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泽 作品数:26 被引量:382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基于GRAPES-MESO模式的非静力三维变分同化方案性能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尺度业务模式GRAPES-MESO V3.0,以2009年6—8月为例,用T213模式12h预报场为大尺度模式背景场,进行了非静力GRAPES-3DVAR系统同化(3DVAR试验)与不同化(CNTL试验)探空资料的两组数值试验,并对降水、高度、温度、风场和相对湿度场进行了统计检验和典型个例分析,探讨了非静力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1)除700hPa相对湿度场外,3DVAR试验850,700和500hPa初始温、压、湿和风场均方根误差均比CNTL试验有所增加,其中3DVAR试验对500hPa初始温、压和风场的负贡献最为显著。随着预报时间延长,3DVAR试验对500hPa风场预报的负贡献较为明显;(2)对整个模式积分区域平均状况而言,3DVAR试验对模式0~24h和12~36h降水预报中大多数降水量级的TS评分都小于CNTL试验;(3)CNTL试验对小雨、中雨的预报范围比较适中,对大雨、暴雨及大暴雨的预报范围均小于实况,且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预报范围较实况偏小的程度加剧;3DVAR试验则对各量级降水范围预报偏小的程度均大于CNTL试验,特别是中雨以上强度的降水;(4)CNTL试验较3DVAR试验能更好地模拟雨带的分布、演变特征和降水强度的变化;(5)CNTL试验较好地再现了长江中下游、华南、华北、东北、西南地区东部和华东平均降水率的逐日演变及峰值、谷值模拟,但强度普遍偏弱;3DVAR试验模拟的各区域日平均降水率的演变趋势与CNTL试验类似,但强度弱于CNTL试验,因而其与实况的差异进一步加大;(6)两个试验与观测均有较好的一致性,CNTL试验的一致性略好于3DVAR试验;对<1.5mm·d-1的降水,两个试验都倾向于过多地预报了降水量;对>1.5mm·d-1的降水,两个试验预报的都偏弱;对1.5mm·d-1以下的降水,两个试验的预报水平相当;对1.5mm·d-1以上的降水,CNTL试验的预报优于3DVAR试验;(7)对2009年6—8月逐日降水预报结果进行了考察,整体而言,CNTL试验能较 王叶红 赖安伟 林春泽 王明欢关键词:V3 预报效果检验 基于TIGGE资料的集合成员优选方法 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2007年6月8日—8月31日东亚地区TIGGE集合预报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英国气象局(United Kingdom Met Office,UKMO)两个中心的地面2 m气温资料进行集合成员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4-96 h预报,集合成员优选方法能够较好地选出预报技巧较高和预报技巧较低的集合成员。个例分析表明,在极端天气出现的地区,优选集合平均的预报优势较为明显。对比ECMWF和UKMO的集合成员优选结果发现,ECMWF的预报效果优于UKMO的预报效果。 毕潇潇 智协飞 林春泽关键词:均方根误差 AREM模式预报体系对2010年5月我国南方连续暴雨过程预报效果评估 被引量:7 2010年 对AREM模式预报体系各成员2010年5月我国南方连续性暴雨过程的预报效果和预报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AREM模式预报体系各成员对此次过程的预报效果较好,且各具优势:业务模式对主雨带位置、范围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快速更新循环预报系统具有提供短时临近预报的优势;集合预报系统的降水集合平均和概率预报的有机结合能够为主雨带及其降水中心的预报提供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公颖 林春泽 李俊多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同化对暴雨个例模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及其资料同化系统3DVAR,将国内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反射率因子及径向风资料直接用于中尺度数值模拟;对安徽梅雨期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经过质量控制后,分析同时同化安徽省内六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质量控制后,同化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因子对初始场的风场和湿度场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说明用该雷达资料质量控制方案同化雷达资料是可行的;(2)同化多部雷达径向速度资料能使风场气旋性增强,同化反射率资料能调整初始水汽场,使对流层中下层水汽含量增加;(3)同化多部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因子资料,能提前模拟出强降水回波结构,且其中尺度特征更清晰,降水落区和强度预报更接近实况,同化雷达资料对降水预报能持续影响到12 h,并提高了12 h降水预报准确率。 