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祖顺

作品数:77 被引量:344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食源
  • 20篇食源性
  • 14篇食源性致病菌
  • 12篇食品
  • 12篇葡萄球菌
  • 12篇球菌
  • 12篇金黄色葡萄球...
  • 12篇黄色葡萄球菌
  • 11篇污染
  • 10篇中毒
  • 10篇食物
  • 10篇食物中毒
  • 8篇消毒
  • 8篇耐药
  • 7篇毒性
  • 6篇电泳
  • 6篇脉冲场
  • 5篇椰毒假单胞菌
  • 5篇椰毒假单胞菌...
  • 5篇市售

机构

  • 76篇云南省疾病预...
  • 6篇武汉轻工大学
  • 3篇玉溪市疾病预...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昆明市疾病预...
  • 2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77篇杨祖顺
  • 26篇国译丹
  • 18篇田云屏
  • 17篇范璐
  • 11篇许燕
  • 10篇杨庆文
  • 7篇杨萍
  • 6篇秦光和
  • 6篇李克光
  • 6篇曹国林
  • 5篇刘敏
  • 5篇李晓琍
  • 5篇高菊美
  • 5篇赵世文
  • 4篇胡嘉想
  • 4篇王瑾
  • 4篇李晓莉
  • 4篇李瑛
  • 3篇周慧新
  • 3篇闵向东

