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全
- 作品数:68 被引量:3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更多>>
- 我国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选择研究实施方案被引量:11
- 2003年
- 作为上海市科委“十五”期间的创新举措 ,去年上海完成了一项重大科技项目———《“十五”上海科技重点领域技术预见工作研究》 (简称“上海技术预见”报告 )。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在市科委的领导下 ,依托众多专家的建言献策 ,在信息、环保 ,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8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技术预见 ,完成了 40 0多篇世界最新科技动态报告和 1 80多个重点领域备选项目 ,为上海市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 ,去年 1 2月中旬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在沪召开了首届“全国技术预见研讨会”。为将技术预见的内容及理念介绍给大家 ,本刊选登了本次会议的部分论文 ,作为“技术预见专题”推介给读者。
- 杨起全
- 关键词:技术预见
-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质”、“量”辨析
-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执行主体已经毋庸置疑,但离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还有距离,企业没有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承担和完成主体。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结构性创新政策等制约了企业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主体,需要在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完善人...
- 袁立科杨起全
- 关键词:企业
- 发达国家国立研究机构的宏观治理结构与改革趋势被引量:5
- 2005年
- 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国立研究机构的概念、类型和功能,并从其法律地位、职能定位、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以及由此而确定的决策、人事、经费管理等相关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其宏观治理结构。同时还介绍了发达国家国立研究机构近年来的改革情况及其发展态势。同时,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的宏观管理模式、职能定位、体系结构、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其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建议。
- 王俊峰樊立宏杨起全
- 关键词:国立研究机构
- 对我国基础研究投入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但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中国政府在本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80%以上。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投入少。结合对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测算,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R&D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把大学自筹基础研究投入作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 李振兴杨起全程家瑜
- 韩国产学研合作进展及其启示被引量:8
- 2009年
- 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技术引进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促进产学研结合,韩国逐步建立起了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体系,实现了科技发展战略由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 陈宝明杨起全
-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技术引进
- 发展科学技术 创造消费需求
- 2000年
- 当前,国内消费市场疲软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问题。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包括连续降息在内的多种经济手段强力刺激,仍然难以全面启动消费市场。笔者认为,经济对策应从更为广阔的思路上进行研究。一、科学技术是创造消费的根本动力研究消费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其理论基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杨起全
- 关键词:就业领域
- 上海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是运用技术路线图理论、思路和方法落实区域科技"十二五"规划的尝试和创新。本文从分析技术路线图在区域层面的重要作用、传统技术路线图思路在落实规划研究中的局限入手,阐述了上海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的主要设计、主要特点和研究方法,以上海集成电路战略性技术路线图为例,给出了作者在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制作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和体会,实证了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三图一体的核心思想。最后,对上海区域战略性技术路线图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预测,指出了技术路线图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 孟海华李万吴颖颖杨起全庄珺
- 关键词:科技规划
- 关于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科技评价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对我国科技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科技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科技评价过多、过泛;科技评价方法科学性有待提高;部分科技评价不够透明公开等。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针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科技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和建议。
- 李振兴杨起全程家瑜
-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质”、“量”辨析
-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执行主体已经毋庸置疑,但离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还有距离,企业没有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承担和完成主体.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结构性创新政策等制约了企业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主体,需要在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完善人...
- 袁立科杨起全
- 关键词:企业管理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 关于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思考被引量:23
- 2001年
- 杜谦杨起全
- 关键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