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101对U87、U251胶质瘤细胞系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miR-101对U87,U251胶质瘤细胞系功能影响的。为进一质瘤细胞系影响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通过合成miR-101转染U87,U251胶质瘤细胞系,观察转染后U87、U251在不同时间点中这些细胞系细胞...
- 杨士勇
-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侵袭
- 文献传递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Terson综合征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 )所致Terson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确诊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致Terson综合症的患者,13例(21只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病例中,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3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2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1月,21只眼视力均有所提高,平均视力恢复至0.45,其中视力≥0.3者16眼,占76.2%。结论对aSAH患者应常规进行眼科筛查有无Terson综合症;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Terson综合症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狄广福方兴根李真保徐善水徐进金绘祥陈三送杨士勇
-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玻璃体切割术
- 邻近延髓的巨大血管网织细胞瘤显微外科切除术1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患者女,47岁。声嘶、饮水呛咳、双下肢乏力9月余。外院颈部B超示: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症状未缓解。入院查体咽反射减弱,Romberg征(+)。术前行B超、CT等排除神经系统肿瘤。头部横切位MRI见小脑肿瘤,最大径为3.5cm(图1)。2012年10月12日行全脑DSA,结果提示小脑肿瘤染色,双侧小脑下后动脉多分支供血,肿瘤紧邻右侧小脑下后动脉主干(图2)。
- 杨士勇狄广福戴易陈建民吴德刚章暄王志春刘佳强江晓春
- 关键词:血管网织细胞瘤神经系统肿瘤延髓小脑肿瘤小脑下后动脉双下肢乏力
- TKTL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转酮醇酶样基因1(Transketo-lase-like gene1,TKTL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54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6例正常脑组织,通过Realtime-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TKTL1在54例胶质瘤、6例正常垂体组织的表达。结果:Realtime-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发现TKTL1在胶质瘤组织其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和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KTL1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表明TKTL1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TK-TL1有可能是预测胶质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 李曙洪云张根葆杨士勇周岩方陶帮宝
-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
-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急诊血管内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ICA)动脉瘤急诊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8例PICA动脉瘤,均在入院48h内行血管内治疗,除2例远端PICA动脉瘤因导管超选困难而行载瘤动脉闭塞术外,其余均行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后脑积水严重者行侧脑室置管脑脊液引流术,出血较多者行腰椎穿刺术。结果本组8例PICA动脉瘤患者中,近端动脉瘤5例,远端动脉瘤3例。GOS预后评分:5例为5分,2例为3分,I例死亡(为术后PICA动脉严重痉挛、闭塞)。随访3~12个月,仅复发1例,为瘤颈复发。结论急诊血管内治疗PICA动脉瘤效果及预后良好,但需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血管内治疗策略。
- 裴士文李真保方兴根狄广福杨士勇徐善水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