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莹 作品数:13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DCA 循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输液港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输液港相关血流感染的有效管理办法。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2013年6月—2014年6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发生的输液港相关血流感染,应用 PDCA 循环管理办法发现导致输液港相关血流感染的根本原因,制订计划,对2014年7月以后植入输液港的移植患儿实施相应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总结经验。结果2014年7月—2015年7月共有26例植入输液港的移植患儿,均未发生输液港相关血流感染。结论 PDCA 循环可以显著降低移植患儿输液港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是提高护理安全及质量管理的有效办法。 王春立 陈芳娇 武莹 马金颖 董岩 潘威 李斯丹 崔春华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PDCA 19例高危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应用强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2012年 目的总结我院血液中心病房19例应用强化疗的高危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在我病房入院并确诊的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19例资料,对他们的化疗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9例患儿在化疗过程中出现发热11例,口腔黏膜感染4例,肛周感染2例,严重胃肠道反应4例,腹泻6例,泌尿系感染1例。护士通过全面的评估,采用基础预防护理,针对性的专科护理,遵医嘱的药物使用护理,使患儿的不良反应很快得到控制,缩短了痊愈的时间。结论化疗是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在化疗过程中通过精心的护理,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积极地应对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有效地避免毒副反应的进一步加重,可减少患儿的不适反应,使患儿安全,平稳地度过化疗的关键阶段。 武莹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护理 强化疗 基于改进科学降低儿童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 2024年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于2021年1月—12月,采用常规PICC导管感染防控措施,实验组于2022年1月—12月,采用改进科学中改进策略中的六西格玛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以及护士对导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9%,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4%,实验组每千导管日感染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0‰;实验组护士对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降低PICC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提升护士对于导管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提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 丁亚光 王春立 迟巍 王晓晖 王莹莹 王莉 武莹 陈芳娇 段颖杰 李慧君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循证护理实践 淋巴瘤化疗致口腔黏膜炎患儿的护理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发病率约1.63/10万。目前联合化疗是治疗儿童淋巴瘤的主要的有效手段。而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化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20%-... 冯萍 丁亚光 武莹文献传递 用于滤网过滤法的一次性骨髓过滤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滤网过滤法的一次性骨髓过滤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滤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悬挂带,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上... 陈芳娇 张颖 武莹文献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液病患儿生存质量和家长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液病患儿的生存质量,探讨患儿生存质量和家长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和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The Coping Health Invention... 王旭梅 吴心怡 陈芳娇 武莹 吴颖 冯涛关键词: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患儿家长 淋巴瘤化疗致口腔黏膜炎患儿的护理 本文重点介绍了淋巴瘤化疗致口腔黏膜炎患儿的临床护理要点,应根据患儿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加快该病治愈,尽最大可能减轻患儿痛苦。 冯萍 丁亚光 武莹关键词:口腔黏膜炎 儿童患者 临床护理 淋巴瘤化疗 文献传递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检索并总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为临床执行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NICE)、美国指南网(NGC)、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苏格兰学院指南网(SIGN)、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相关专业网站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医脉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等涉及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所有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由4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2名研究者进行证据的提取总结。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1篇临床决策,1篇实践标准,4篇指南,3篇证据总结。从组织管理、输液工具选择、置管维护及使用、健康教育、拔管等5个方面最终纳入29条证据。结论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涉及面广,管理者及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具体医疗情境进行证据的应用,减少临床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王春立 吴思婷 吴心怡 武莹 丁亚光关键词:血流感染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护理专家共识 2024年 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报告以及本研究参与人员临床实践经验,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函询及专家研讨对神经节苷脂-2(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包括准备以及要求、药品配制、药品输注、输注期间护理以及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等内容的GD2抗体达妥昔单抗β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护理专家共识。 王春立 武莹 何梦雪 苏玲 张洪燕 郭欣 程方方 李丹 孙丹 王翠关键词:护理 预防放化疗患儿口腔黏膜炎最佳证据审查指标的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预防放化疗患儿口腔黏膜炎(OM)最佳证据审查指标的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19名患儿或家长,19名医护人员作为审查对象,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指导,检索BMJ best practice、JBI循证护理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BMJ Journals、PubMed、Elsevier、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苏格兰院际间指南、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欧洲肿瘤协会、国际口腔肿瘤协会、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3月收录的文献,并对最佳证据并进行总结,确定审查指标进行临床审查,应用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条最佳证据,制定22条审查指标,其中9条指标执行率为0;5条指标执行率<60%;8条指标执行率>60%,其中4条指标的执行率为100%,指标执行率<60%为不合格。障碍因素主要为:系统层面缺乏OM预防与治疗方案、药物和仪器设备不完善;实践者层面培训力度不够,缺乏评估工具和OM相关知识;患儿及家长层面健康培训和宣教不到位。促进因素为:管理者高度重视,给予人力和财力支持;医护人员关系融洽,参与循证及口腔方面课程培训,积极落实干预措施;鼓励患儿及家长积极参与科室健康知识线上及线下培训,开展全方面、多形式的宣讲活动。结论预防放化疗患儿OM最佳证据与临床实践有较大差距,需结合临床情景,针对障碍因素,制订解决策略,促进证据的转化与临床应用,推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李丹 王春立 杨芹 陈芳娇 武莹关键词:血液肿瘤 口腔黏膜炎 放疗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