传媒

  • 15篇食品安全质量...
  • 10篇中国食品卫生...
  • 9篇中国消毒学杂...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国境卫生...
  • 2篇西部医学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8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病原分离鉴定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通过对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为查明中毒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鉴定和毒性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方法 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进行。米酵菌酸检测按照GB/T 11675—2003《银耳卫生标准》执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样品开展检测。结果经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基因指纹鉴定仪进行鉴定,4份样品中3份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小鼠毒性试验阳性。4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李晓琍杨祖顺国译丹周慧新范璐李瑛
关键词: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米酵菌酸食源性致病菌
一种实验室用旋转式试剂分区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旋转式试剂分区柜,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座和若干柜体,支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中空主轴,中空主轴的外周面上等距离套接有若干轨道板,柜体滑动连接于轨道板的顶部,并套接于中空主轴外侧,...
马妮邹颜秋硕任翔杨祖顺杨菁范璐罗荣爱何玉凤
一起家庭自办宴席引起的都柏林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研究报告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通过对一起家庭自办宴席引起的都柏林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结果该事件共报告病例69例,临床症状以腹泻65人(94.20%),腹痛56人(81.16%),恶心40人(57.59%)为主,发病潜伏期在0~28 h。可疑食品是牛剁生(OR=4.57,95%CI:2.23~8.78,χ^(2)=4.000,P=0.046)和包烧猪肉(OR=2.63,95%CI:0.77~4.99,χ^(2)=3.920,P=0.048)。在2份食品、3份病例的肛拭子和1份粪便中均检出沙门氏菌,通过血清学分型鉴定均为都柏林沙门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检测其具有完全相同的图谱条带。6株沙门氏菌除对多黏菌素E耐药外,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结论该事件为都柏林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宴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吴仙阳国译丹杨菁杨祖顺苏梅惠范璐
关键词:食物中毒都柏林沙门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延迟时间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延迟时间问题,为科学设定灭菌参数提供依据。方法用动态温度监测仪监测方法,观察不同包装及装载方式下灭菌器内动态温度变化,确定灭菌器达到设定温度所需的延迟时间。结果灭菌器不同位置、不同载量的灭菌延迟时间为0 min;在空载条件下,以标准测试包和生物垃圾袋全开口方式包装,其灭菌延迟时间为0 min;以玻璃瓶、塑料瓶、生物垃圾袋半开口及生物垃圾袋密闭方式包装,其灭菌延迟时间分别为14 min3、5 min、5 min和24 min。在满载复合因素影响下,最长的灭菌延迟时间可达48 min,且若灭菌参数仅设定为121℃3、0 min,不能达到灭菌效果。结论在进行灭菌参数设定时,应考虑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延迟时间,根据灭菌物品包装及装载方式,调整灭菌参数,否则可能造成灭菌操作失败。
杨祖顺赵世文段智泉罗山杨萍田云屏
关键词:压力蒸汽灭菌器温度监测
昆明市大瓶装饮用水及其水源水微生物污染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李晓琍赵世文杨庆文田云屏杨祖顺高菊美
关键词:水源水微生物污染
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的指纹图谱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研究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建立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对2013年至2016年从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到的322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Bio Numerics软件对148株沙门菌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通过聚类比较分析菌株间的相关性,建立指纹图谱库.结果 322株沙门菌血清分型主要包括A、B、C、D、E、F、G群等7个群,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血清型,占11.4%(37/322).采用Bio Numerics软件对148株沙门菌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根据电泳产生条带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共分为102个不同的PFGE带型.按照90%的相似度,这些PFGE带型可以分为39个大小不一的聚类群,呈现多样性.结论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分子分型复杂,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
赵江赵江闵向东闵向东蔡同建杨祖顺杨祖顺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食源性致病菌
云南省2016—2022年志贺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对云南省2016—2022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离的志贺氏菌进行血清、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等分析,了解云南省志贺氏菌的病原学特性,为志贺氏菌感染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志贺氏菌,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志贺氏菌89株,其中福氏志贺氏菌占52.81%,宋内志贺氏菌占47.19%。PFGE分析发现,2种志贺氏菌均分为A和B 2个聚类簇,B簇为优势簇。47株福氏志贺氏菌分为30种PFGE带型,有3组优势带型,42株宋内志贺氏菌分为22种PFGE带型,有4组优势带型,并识别两起疑似暴发事件。志贺氏菌对13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78.65%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云南省志贺氏菌PFGE优势带型明显,部分带型聚集分布。耐药形势严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福氏志贺氏菌和宋内志贺氏菌耐药表型存在差异。
尹艳珠杨祖顺邹颜秋硕任翔国译丹范璐
关键词:志贺氏菌血清型脉冲场凝胶电泳耐药性
一种含醋酸洗必泰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与毒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喷腋清是一种含醋酸洗必泰、乌洛托品等的复方消毒剂 ,pH值 8.14。本文对其杀灭微生物效果与毒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含醋酸洗必泰 60 0mg/L的喷腋清溶液对布片上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 2 0min ,杀灭率均大于 99.90 %。该液体 5 4℃放置 14d ,醋酸洗必泰含量下降率 5 .4%。对雌、雄小鼠经口LD50 >5 0 0 0mg/kg ,蓄积系数K >5 ,对家兔最高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 0 .2 5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阴性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阴性。
田云屏杨祖顺杨萍李晓莉高菊美
关键词:醋酸洗必泰消毒剂毒性毒理学动物实验
艾硕特抗菌露与两种纳米银抗菌凝胶杀菌活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艾硕特抗菌露(Esawt Microbicide Gel,EMG)与两种纳米银抗菌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性能,以评估各种产品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法,分别测试三个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在不同作用时间点的杀菌作用;采用Wilks’λ检验,分析三组不同时点多次实验观察获得的杀菌率。结果按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杀菌评价标准,艾硕特抗菌露对三种试验菌的杀菌率均>90%,说明该产品对这三种试验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而两种纳米银抗菌凝胶均对三种试验菌无杀菌作用。结论试验表明,艾硕特抗菌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优良杀菌效果,而纳米银抗菌凝胶Ⅰ、纳米银抗菌凝胶Ⅱ均无杀菌效果,且在4个作用时间点上,艾硕特抗菌露对三种试验菌的杀菌效果均优于两种纳米银抗菌产品。在实际选用产品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抗菌活性,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杨祖顺陈彬田云屏
关键词:纳米银抗菌凝胶杀菌性能
云南省6种鹅膏菌DNA条形码序列分析
2019年
目的对云南省6种鹤膏菌的核糖体大亚基(nuclear large-subunit ribosomal DNA,nLSU rDNA)及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1TS)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探究其亲缘关系以找到合适的鉴定鹅膏菌D N A条形码序列的方法。方法采用试剂盒离心柱法提取6种鹅膏菌DNA,以ITS4/ITS5作为丨T S序列引物和LR5/LROR作为nLSU序列的引物进行PC R扩增,后送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所返回的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及邻接树构建。结果球基鹅膏、红托鹅膏与小豹斑鹅膏3种鹅膏菌亲缘关系较近。以丨T S序列分析,三者遗传距离在0.0202〜0.0801之间。以nL SU序列分析,三者遗传距离在0.0031~0.0303之间。黄毒蝇鹅膏与赭盖鹅膏菌H 2在IT S序列中与黄毒蝇鹅膏20、21、H 7、D l、D16、D 24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距离在0.0462~0.0479。赭盖鹅膏菌7与黄毒蝇鹅膏D 14两株菌遗传距离仅有0.1528。从邻接树来看ITS序列存在种内多,聚类分析结果不稳定,明显不同的2个种聚为一支。而nLSU序列可将各种分离开,结论建议鹅膏菌快速鉴定选用nLSU序列作为主要鉴定序列,IT S序列作为辅助序列。
任翔杨菁邹颜秋硕杨祖顺
关键词:内转录间隔区鹅膏菌属系统发育物种识别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