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植荣昌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压通气
  • 2篇正压通气治疗
  • 2篇衰竭
  • 2篇通气
  • 2篇通气治疗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无创正压通气
  • 2篇无创正压通气...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呼吸衰竭
  • 2篇肺疾病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机构

  • 4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植荣昌
  • 3篇梁结柱
  • 3篇周锦添
  • 2篇徐轶俊
  • 2篇刘知陶
  • 1篇宾晓农
  • 1篇罗志雄
  • 1篇张耀森
  • 1篇关素薇
  • 1篇吕嘉春
  • 1篇黄小英
  • 1篇黎银燕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4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调查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在呼吸科及ICU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发生率和VAP的相关因素及主要的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方法总结了机械通气的 74例病人 ,抽出了VAP 4 8例并与非VAP 2 6例作一般性对比 ,从中总结VAP的发生率及导致VAP的相关性危险因素 ,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 :74例机械通气病人中VAP占 4 8例 (6 3% ) ,VAP组病例中 4 2例 (87 5 % )有使用H2 受体阻滞剂或制酸剂 ,远高于非VAP组 12例 (46 % ) ;病原菌依次为绿脓杆菌 (12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例 )、肺炎克雷伯菌 (7例 )、大肠杆菌 (6例 ) ;3种革兰阴性菌均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 /舒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VAP在机械通气中发病率高 (6 3% )。H2 受体阻滞剂及制酸剂的使用可促进VAP发生 ,病原学以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植荣昌周锦添梁结柱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发病相关因素病原菌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成败相关因素的探讨
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探索治疗成败的相关因素。112例取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入住我科的患...
植荣昌梁结柱刘知陶徐轶俊周锦添
文献传递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1例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气管上皮组织、150例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及40例正常肺组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在上述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2/40)的正常肺组织中可检测到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蛋白表达;61%(25/41)的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90%(135/150)的肺癌组织中可检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表达,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11.9,P<0.01;且随着肺组织癌变过程的变化,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χ2trend=107.7,P<0.01。结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与肺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hTERT基因检测有望成为诊断肺癌变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罗志雄吕嘉春关素薇宾晓农植荣昌黄小英黎银燕张耀森
关键词:肺癌癌前病变端粒酶逆转录酶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 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12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普通病房使用NPPV治疗,并对有效组与无效组进行临床分析.比较两组在NPPV治疗前、治疗1~2 h、24 h及治疗结束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有效组NPPV治疗1~2 h后PaO2、PaCO2明显改善;24 h后氧合指数(OI)、HR、RR、SaO2、PaO2、PaCO2、pH明显改善.无效组治疗1~2 h后与治疗前相比PaO2、PaCO2,无明显改善,治疗24h后各指标也无改善.结论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可在普通病房应用NPPV救治,治疗1~2 h、24h后血气分析、HR、RR明显改善的患者预后较好.
植荣昌梁结柱刘知陶徐轶俊周锦添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