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松
- 作品数:44 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柯优质种实收集及幼苗省力化繁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柯优质种实收集及幼苗省力化繁育方法,该方法改变了传统林木人工采种、选种、冬藏、浸种、播种、大田苗床培育管理的传统做法,而是在阳坡山地选择实生、健壮、近熟母树作为优质种源,在其树冠投影面积外2m范围整地、覆...
- 杨庆松王良衍王希华刘何铭杨海波姚芳芳徐明杰任思远曹烨马春晖孙小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苦槠目标木根际土壤结构的方法,其步骤为:选择丘陵、坡度≤18°、中性或微酸性红壤、土层厚度≥70cm,近自然林抚育经营后的苦槠目标木胸径≥20cm的林分;在栲或米槠成熟天然林中选择阴暗、潮湿的避风处,...
- 谭珊珊杨庆松江山沈国春姚芳芳王良衍
- 三步法提高闽楠人工幼林杆材质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步法提高闽楠人工幼林杆材质量的方法,本发明通过(1)选择海拔小于400m的避风谷地,保留15m以上健壮、长寿的落叶阔叶木,郁闭度0.2‑0.3,上层遮护,建造幼林适生造林地;(2)通过整地、造林、抚育、...
- 杨庆松江山刘何铭姚芳芳谭珊珊梁梦芳阎恩荣郭超王希华王良衍
- 文献传递
- 林下密集蕨类层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林下密集蕨类层在森林尤其是受干扰森林中广泛存在,对森林更新具有强烈的过滤效应,能够改变林下层的多样性,影响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林下密集蕨类层的生态学研究,对揭示森林群落物种分布格局和群落构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论述了林下密集蕨类层的特征,从机制上解释了林下密集蕨类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分类阐述了林下密集蕨类层通过资源竞争、化学互感、动物取食策略和机械干扰等途径影响森林更新的过程;探讨了林下密集蕨类层对森林演替动态的潜在影响。最后,简要指出了目前林下密集蕨类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 梁梦芳刘何铭江山陈开超陈云奇杨庆松
- 关键词:蕨类群落动态凋落物
- 基于浙江天童20 hm^2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丛划分被引量:12
- 2018年
- 为获取能够代表浙江天童山的森林植被典型群丛类型,同时也为植被分类中如何发现过渡类型和确定典型类型提供参考,该研究利用天童20 hm^2森林大样地资料,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与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剔除过渡群落,进行群丛划分。结果表明,去除过渡地段后更利于研究区域典型群丛类型的确定。大样地的植被类型可划分为宜昌荚蒾-厚皮香/港柯+云山青冈群丛(Viburnum erosum-Ternstroemia gymnanthera/Lithocarpus harlandii+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 Ass.);虎皮楠-柯/木荷+米槠群丛(Daphniphyllum oldhami-Lithocarpus glaber/Schima superba+Castanopsis carlesii Ass.);红毒茴-紫楠/南酸枣+薄叶润楠群丛(Illicium lanceolatum-Phoebe sheareri/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Machilus leptophylla Ass.)。DCA排序同时能反映各群丛类型分布与环境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海拔和凹凸度对群丛分布有较大影响,坡度和坡向对群丛分布影响较小。
- 孙小伟杨庆松刘何铭王希华
- 关键词:植被分类双向指示种分析除趋势对应分析天童
- 2008-2017年天童不同演替阶段典型常绿阔叶林植物物种组成和生物量数据集被引量:1
- 2022年
- 森林演替规律是森林植被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深入认识森林群落、正确管理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基础。典型常绿阔叶林(ty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是中国东部中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由于人为和自然干扰,现存植被多处于不同的次生演替阶段。群落物种组成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生物要素特征的重要指标,是开展常绿阔叶林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的基础。按照国家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监测规范,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在2008-2017年对典型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3个不同演替阶段固定样地,包括演替前期的常绿灌丛样地、演替中后期的木荷林样地和演替顶级的栲树林样地,进行了3次群落调查,记录所有木本植物个体的物种名、胸径/基径、高度等信息。本数据集包含了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植物物种组成数据,包括种名、多度、平均胸径/基径和生物量等。本数据集可为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演替规律、群落构建机制、植被恢复等方面研究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 杨庆松杨海波郑泽梅刘何铭姚芳芳江山王希华
- 关键词:天童物种组成多度生物量演替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8
- 2015年
