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霞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一例卵巢癌伴肝转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目的:卵巢癌是妇科的第二大癌症。卵巢癌由于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临床表现不甚明显,一旦发现均以晚期。该患者就是因腹胀仅4个月而就诊,而一经确诊就已属卵巢癌Ⅲ期。在术前准备已妥后于2006年5月31日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
- 樊霞
- 关键词:围手术期肝部分切除术护理
- 1例外阴派杰氏(paget's)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目的通过认真的护理与细心的观察,将临床上罕见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做的更好.方法由于外阴派杰氏病是女性外阴非鳞状上皮内瘤变,由于此病20%合并腺癌且病变累及真皮层而广泛,故多主张行广泛外阴根治术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 樊霞
- 关键词:外阴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 子宫内膜癌中CYP1A1,CYP1B1及COMT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CYP)1A1, 1B1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 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P1A1,CYP1B1和COMT mRNA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P1A1,CYP1B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 CYP1B1 mRNA的高表达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进一步分析显示Ⅱ期子宫内膜癌CYP1B1 mRNA的表达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YP1B1 mRNA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李利张宁李琰杜亚飞胡美丽樊霞程建新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
- 多发性硬化症误诊为脑胶质瘤及脑梗死1例分析
- 2009年
- 马俊英张捧娃樊霞
- 关键词:误诊
- 宫腹腔镜联合行子宫纵隔电切术的护理被引量:6
- 2010年
- 郝巧樊霞
- 关键词:宫腹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护理
- "U"字缝合止血法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U"字缝合止血法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西北妇女院儿童医院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各48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常规止血处理,对照组采用"8"字缝合止血法,观察组为"U"字缝合止血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短)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还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化酶时间(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G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止血有效率[97.92%(47/48)]显著高于对照组[85.42%(41/48)](P<0.05),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实施"U"字缝合止血法可快速止血,且操作简单,确保降低出血量,降低对患者的损害,保证产妇健康和安全。
- 邹红霞樊霞张艳张娟娟韩香
- 关键词:缝合止血法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量
- 姐妹同患女阴白斑2例的护理
- 2011年
- 最近我科收治1例女阴白斑引起外阴癌的患者,询问病史时得知家族中其姐姐也患有女阴白斑,姐妹同患女阴白斑极为罕见。因此,在为该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对其姐姐做好预防外阴癌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 樊霞马明娜郝巧
- 宫体癌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护理被引量:5
- 2009年
- 朱红卫陈璐马明娜于会敏樊霞
- 关键词:宫体癌下肢静脉栓塞止血药抗凝药
- 外阴癌改良术式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2011年
- 外阴癌的手术方式为广泛的外阴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由于切除范围大,皮肤切口难以愈合,术后并发症多,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行传统术式治疗的30例和行改良术式治疗的48例外阴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随访进行分析总结。
- 樊霞马明娜马梅娟
- 关键词:外阴癌改良术式切口愈合护理生活质量
- 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厄贝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和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加入终浓度为10-7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和终浓度为10^(-5)mol/L的厄贝沙坦,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终浓度为10^(-7)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继续培养48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以OD520表示),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AT1R、VEGF、MMP-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厄贝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对照组OD520分别为5.51±1.13、7.83±1.58、4.30±0.82;血管紧张素Ⅱ组OD520高于对照组,厄贝沙坦组OD520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管紧张素Ⅱ组AT1R、VEGF、MMP-2蛋白表达量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厄贝沙坦组AT1R、VEGF、MMP-2蛋白表达量及mRNA表达量均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后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AT1R、VEGF、MMP-2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樊霞朱红卫赵彦丽郝巧马梅娟
- 关键词:宫颈癌厄贝沙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