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洲
- 作品数:48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汉字演变中的理据重构现象被引量:4
- 2008年
- 汉字是据义构形的表意文字,其原初字形是有理据的。在汉字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理据重构成为一种重要现象。通过对纷纭复杂的汉字理据重构现象进行分析,并根据演变前后构形理据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汉字理据重构现象作出恰当的分类,并对理据重构原因作出较为科学的理论阐释。
- 张素凤杨洲
- 关键词:汉字
- 十四年抗战时期电影业界军歌与民族精神
- 2017年
- 近代中国电影业界在十四年抗战中为宣传抗日做出了贡献。部分电影杂志刊登了一些抗战歌曲,包括军歌作品,或者以新闻形式记录当时文艺人士的爱国行动,宣传了保家卫国的思想。电影艺术以故事和歌曲的形式传播了抗日思想,电影中的军歌尤为珍贵,代表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锤炼和升华,代表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些军歌在当时是流行歌曲,在后世已成为精神经典,必将代代传承。
- 杨洲
- 关键词:军歌民族精神
- 基于历史、社会与空间维度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框架研究
- 2024年
-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和空间价值。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村落面临文物建筑老化、文化记忆流失、空间布局破坏以及社区意识弱化等多重挑战。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从历史、社会和空间三维度出发,构建了综合保护框架,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策。研究表明,历史维度强调文化记忆的挖掘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社会维度聚焦社区参与和公众认同的提升,空间维度则注重地形特征与建筑布局的保护与优化。通过政府主导、学术机构协作和公众参与的多方实践路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可实现协调统一。三维度综合保护框架弥补了传统单一保护视角的不足,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 燕艳杨洲郑煜煊井琦玮
-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历史维度社会维度空间维度
- 近代中国画论蕴含的民族精神
- 2015年
- 近代学者认为中国绘画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人应当有文化自信。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近代画论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以期为当前的绘画创作提供一些借鉴。
- 杨洲王俊奇
- 关键词:民族精神
- 孔子“仁”“圣”思想内涵及其关系探析
- 2009年
- 通过对"仁""圣"字形本义及在《论语》中的实际用法,对孔子"仁""圣"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仁"是一种内在心性的终极目标,"圣"是知识才能的至高理想,它们是标准和角度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存在谁高于谁的递进关系。同时,指出孔子"仁"的特点不在于"仁学"理论的建构及传授,而是重视日常生活中"仁"的践行。
- 杨洲张素凤
- 关键词:孔子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石家庄学院马列部实践教学为例
- 2012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较,具有指导性强、综合性高、应用性和参与性突出的特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以课程为主导、以教学为主旨、以育人为主线的"课程化实践教学模式"。
- 杨洲康小莉胡利敏
- 关键词:实践教学
- 毛泽东诗词的超越美
- 2005年
-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空前的独创品格。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形象记录,在写作背景与主题上,有忧患、有战争与行军的艰苦、有国际形势压力下的思索有对浩渺历史时空的感受.无论在何种背景与形势下,作者的诗词总是洋溢着积极进取与斗争超越的自信、自豪及革命乐观主义,这就使他的诗词在整体境界上形成崇高、壮丽、乐观、明快的美学风格,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与感染。
- 杨洲
-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超越美革命乐观主义写作背景历史时空忧患
- 《诗·周南·桃夭》新解被引量:3
- 2008年
- 对《诗·周南·桃夭》一诗,从古文字、出土文献和古代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 张素凤杨洲
- “大文科”意识与中文人才培养新模式被引量:1
- 2012年
- 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只有在中文人才培养中树立"大文科"意识,才能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务实的中文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有助于构建独具特色的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中文人才多向性发展,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中文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
- 李巧兰杨洲
- 黄公望在绘画美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黄公望是元代中后期著名的山水画家与绘画理论家,在开启了明清文人画风的元四家中居于首位,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显赫地位。画家的作品体现着独特的画学思想,明清以来盛传"家家子久,人人一峰",沈周、董其昌、沈颢、清代"四王"、乾隆皇帝、恽格等人以及近现代史上的艺术家对黄公望的推崇显示了黄公望画学思想的魅力。黄公望的影响深远与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主体精神有关。
- 王素美杨洲
- 关键词:黄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