- 林窗是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十分重要的结构,但其本身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相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林窗面积以及土壤和地形因子等有关。本文选取浙江天童20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84个冠林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窗内部以及不同距离邻域内的物种组成,选取包含大部分林窗内物种(≥75%),并且对林窗内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大的邻域作为相关邻域(林窗周围成熟植株通过种子传播影响林窗物种丰富度,把距离冠林窗边缘5 m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种源效应邻域;由于距离林窗较近,物种组成与林窗形成时仍存活个体的物种组成相似,故把距离冠林窗边缘4 m范围内的区域作为距离效应邻域),然后计算种源效应邻域内成熟植株的物种丰富度、距离效应邻域内所有植株的物种丰富度、冠林窗的面积、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凸度)和土壤因子(p H值、全氮、全碳、全磷),最后对11个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随机组合,构建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筛选最优模型(AICc最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种源效应邻域内成熟植株的物种丰富度和冠林窗面积显著影响林窗内物种丰富度,其他因素并未对冠林窗内物种丰富度产生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冠林窗面积的大小以及外部种源的丰富程度是决定冠林窗内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可能只产生间接影响。
- 刘何铭杨庆松方晓峰马遵平沈国春张志国王樟华王希华
- 关键词:种源天童森林群落
- 天童常绿阔叶林中常绿与落叶物种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被引量:23
- 2016年
- 物种多度分布是对群落内不同物种多度情况的数量描述,作为理解群落性质的基石,其形成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常绿与落叶物种是两类有着不同物候性状与生长策略的物种集合,它们普遍共存于常绿阔叶林中。在天童20 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内,虽然常绿物种在物种多度和胸高断面积等指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在物种丰富度上却不及落叶物种。分析两者在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多度分布特征,能够为理解常绿阔叶林内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此,我们基于天童样地的植被调查数据,一方面利用累积经验分布函数对两类生活型植物的物种多度分布进行描述,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K-S检验)判断其差异性;另一方面,采用纯统计模型、生态位模型和中性理论模型对二者的物种多度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并基于K-S检验的结果以及AIC值进行最优模型的筛选。结果显示:(1)常绿与落叶物种的物种多度分布曲线间并无显著差异。(2)在选用的3类模型中,中性理论模型对于两类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的拟合效果都最好,而生态位模型的拟合效果则一般。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常绿与落叶物种在物种数量和多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它们却有着近似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以及相近的多样性维持机制。然而,鉴于模型拟合的结果只能作为理解群落多样性构建机制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故而只能初步判定中性过程对于常绿与落叶物种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影响更大,却不能排除或衡量诸如生态位分化等其他过程在两类生活型多样性格局形成中的贡献。
- 方晓峰杨庆松刘何铭马遵平董舒曹烨袁铭皎费希旸孙小颖王希华
- 关键词:物种多度分布
- “全球变化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天童国家野外站为依托
- 2024年
- “全球变化生态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面向生态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学科特色课程。课程充分利用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优质的软、硬教学资源,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加入了现场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实施了提交研究计划的课程考核方式。通过实践,强化了学生学科知识认知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可以为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 郑泽梅杨海波杨庆松江山
- 关键词:现场教学全球变化
- 一种金钱松与青冈混植培育大径木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钱松与青冈混植培育大径木的方法,步骤为:选择行距3.0‑3.6m,株距3‑3.5m的金钱松中龄林,采用常绿阔叶树赤皮青冈和小叶青冈以3:1的比例随机混植,通过条状交替的种植方式、疏伐抚育和林分管理,将同...
- 杨庆松赵绮江山陈云奇刘何铭王良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