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颂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回弹
  • 3篇拉弯
  • 2篇压边
  • 2篇压边力
  • 2篇能量法
  • 2篇拉深
  • 2篇拉深过程
  • 2篇板材
  • 2篇残余应力
  • 1篇带轮
  • 1篇旋轮
  • 1篇旋压
  • 1篇有限元
  • 1篇深冲
  • 1篇深冲性
  • 1篇深冲性能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制造技...

机构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8篇杜颂
  • 2篇胡世光
  • 2篇高凯祁
  • 1篇王化明
  • 1篇周贤宾
  • 1篇李靖谊
  • 1篇张中元

传媒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锻压技术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宽板拉弯的数值分析与回弹计算被引量:9
2004年
将宽板拉弯的变形区划分成若干个单元 ,按单元的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确定应变 ,利用增量理论 ,求算宽板拉弯的应力分布 ,并依据应力分布曲线 。
杜颂
关键词:拉弯宽板回弹变形区塑性变形残余应力
轴对称零件拉深过程中的最小无皱压边力被引量:4
1996年
对于轴对称零件的突缘变形区,运用能量法和二维折线式变位函数,计及材料常数n、r值和板厚变化,揭示了拉深中最小无皱压边力的变化规律.指出其最大值明显滞后于突缘变形最大径向拉力的发生时刻,突破了两者基本上同时发生的传统结论.
高凯祁杜颂胡世光
关键词:塑性屈曲深冲性能能量法
窄板拉弯成形的数值分析与回弹计算被引量:17
2004年
在考虑加载历史的情况下 ,为采用数值方法研究窄板拉弯成形 ,将变形区划分成若干个单元 ,按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 ,确定单元应变 .利用增量理论 ,由差分方程算出应力分布 ,并分析了加载历史对其影响 .依据卸载变形的分析计算 ,推导出回弹后中性层弯曲半径及弯曲角变化量的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表明 。
杜颂Anatoly Chumadin
关键词:残余应力回弹
轴对称零件拉深过程中的最小无皱压边力被引量:15
1997年
对于轴对称零件的突缘变形区,运用能量法和二维折线式变位函数,计及材料常数n,r值和板厚变化,揭示了拉深中最小无皱压边力的变化规律。指出其最大值明显滞后于突缘变形最大径向拉力的发生时刻,突破了两者基本上同时发生的传统结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高凯祁杜颂胡世光
关键词:压边力拉深能量法金属
求算旋压V型槽皮带轮时旋轮的位移曲线
1990年
本文按旋压V型槽皮带轮时金属板材的变形过程,依据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求出了旋轮的位移曲线。
杜颂
关键词:旋压皮带轮旋轮
弯曲半管橡皮成形工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运用自行开发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包SHEET-FORMING模拟圆弧弯曲半管的高压橡皮成形全过程(成形和回弹),研究变形过程中材料流动和应力-应变分布,预示和分析成形障碍的出现及原因,给出了适合高压橡皮成形工艺的毛坯/模具形状。该研究为半管零件的成形工艺从落压成形转换成高压橡皮成形提供了有用的工艺参数。同时也表明,计算机数值模拟试错法的定性和定量科学分析可有效地部分取代工艺革新中传统的"物理试错法";它们的结合运用使工艺革新更具有科学性和提高了它的成功率。
李靖谊王化明张中元杜颂周贤宾
关键词:非线性有限元塑性力学计算机模拟科学计算可视化数字化制造技术
板材一次拉弯成形分析与回弹计算被引量:3
2006年
在考虑加载历史的情况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板材一次拉弯成形,利用应变增量理论,由差分方程求算应力分布,推导出回弹后的应变中性层弯曲半径及弯曲角的计算公式,并对几种成形方式的回弹加以比较。
杜颂
关键词:拉弯回弹
包辛格效应对板材拉弯回弹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为从理论上研究包辛格效应对板材拉弯回弹的影响,利用随动强化本构方程,采用数值方法,确定拉弯的应力分布,由此计算回弹,并与按等向强化本构方程计算的结果加以比较,根据应力分布的特点,分析包氏效应对拉弯回弹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先拉后弯,包氏效应有利于降低回弹,但由于预拉伸量较小,或反向加载区域较小,其影响不大;对于先弯后拉,包氏效应不利于减小回弹,但由于应变中性层曲率半径与内弯矩的变化相互制约,其影响也不大.
杜颂
关键词:包辛格效应回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