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翠
- 作品数:25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护理
-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与普通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失血少、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其根治效果和开腹手术相当,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我院于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104例,其中全胃切除术9例。现将...
- 杨邦翠李静谢凤春任翠蓉何秀莲张小华
- 关键词:手术配合临床护理
- 抢救车封条及交接班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以保证抢救车内物品的数量及完整率,减少护士交接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抢救质量。方法自行设计制作抢救车封条及抢救车交接班记录表,下发至各科室,科室内由值班护士或主班护士检查并整理抢救车内物品及药品后,使用封条将抢救车上下抽屉封住,交接班时由接班护士填写抢救车交接班记录表,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节省了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同时也让护士熟悉抢救车内物品的摆放位置,减少了抢救时的忙乱,物品完好率达100%。结论抢救车的规范化管理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也体现了将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的服务宗旨。
- 杨邦翠杨邦翠张素珍杨兴华张素珍郑华蓉
- 关键词:抢救车
- 护理专业藏区“9+3”学生临床教学管理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藏区"9+3"学生临床教学新思路。[方法]实行医院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的教学组织体系,将36名实习生分4组,每组9人(其中组长1名),带教老师36人实行一对一带教,针对藏区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特殊性采取个体化的教学方法及管理策略。[结果]除1名学生要求转入凉山州实习外,其余35名学生均在本院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平均理论成绩达85分,技能成绩达90分。[结论]针对藏区学生的特殊性,采取多方协作实行个体化教学及管理,能有效提高藏区学生教学质量。
- 杨邦翠杨兴华陈柯黄素碧陈金华郑桂芳
- 关键词:藏区护理专业临床教学
- 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筛查脑卒中高危患者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脑卒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减少高危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3月年龄≥40岁的住院患者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分析,并以脑卒中风险评分卡为依据,进行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2750例中,其中男性1521例,女性1229例,筛查出脑卒中高危患者1026例(37.3%);脑卒中中危患者827例(30.1%);脑卒中低危患者897例32.6%。高血压、高血脂、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是脑卒中高危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我院脑卒中高危患者比例较高,且男性高危患者比例高于女性,其比值为1.24:1。医护人员应加强住院患者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并对脑卒中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
- 王莉陈金华赵玉章王海燕季一飞杨邦翠
-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患者
- 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筛查知识的认知与筛查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临床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是否影响其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对该院1 200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培训,并于培训前后对医务人员各进行1次有关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培训前的医务人员所在科室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培训后的医务人员所在科室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统计各组中医务人员对脑卒中患者的筛查率。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对科室患者进行脑卒中高危因素,如血脂、血糖、血压、同型半胱氨酸等项目的筛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培训,对提高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率具有重要作用。
- 申晓芬倪伟王莉王海艳杨邦翠
- 关键词:医务人员脑卒中知晓率筛查率
- 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及培训效果探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与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效果。[方法]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卫生主管部门培训目标的基础上建设培训基地和拟定培训及评价体系框架并实施。[结果]2016级45名(50名退出培训5人)省注册规范化培训学员通过2年规范化培训,经基地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四川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的结业理论考试全部合格,临床实践能力平均成绩92.6分、理论平均成绩71分,93%社会学员招入基地医院;在2017年四川省护士规范化督导检查中成绩优良;结业典礼举办了一场自编自导自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一片段视频在抖音的点击率达36万。[结论]培训基地的建立、管理、各层级培训考核,为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确保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培训的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而各层级培训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有待于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
- 王洋杨邦翠范雨诗赵娟陈科宇
- 关键词:护士
- 品管圈在院前出诊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急救管理中持续改进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院前出诊延时率"为主题的活动。对活动前院前出诊362车次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找出延时出诊75车次在院前出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院前出诊延时率由活动前的20.72%降低至活动后的8.41%,出诊院内反应时间由改善前的471 s缩短至267 s。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院前出诊延时率,缩短院前出诊反应时间,为救治生命争取第一黄金时间;提高了院前急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伤残率。
- 杨邦翠李杰冯碧霞李婷婷陈柯郑桂芳柏丹
- 关键词:品管圈
- 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影响肛门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重度低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taTME治疗的67例直肠癌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术后重度LARS发生的影响因素。分别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6、12个月的肛门功能进行评价,评价工具为LARS量表及Wexner量表。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0日。结果共有67例患者完成了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的随访。taTME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6、12个月4个不同时间节点的Wexner评分分别为(1.49±0.33)分、(10.28±0.64)分、(6.42±0.60)分和(3.73±0.61)分。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肛门功能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101,P<0.001),Wexner评分在术后1、6和12个月期间持续降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下缘距肛缘距离<3 cm是影响患者在taTME术后1个月和6个月发生重度LARS的危险因素(P<0.010)。结论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接受taTME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吻合口下缘距肛缘距离是taTME后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
- 范雨诗杨邦翠任明扬柏丹黄海霞杨选华符智勇罗彬予吕真冰
- 关键词:肛门功能
- 手术清点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寻完善及科学规范的手术清点记录,实现巡回护士工作程序化。方法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手术清点记录内容要求,按手术时间顺序及手术进程,将原有的手术护理记录单在重新设计时进行分类、整合、排序等。结果改进后的手术清点记录单,项目齐全,清点记录时不易漏项,条理清晰易掌握,工作效率高。结论应用改进后手术清点记录单,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实现了手术护理配合有序、高效、安全。
- 李静杨邦翠谢凤春何秀莲张小华苏莉红杨旭芬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病人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及其效果。结果:通过个体化整体护理,所有患者消除了焦虑心理,能积极配合治疗,21例患者有17例一次治愈,一次治愈率80.95%,4例经再次手术治愈,总治愈率100%。结论:输尿管阴道瘘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整体护理在输尿管阴道瘘的治疗中能起到积极作用。
- 杨邦翠张素珍何秀莲谢凤春张小华
- 关键词:输尿管阴道瘘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