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征鹏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某医院2016年2-10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天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天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白天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夜间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夜间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夜间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压变异性,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欧阳征鹏王晨彭琼辉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联合降压治疗动态血压变异性
- 不同类型起搏器术后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不同类型起搏器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起搏器术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感知、起搏功能异常以及起搏相关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DDD型主要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速、短阵房颤、短阵室速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8.9%、44.4%、8.3%、2.8%、2.8%;DDD型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以及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9.4%,明显高于VVI型的42.5%、VVIR型的30.0%、DDDR型的31.3%、AAI型的25.0%,各型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VI型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速、短阵房颤、短阵室速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7.5%、42.5%、10.0%、17.5%、2.5%;VVIR型主要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速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5.0%、25.0%、5.0%;DDDR型主要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速、短阵房颤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1.3%、25.0%、12.5%、12.5%;AAI型主要以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5.0%、25.0%。结论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可以较好地了解不同类型起搏器工作状态,并监测起搏和起搏功能异常感知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应用价值高。
- 欧阳征鹏李赵欢李霞
- 关键词:起搏器心电描记术
- 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早期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单纯原发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150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每组75例。治疗后通过比较两组血压、血压变异性(采用血压标准差表示)及NGAL和KIM-1水平,以有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iury,AKI)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首诊3月后24h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收缩压、非杓型节律的比例、24h收缩压标准差、24h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系数、KIM-1浓度及AKI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是AKI保护因素(OR=0.834),糖尿病是AKI的危险因素(OR=3.237)。结论糖尿病能明显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改变,是高血压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是AKI保护因素。
- 欧阳征鹏何远明宋俊梅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急性肾功能损伤
-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昼夜分布规律探讨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时间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美国MGY HOTER12.NET3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采用人机对话,专人测量分析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216例进行24心电监测,比较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次数、时间分布规律。结果6.12时段是心率最快峰值期,室性、室上性,房颤及间隙性束支阻滞发生频率最高对段,同时也是ST段压低最明显时段,0~6时段是心率最慢峰值期,也是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高对段。结论冠心病患者24h的心律失常及ST段改变都具有明显的昼夜分布节律,而避免在晨闭及上午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或活动,可减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吴稚华陈序欧阳征鹏郑婕舒
-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 运动平板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ET)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拟诊为冠心病的老年女性患者99例分为3组:A组应用TET诊断法,B组应用DCG诊断法,C组应用TET联合DCG诊断法。各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对照指标,分析TET、DCG及二者联合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A组分别为77.3%、76.8%、55.3%、89.6%;B组分别为70.1%、50.2%、51.4%、85.9%;C组分别为86.6%、83.9%、72.6%、93.5%。C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TET联合DCG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较高,显著降低了疾病诊断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 欧阳征鹏骆大贵刘学兵
- 关键词:活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老年女性冠心病
- 32例气胸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气胸患者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气胸患者(气胸组)的胸片及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同一胸导联的QRS波振幅绝对值变化的差值(以V1及V5为主),计算左侧气胸胸导联最大/最小QRS波振幅绝对值的比值,分析其与左侧气胸压缩百分比的相关性;并以胸片确定的年龄相当的非气胸患者32例(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气胸组28例(87.5%)出现胸导联QRS波的振幅周期性改变,QRS波振幅平均差值为(0.53±0.20)mV,对照组为(0.07±0.09)mV,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气胸以SV1或SV2的振幅改变较为显著,且胸导联QRS波呈逆递增及顺钟转位(100%),胸导联QRS波振幅最大/最小的比值与气胸肺组织压缩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右侧气胸以RV5的振幅改变较为显著。结论左、右侧气胸有各自的心电图改变特征,可根据胸导联QRS波振幅最大/最小的比值评估左侧气胸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刘学兵林家弟欧阳征鹏
- 关键词:心电图气胸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试验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动态血压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白天、夜间及24小时的血压及其变异性指标。结果试验组夜间平均收缩压、白昼及24 h收缩压标准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白天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标准差、白天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及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可能损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调节功能,动态血压监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欧阳征鹏李霞张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态血压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分析高血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能量损耗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探讨高血压(HP)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平均能量损耗(AELEDLV)对左心房前后径及室间隔厚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正常组、AR组、HP组及HP+AR组,每组15例。采用VFM分析各组心电图R波顶点四腔心的AELEDLV,测量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和左心房前后径。结果 HP+AR组AELEDLV显著高于HP组、AR组及正常组(P均<0.01),HP组及AR组高于正常组(P<0.01);AELEDLV、左心房前后径及室间隔厚度均为HP+AR组>HP组>AR组>正常组,AELEDLV与左心房前后径呈正相关(r=0.98,P=0.025)。结论 AR及HP均可增加AELEDLV,HP合并AR可进一步增加AELEDLV,AELEDLV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左心房增大及室间隔增厚的重要因素之一。
- 刘学兵马荣川欧阳征鹏尹立雪邓燕
- 关键词:血流向量成像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描记术
- 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特征。方法采用美国MGYHLTER12.NET3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动态检测时间为24h,检测开始后属患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专人测量分析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指标。结果96例患者发作时间为44.9min/24h,总发作时间4316.12min/24h,发作最长305min/24h,最短者3min/24h,ST段压低范围-1.3~-5.3mm,均为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压低发作时间分布以凌晨05:00~08:00最多,与其他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41~60次/min时,ST段压低的持续时间最长。结论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在清晨的比例高于其他时期,临床上应警惕该时段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抗心肌缺血治疗,预防心脏猝死的发生。
- 吴稚华陈序欧阳征鹏郑婕舒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intervention,ACS)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28例及对照组19例。采集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分别测量舒张末期冠状沟与心尖切迹中间的右室前壁前、左心室后壁后以及心尖切迹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picardial fat thickness,EFT)。比较3组患者PET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 ACS组EFT较SA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厚(P<0.001),且S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EFT≥3.25 mm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9.5%;以EFT≥3.35 mm作为诊断ACS的标准,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68.1%。结论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层厚度是一种简便、无创预测冠心病和ACS的方法。
- 李赵欢欧阳征鹏罗安果左明良邓燕李春梅尹立雪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