何志新 江杨 邱学兴 林春泽 杨元建关键词:资料同化 短时强降水 反射率因子 基于TIGGE资料的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多模式集成预报 被引量:74 2013年 利用TIGGE资料集下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英国气象局(UKMO)5个中心集合预报结果,对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法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方法的预报效果优于单个中心的预报,但对于不同预报要素多模式集成方法的适用性存在差异。滑动训练期超级集合(R-SUP)对北半球地面气温的改进效果最优,但此方法对降水场的改进效果并不理想。在北半球中低纬24h累积降水的回报试验中,消除偏差(BREM)的结果优于单个中心的预报,且此方法预报结果稳定。进一步利用滑动训练期消除偏差(R-BREM)集合平均对2008年1月中国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进行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在固定误差范围内,R-BREM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地面气温预报时效由最优数值预报中心的96h延长至192h,且除个别时效外,小雨、中雨的TS评分得到明显提高。 智协飞 季晓东 张璟 张玲 白永清 林春泽关键词:地面气温 降水 极端天气事件 北半球地面气温的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研究 基于TIGGE资料,采用均方根误差分别对ECMWF、JMA、NCEP和UKMO四个中心的地面气温集合预报资料的集合平均结果进行评估,比较各中心预报效果。然后利用多模式集合平均、超级集合与消除偏差集合平均三种方法对四个中心... 林春泽关键词:地面气温 TIGGE 多元线性回归 神经网络 基于TIGGE资料的地面气温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研究 基于TIGGE资料,采用均方根误差分别对ECMWF、JMA、NCEP、UKMO四个中心的集合预报资料中的地面温度场的集合平均结果进行检验评估,比较各中心地面温度的预报效果。然后利用超级集合预报技术对四个中心的地面温度预报... 林春泽 智协飞 韩艳 王靖宇关键词:地面温度 温度预报 华中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2016年 基于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建立了华中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初步应用在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浓度数值预报中,并与CUACE全国环境气象模式产品预报进行比较,最后通过试验探讨了一种大气污染调控方案。结果表明,模式系统较好地验证了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对PM10、PM2.5、SO2、NO2、CO浓度变化趋势及误差稳定性预报较好,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控制在20%~40%,冬季O3预报出现系统正偏差,但趋势预报较好。区域WRF/Chem模式对武汉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报效果要优于CUACE模式系统,可为武汉市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模式指导产品。此外,试验探讨了污染源排放速率的优化调控方案,依据大气边界层高度日变化特征,通过动态调控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污染源排放速率,调度日间最大排放至大气稀释扩散的有利时段,在不消减日排放总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白永清 祁海霞 刘琳 崔春光 林春泽 谭成好关键词:大气污染 GRAPES-MESO模式非静力三维变分同化方案性能分析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尺度业务模式GRAPES-MESO v3.0,以2009 年6-8 月为例,以T213 模式12h 预报场为大尺度模式背景场,开展了非静力GRAPES-3DVAR 系统同化(3DVAR 试验)与不同化(... 王叶红 赖安伟 林春泽 王明欢关键词:预报效果检验 2000年以来我国长江中游区域暴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4年 长江中游地区是暴雨多发区和重灾区,深入认识该区域暴雨形成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分析暴雨发生机理与发展暴雨、洪水预报技术,对于我国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长江中游区域暴雨从观测到资料分析、机理研究,再到数值预报与水文应用研究,重点从暴雨外场观测试验及资料反演和中尺度资料融合技术、长江中游暴雨MCS(中尺度对流系统)观测分析和理论研究、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研究和长江中游水文气象耦合的暴雨洪水预报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科研业务单位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制约长江中游区域暴雨研究深入与预报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崔春光 林春泽 王晓芳 李俊 彭涛 张文刚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