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桂新春

桂新春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内皮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皮素
  • 3篇转换酶
  • 3篇小凹
  • 3篇小凹蛋白
  • 3篇小凹蛋白-1
  • 3篇内皮素
  • 3篇内皮素转换酶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葡萄糖
  • 2篇细胞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内皮素转换酶...
  • 2篇内皮细胞
  • 1篇血管病

机构

  • 4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桂新春
  • 2篇刘宗汉
  • 2篇刘江华
  • 1篇许金华
  • 1篇唐朝克
  • 1篇彭翠英
  • 1篇谢志忠
  • 1篇戴忠
  • 1篇朱炳阳
  • 1篇张楚君
  • 1篇颜冰楠
  • 1篇陈临溪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葛根素拮抗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1)高浓度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2)葛根素对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按如下分组处理:(1)对照组(0mmol/L葡萄糖);(2)处...
桂新春
关键词:内皮细胞葛根素小凹蛋白-1
文献传递
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小凹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为了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对小凹蛋白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分别培养在对照组和含 5 .5mmol/L、11.1mmol/L、2 2 .0mmol/L、3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经葡萄糖培养 2 4h后 ,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浓度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中小凹蛋白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发现 ,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 ,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r = 0 .776 ,P =0 .0 0 0 ) ;一氧化氮浓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加 (r=0 .6 98,P =0 .0 0 0 ) ;小凹蛋白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棕黄色颗粒 ,主要分布于胞浆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 (r =0 .6 4 5 ,P =0 .0 0 9) ;小凹蛋白 1的表达也呈浓度依赖性增加 (r=0 .80 8,P =0 .0 0 0 )。提示高糖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小凹蛋白 1的表达 ,此变化可能与糖尿病患者高糖致血管病变有关。
桂新春刘宗汉刘江华戴忠谢志忠许金华张楚君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小凹蛋白-1
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内皮素转换酶及相关因子被引量:7
2005年
桂新春颜冰楠刘宗汉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内皮素转换酶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凹蛋白-1
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素转换酶-1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对内皮素转换酶 - 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分别培养在含 0mmol L (对照组 )、5 .5mmol L (处理组 1 )、1 1 .1mmol L (处理组 2 )、2 2mmol L (处理组 3)、33mmol L (处理组 4)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经葡萄糖培养 2 4h后 ,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浓度及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的浓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中内皮素转换酶 - 1bmRNA。结果 发现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 ,内皮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 ;一氧化氮浓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加 ;丙二醛浓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加 ;内皮素转换酶 - 1bmRNA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可损伤内皮细胞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素转换酶 - 1bmRNA表达 ,此变化可能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致血管病变有关。
桂新春刘江华陈临溪唐朝克朱炳阳彭翠英刘宗汉
关键词:葡萄糖内皮素转换酶一氧化氮内皮细胞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