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霖
- 作品数:20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微创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3例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微创斯氏针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斯氏针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3例(39侧)。按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23侧,Ⅲ型13侧,Ⅳ型3侧。结果3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按美国骨科协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8侧(71.8%),良6侧(15.4%),可3侧(7.7%),差2侧(5.1%)。优良率87.2%。结论采用微创斯氏针橇拨复位加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张弓倪卫东高仕长梁安霖
- 关键词:跟骨骨折固定术空心拉力螺钉
- 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轮转教学质量的思考被引量:13
- 2016年
-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行导师制,促使学员快速掌握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思维,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对不同年资的规培学员,在骨科轮转中明确教学重点,低年资学员以病例书写、基本技能培训为主,高年资学员则以提升临床诊疗能力为主。教学中积极尝试多学科协作诊治(Multidisciplinaryteam,MDT)骨与软组织肿瘤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相结合,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其全面掌握某类疾病诊治。
- 高仕长梁安霖罗伟蒋电明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导师制
- 钢缆钉与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钢缆钉与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疗效。方法钢缆钉组28例,平均随访8个月。张力带钢丝组30例,平均随访16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半年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钢缆钉组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半年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方面明显优于张力带钢丝组(P<0.05)。结论钢缆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好的优点,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疗效满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倪卫东高仕长梁安霖
- 关键词:髌骨骨折
- 髌骨骨折的治疗现状被引量:2
- 2014年
-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骨折断端解剖复位、重建髌骨关节面、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提供坚强固定以便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根据骨折的类型及移位程度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钢丝环扎、克氏针张力带、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聚髌器等是较为常见的内固定选择。
- 刘杰高仕长梁安霖
- 关键词:髌骨骨折张力带拉力螺钉聚髌器
- 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后踝骨折的适应证被引量:21
- 2015年
- 背景:累及到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多存在踝关节不稳定,若不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则后期容易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然而目前后踝骨折内固定的指征仍存争议。目的:通过比较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后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42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将治疗前踝关节CT检查中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大于10%,或/和移位大于2 mm的27例患者行后踝切开复位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踝内固定组),将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小于10%且移位小于2 mm的15例患者的后踝行非手术治疗(后踝非内固定组)。治疗后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均在随访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后踝内固定组中1例患者于治疗后出现踝关节内外侧伤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伤口完全愈合。另外在两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伤口皮缘浅表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在随访中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失效等不良事件发生。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治疗后1年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后踝内固定组为(83.74±10.35)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2%;后踝非内固定组为(85.60±10.40)分,其中优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0%,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可将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大于10%,或/和移位大于2 mm作为踝关节骨折中后踝内固定的适应证。
- 程渊高仕长倪卫东梁安霖
- 关键词:骨折植入物后踝骨折适应证解剖复位
- 髋骶部骨折脱位伴坐骨神经损伤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髋骶部骨折、脱位,特别是髋臼骨折与坐骨神经损伤的关系、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7例髋、骶部骨折、脱位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2例一期行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5例二期手术。结果 随访10个月~5年,骨折脱位复位满意率94.1%;坐骨神经损伤多在伤后3~6个月开始恢复,优良率88.0%,其中8例在行神经松解术前均需使用强力止痛剂,有3例曾采用硬膜外置管、镇痛泵治疗;残留坐骨神经痛4例,腓总神经损伤未恢复需做肌转位治疗者2例。结论 髋骶骨折、脱位可造成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的表现往往更重,且预后不佳;在剥离及牵拉坐骨切迹时,应防止损伤坐骨神经;对伤后坐骨神经痛明显者,宜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行神经探查松解术。
- 蒋电明余学东安洪梁勇梁安霖
-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坐骨神经
- QWIX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髌骨骨折:骨折断端的持续动静态加压作用被引量:7
- 2014年
