24(40.68%)](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造口知识掌握情况中除外饮食知识、活动知识、着装要求3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优于对照组,包括造口袋更换注意事项[45(76.27%)v s 23(38.89%)]、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知识[47(79.69%)vs 33(55.93%)]、造口用品的选择[36(61.02%)vs 19(32.20%)]、排便规律的训练[39(66.10%)vs 23(38.98%)]及婚育和性知识[29(49.15%)vs 8(13.56%)](P<0.05).实验组患者各种造口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20.34%)vs 27(45.76%)],差异具有统计许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项瑜李谧宁段艳霞孙云王继欣杨荔
-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结肠造口自护能力
- 普鲁卡因骶前封闭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5例护理体会
- 2010年
- 孟小芬段艳霞孙云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