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锦超

作品数:21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稠油
  • 6篇活性剂
  • 6篇表面活性
  • 6篇表面活性剂
  • 5篇驱油
  • 4篇油藏
  • 4篇采收率
  • 3篇提高采收率
  • 3篇化学驱油
  • 3篇复合驱
  • 2篇堵剂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油田
  • 2篇普通稠油
  • 2篇起泡剂
  • 2篇起泡性能
  • 2篇驱油技术
  • 2篇驱油试验
  • 2篇注聚
  • 2篇注聚井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海油能源发...
  • 5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1篇李锦超
  • 8篇张贵才
  • 5篇葛际江
  • 5篇丁保东
  • 5篇于兆坤
  • 5篇张文鹏
  • 4篇王凯
  • 3篇王静
  • 2篇王磊
  • 1篇仉莉
  • 1篇周际永
  • 1篇蒋平
  • 1篇刘全刚
  • 1篇杨万有
  • 1篇温栋良
  • 1篇荣新明
  • 1篇王磊
  • 1篇汤明光
  • 1篇朱宝坤
  • 1篇贺伟东

传媒

  • 8篇精细石油化工...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2010(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稠油热/化学驱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29
2010年
目前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为蒸汽驱和蒸汽吞吐,但在蒸汽开采过程中,存在蒸汽超覆和气窜问题,从而减小了蒸汽波及体积;同时,受岩石-原油-水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在蒸汽波及区域内有很大一部分稠油不能被剥离下来,即洗油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发展了热/化学驱油技术.主要对稠油热/化学驱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热/化学驱技术的主要作用机理为扩大热采波及体积、提高热采洗油效率以及降低原油黏度,主要包括热/碱复合驱、热/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热/聚合物复合驱及稠油井下改质技术.详细论述了每种开采技术的机理和特点,认为热/有机碱/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与稠油井下改质技术是稠油开采的主要发展趋势.
李锦超王磊丁保东王静张贵才
关键词:稠油波及体积洗油效率
一种多重乳状液复合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乳状液复合调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所述调驱体系由W/O型初相和外水相组成;所述W/O型初相包括油相和内水相,油相包含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和白油,内水相包含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
李锦超张文鹏于兆坤杨万有陈立群王林杰崔国亮陈庆栋王凯刘刚
海上中轻质边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策略
2016年
随着海上水平井钻井工艺水平的提高和钻井成本的降低,水平井逐渐成为海上油田挖潜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渤南区域的中轻质边底水油藏而言,由于油品性质较好,同时投产初期开采强度大导致累产较低,因此很难判断该区域使用水平井进行挖潜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经验法通常认为储层厚度大于8m可以依靠水平井进行开发,然而,该方法缺少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渤海湾B油田开发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法和公式法研究了油柱高度下限值的产状影响,并建立了不同黏度下的极限厚度图版,应用童宪章图版法对本文图版进行论证,结果证明本文建立的图版符合油田开发规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刘学张建民吴春新张占华张博李锦超
关键词:轻质原油水平井开发储层厚度
稠油热/化学驱油技术研究
针对孤岛三区原油对稠油热/化学驱用表面活性剂WT进行了基本性能评价,研究表明,70℃条件下WT溶液与原油质量比3:7和2:8混合,降粘率都在85%以上。耐温性能证明,其在150℃和200℃下均具有很好的耐温性能,浓度半衰...
李锦超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采收率稠油相对渗透率
文献传递
复合酸在线酸化技术在蓬莱19-3油田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蓬莱19-3油田地层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对堵塞机理研究表明,注入水水质超标,引起的无机垢、有机垢(沥青质和胶质等)和腐蚀产物是造成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为解除储层污染,利用复合酸药剂体系能同时解除有机和无机堵塞。施工时,采用注入水速配在线酸化工艺,根据吸水指数的变化,实时调整挤注排量和药剂用量,既保证了施工规模又节约药剂;该工艺简单、施工灵活、安全性高。复合酸在线酸化在PL19-3油田共应用51井次,增注量达260×104m3,平均作业周期为1.1 d,较常规酸化施工效率提高3倍,有效期平均提高13 d。
李锦超王凯张文鹏于兆坤
关键词:蓬莱19-3油田
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性能与应用前景被引量:6
2011年
综述了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表面性能、应用性能和热稳定性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无机盐和温度等因素对其表面性能与应用性能的影响以及pH、温度、盐水组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这类表面活性剂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认为此类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开采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分子结构、界面张力、复配性能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贺伟东葛际江张贵才丁保东李锦超
关键词:表面性能热稳定性分子结构
碳酸钠体系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机理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研究碱体系提高采收率机理,采用旋滴界面张力仪测定Na2CO3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Na2CO3可以与原油中的石油酸在界面上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活性剂不断富集在油-水界面上,界面张力逐渐降低,在反应的后期,反应逐渐减弱,扩散作用导致界面张力迅速升高,同时温度较高时也会增强扩散作用导致界面张力升高.通过测定油膜的收缩速率和可视化驱替实验表明:碱与原油反应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会吸附在油-固界面上降低油-固界面张力,增强固体表面的亲油性.温度升高导致的扩散作用会降低活性物质在油-固界面上的吸附量,因此温度较低时,碱具有更强的改变润湿性的能力,有利于降低水相渗透率,提高波及系数.
蒋平张贵才葛际江丁保东李锦超
关键词:碳酸钠表面活性剂润湿性碱驱
海上注聚井高效解堵体系性能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对解堵体系JD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JD解堵体系对聚合物溶液的降解率大于98.5%,且温度升高,降解时间缩短;现场垢样总溶蚀率大于79%;注聚岩心流动试验解堵率为157%;JD体系对金属腐蚀速率很低,适合现场应用。JD解堵体系在SZ36-1-J03注聚井现场酸化解堵应用结果表明,目标层注入量大幅提高,达到了注聚井解堵的目的。
李锦超张文鹏王林杰于兆坤
关键词:注聚井解堵剂
稠油热采添加剂性能的研究
2012年
对稠油热采用复合表面活性剂WT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WT质量分数增加,其与孤岛三区原油间动态界面张力呈下降趋势,在较宽质量分数范围内维持在10-1mN/m数量级;90℃下WT在石英砂上的饱和静态吸附量为2.333 mg/g;在150℃下,WT具有良好耐温性能,200℃下,半衰期在15 d以上;在150,170,200℃条件下,WT商品质量分数为1.6%时,热水(蒸汽)/WT驱采收率比同温度下的热水(蒸汽)驱提高6.5%~12.0%。
李锦超郑玉飞葛际江张贵才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稠油热采耐温驱油试验
冻胶泡沫封窜体系的优选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纯泡沫体系半衰期较短、在油藏开发应用中封窜效果较差的实际问题,开展了冻胶泡沫封窜体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烷基醇酰胺(Ninol)复配起泡剂,m(SDS)∶m(Ninol)=1∶1时,起泡剂起泡能力最好,泡沫综合值达1 115.3 mL·min。该冻胶泡沫体系使其与原油间界面张力降至10^(-1)mN/m数量级范围内,且冻胶泡沫封窜体系比单一泡沫和冻胶体系具有更好的封堵能力和封窜效果。
任树亮李锦超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冻胶封窜提高采收率起泡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