- 背景:髌骨骨折造成最重要的影响是伸膝装置连续性的断裂及潜在髌股关节的不协调。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髌骨关节面的平整性、维持伸膝装置的连续性、提供稳定有效的固定以便早期进行功能锻练。目的:探讨QWIX螺钉结合克氏针、钢丝置入内固定修复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QWIX螺钉结合克氏针、钢丝置入内固定修复髌骨骨折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7岁。术中根据骨折的粉碎情况及移位程度分别采用QWIX螺钉或QWIX螺钉+张力带钢丝或QWIX螺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的方式进行内固定,术后第1天允许患者进行膝关节主、被动屈伸锻炼,无附加外固定。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年进行门诊随访,明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测量双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后1年应用Bostman评分对患侧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24例于术后3个月内愈合,6例于术后4个月内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2个月。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膝关节屈伸范围不断增加,术后1年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至伤前水平。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克氏针松动引起膝关节疼痛不适,其余患者无感染、膝关节疼痛、内固定失效、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根据Bostman评分标准对术后1年时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27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提示QWIX螺钉结合克氏针、钢丝置入内固定修复髌骨骨折具有骨折断端持续动静态加压、允许患者早期屈伸锻炼、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等优点,是修复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刘杰高仕长梁安霖
- 关键词:植入物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
- 应用细胞外基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对细胞外基质,尤其是基因活化基质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机制,应用形式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为应用基因活化基质桥接周围神经缺损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01/2004-12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Peripheralnerve,Repair,Geneactivatedmatrix,Nerv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http://www.wamfangdata.com.cn2003-01/2004-11的文章,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周围神经,基因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应用胶原,层粘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文献和采用基因活化基质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文献,纳入条件:①随机对照动物试验。②试验包含对照组和治疗组。排出条件:①明显不随机的实验研究。②综述文献。③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关于应用细胞外基质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文献,21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篇中,7篇为重复研究,2篇为综述。资料综合:21个试验包括525例实验动物,分别应用许旺细胞基底膜,骨骼肌肌膜管,静脉管壁,肌腱腱膜,胶原,层粘连蛋白,以及基因活化基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结论: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能够作为桥接材料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其中基因活化基质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梁安霖蒋电明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周围神经缺损
- 携RSKA/hIGF-1杂交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 2010年
- 背景:骨骼肌肌萎缩的治疗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近年来基因治疗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目的:拟构建携带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at skeletal α-actin/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SKA/hIGF-1)杂交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C2C12细胞内表达。方法:登录Genbank数据库,查找RSKA启动子序列、hIGF-1cDNA序列和人生长激素3′尾端非编码区序列(3′UTR),把3段基因序列拼接后进行全基因合成,再将合成的全基因融合到PbluescriptⅡSK(+)[PBS]质粒上。用酶切电泳及测序检查质粒重组后序列的正确性;重组质粒转染C2C12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鉴定转染细胞中hIG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重组质粒PBS-RSKA/hIGF-1酶切图谱与预期相同,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全序列无改变。转染C2C12细胞后,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有特异条带出现,且差异明显。结果证明成功构建携RSKA/hIGF-1杂交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C2C12细胞中正确表达。
- 郑水长高仕长倪卫东梁安霖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Α-肌动蛋白生长激素基因重组
- GDNF基因活化的细胞外基质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GDNF基因活化的细胞外基质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化学萃取获得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外基质,复合上编码GDNF的质粒DNA,构建成基因活化的细胞外基质支架。60只成年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A组(n=20)GDNF基因活化的细胞外基质桥接组,B组(n=20)ECM桥接组,C组(n=20)自体神经桥接组,术后3天、1周、4周、12周时用RT-PC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形态学方法来评价神经元保护作用。结果:GDNF基因活化的细胞外基质能作为局部的基因缓释系统来释放GDNF,在脊髓中高效表达12周以上。GDNF mRNA的表达和Nissl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在脊髓中明显增加,而iNOS表达明显下降。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8.04%±3.50%vs 56.09%±1.89%)。结论:GDNF基因活化的细胞外基质可以促进GDNF mRNA在脊髓中表达,增加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iNOS受抑制有关。
- 梁安霖蒋电明安洪
-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外基质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