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慢阻肺患者康复期肺康复护理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康复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慢阻肺肺康复期患者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FEV1%预计值、FEV1/FVC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预计值、FEV1/FVC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阻肺康复期患者,予以合理肺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有效提高肺功能。
- 杨静
- 关键词:慢阻肺康复期肺康复护理
- 一种气量可调节的无创通气面罩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气量可调节的无创通气面罩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通气面罩包括通气机构、弹性带和安装在通气机构上的呼吸管,所述通气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所述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固定连接,且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
- 李冬梅王莎莎杨静张博昱张慧霞李准
- 一种护士出诊的便携式工具箱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士出诊的便携式工具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所述箱体内设有物品框,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抽屉,两个所述抽屉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箱体两侧设有设有一...
- 杨静
- 文献传递
- 一种呼吸慢病病人肺康复训练设备
-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呼吸慢病病人肺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净化腔和收纳腔,且净化腔中固定设置有活性炭净化层,所述收纳腔...
- 杨静李冬梅赵思许敏魏重沛
- 文献传递
- 协同护理模式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频繁为特征的常见可预防疾病,涵盖了许多临床亚型,这些亚型具有明显不同的肺部和肺外特征,但普遍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因此可以采用无创通气(无创呼吸机)来进行治疗[1]。但在治疗过程中,常规护理已无法完全满足患者需求,那么如何引入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成为研究重点。协同护理模式基于Orem自理理论,将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最终实现协同护理[2]。本研究旨在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患者肺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杨静
-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无创呼吸机治疗OREM自理理论治疗依从性气流受限自我护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成功实施无创通气41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成功实施无创通气策略。方法对三门峡市中心医院41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策略进行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成功实施无创通气36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87.8%。结论成功实施无创通气需要正确的方法及医患的交流、沟通,高度的信任感是预计成功的关键。
- 孙燕杨静
- 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浅析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并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评价两种护理模式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满意度。
- 杨静
-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机人性化护理血氧饱和度满意度
- 智慧护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安全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探讨智慧护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安全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需为研究确立90例参与者,在选取阶段,需要注意两个要素,一个是需要对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确定,也就是说每一位都必须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另一个就是针对时间而设置的限制,2021.6-2022.6是可纳入区间,上述工作完成后,根据方案,设置组别,数量为2,人数均分。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管理,观察组在安全闭环管理中采取智慧护理,并增加呼吸功能训练。结果 观察组患者注射给药、换药、抽血、口服给药等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FVC和FVE1/ 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慧护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安全闭环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理差错事件发生率,辅助提升患者肺功能。
- 李志鹏冯姝兵杨静张娟任小娜
- 关键词:呼吸功能训练慢性阻塞性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