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菊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肝炎
  • 3篇毒性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病毒
  • 3篇乙型病毒性肝...
  • 3篇湿热
  • 3篇湿热瘀毒
  • 3篇热瘀
  • 3篇瘀毒
  • 3篇慢性乙型病毒...
  • 3篇慢性乙型病毒...
  • 3篇解毒
  • 3篇解毒汤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乙肝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昆山市周市人...

作者

  • 7篇杨菊
  • 2篇方泰惠
  • 2篇王志英
  • 2篇顾雪峰
  • 2篇傅茂英
  • 1篇季雪良
  • 1篇李文婷
  • 1篇杨文娟
  • 1篇吴勉华

传媒

  • 2篇河南中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化肝解毒汤对慢性乙肝模型大鼠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化肝解毒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模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探讨化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肝的作用机理。方法:按照3ml/kg体重,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复制成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肝解毒汤大、小剂量组,对照药乙肝清热解毒片组(每组12只)共5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NO含量、iNOS的活力增高,两者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NO含量、iNOS的活力下降,差别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化肝解毒汤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及乙肝清热解毒片组。结论:化肝解毒汤对四氯化碳引起的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杨菊方泰惠王志英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从“瘀热”论治放射性损伤被引量:4
2021年
吴勉华教授从“瘀热”理论对放射性损伤进行辨治,认为放射性损伤病因病机多为热毒互结,瘀热相搏,气阴两伤。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益气养阴,润燥生津为主要治法,标本兼顾;不忘后天之本,顾护脾胃贯穿治疗始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按主症特点施治。放射治疗开始配合中药治疗,可有效防治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放射性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杨文娟李文婷杨菊吴勉华
关键词:放射性损伤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瘀毒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方化肝解毒汤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湿热瘀毒证之慢性乙型肝炎后病毒血清学和肝脏病理学改变情况。方法将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替比夫定100 mg/d口服,疗程1 a以上,治疗组在口服替比夫定100 mg/d的基础上加服化肝解毒汤,治疗12周,然后单用替比夫定,疗程1 a以上。观察2组治疗12周后肝脏病理组织学及临床症状、肝功能及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肝组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改善。结论化肝解毒汤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显著。
杨菊傅茂英顾雪峰季雪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瘀毒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肝解毒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通过化肝解毒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指标含量的影响,探讨化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按照3 ml/kg体重,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制成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肝解毒汤大组、化肝解毒汤小剂量组、乙肝清热解毒片组,各12只,检测各组血清IL-2、IL-4、IFN-γ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IFN-γ指标降低(t值分别为2.401、2.337、P值分别为0.0349、0.0378),IL-4组含量升高(t=2.896、P=0.0086) 与模型组比较,化肝解毒汤大剂量组、乙肝清热解毒片组IL-2、IFN-γ含量升高(前者t值分别为2.417、2.344,P值分别为0.0341、0.0372 后者t值分别为3.114、2.988,P值分别为0.0052、0.0068),化肝解毒汤小剂量组IFN-γ量升高(t=3.049,P=0.0062) 用中药三组的IL-4含量均降低(t值分别为3.102、3.017、2.979,P值分别为0.0061、0.0065、0.0069).结论 化肝解毒汤大剂量组可降低IL-4、升高IL-2、IFN-γ含量,调节th1/th2平衡.
杨菊傅茂英顾雪峰方泰惠王志英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白介素-2白介素-4Γ-干扰素
清化瘀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杨菊
关键词:慢性乙肝湿热瘀毒
文献传递
中医药治疗黄疸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0年
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治疗三个方面论述中医药对黄疸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阐述了由传统的"湿邪为患"到近现代"瘀血致黄"理论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化湿清利、活血化瘀及疏肝利胆等治则,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单方验方及其他疗法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黄疸的研究进展。
杨菊
关键词:黄疸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肝纤维化与“肝积”被引量:16
2010年
肝积之名,古已有之。该病与现代医学中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有较为相似的证机基础。从湿、热、瘀、毒四个方面阐述了肝积的病因病机,并提出了相应治法。
杨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