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臻
- 作品数:171 被引量:4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基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联合治疗用于不可切除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已成为中晚期肝癌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栓塞导致的肿瘤组织缺氧,进一步诱导血管生成而继发转移、复发。单纯的TACE疗效并不理想,以基于TACE的联合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疗效,目前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的主流治疗方式,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TACE联合手术、消融、放疗、分子靶向、免疫及中医药治疗等不同方案阐述其最新研究进展。
- 李杰李臻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 胆囊动脉畸形致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黑便15 d,晕厥、呕血6 d"为主诉入院。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黑便,未诊治,6 d前出现晕厥伴呕血,量约50 ml,入当地医院给予止血等对症治疗,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渗血"。入院体检:贫血貌,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柔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
- 尚敏李臻韩新巍王艳丽张海梅袁慧锋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
-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E治疗的7例确诊为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1~45岁,术前均完善血常规、系列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CTA或MRI等影像检查。TAE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颗粒(PVA)。结果:7例共接受9次TAE,全部成功。所有患者首次TAE治疗后3~10周月经恢复正常。3例治疗后成功妊娠,其中2例成功足月顺产;1例妊娠24周后流产,再行2次栓塞后痊愈。2例术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恶心、腹痛等,经对症治疗3~7 d后消失。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E治疗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可保留生育功能。
- 李臻詹鹏超李鑫纪坤白亮亮石洋叶书文谢炳灿韩新巍
- 关键词:子宫动静脉畸形子宫动脉栓塞
- 中晚期肾癌术前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癌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肾切除术前行栓塞36例,其中Ⅱ期8例,Ⅲ期19例,Ⅳ期9例。选取无统计学差异的单纯接受肾切除术的34例同期肾癌患者与术前栓塞组对照,分别计算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并随访5年统计患...
- 任建庄韩新巍李臻张文广朱明袁慧峰
- 关键词:肾癌化疗栓塞肾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载药微球化疗栓塞联合多纳非尼及PD-1治疗中晚期大肝癌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动脉化疗栓塞(drug-eluting beads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联合多纳非尼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治疗中晚期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例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评价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TRAEs)。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行DEB-TACE联合多纳非尼及PD-1治疗。中位DEB-TACE次数为2次,平均(2.0±0.85)次。术后1个月ORR、DCR分别为73.33%、93.33%。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中位PFS为11.0(95%CI:9.40~13.56)个月,中位OS为20.1(95%CI:16.00~22.79)个月。TRAE主要为1~2级,对症用药或减量后均缓解,无3级以上AE发生。结论:DEB-TACE联合多纳非尼及PD-1治疗中晚期大肝癌大肝癌疗效确切,安全可耐受,可作为潜在的中晚期大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 叶禾清李杰张玉元胡炉淇吴白露李鑫李鑫李一帆高玥詹鹏超吕培杰李臻
- 关键词:载药微球免疫抑制剂大肝癌
-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的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肝细胞癌(HCC)的分子分型,就是利用目前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基因蛋白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根据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对HCC进行更精确的分子水平的分类、分型,以预测疗效、预后、转移及复发倾向等,并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直接的方法是通过组织病理标本获得、完成。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因种种原因而难以取得病理组织标本。
- 李臻石冰涛张恒辉陈衍辉胡莹刘俊英韩新巍王家祥
- 关键词:肝细胞分子分型DNA高通量测序
- 小豆蔻明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小豆蔻明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颈内动脉刺破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在造模后第1~7天,每天给予小豆蔻明(7.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Image pro-plus软件测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大鼠基底动脉管壁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kt通路下游增殖蛋白C-myc表达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改变.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药物治疗组p-Akt、C-myc表达(2.36±0.58、0.96±0.20)、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凋亡[(2.77 ±0.29)%]明显低于出血组[5.58±0.65、2.56±0.34、(5.45±0.56)%]和溶媒组大鼠[5.41±0.55、2.67±0.56、(5.53±0.40)%,P<0.05],而α-SMA表达量(0.23±0.02)高于出血组(0.14±0.02)和溶媒组(0.15 ±0.02,P <0.05).结论 小豆蔻明可能通过抑制Akt通路下调C-myc表达,并促进α-SMA表达而影响平滑肌表型转换和增殖,同时能减少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DCVS.
- 余天垒于耀宇韩新巍李臻李腾飞李延良赵建伍
- 关键词:小豆蔻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表型转换增殖凋亡
- 影像学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比较
- 2007年
- 王之祥张小安赵鑫李臻程美英赵俊峰
- 关键词:影像学阻塞性黄疸
-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支架轨道重建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后分流道闭塞被引量:6
- 2016年
- 1临床
资料患者男,42岁。因“间断呕血8年,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e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S)后2个月伴腰、腹部疼痛4d”于2015年8月6Et入院。8年前患者饮酒后出现呕血,于当地医院救治,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予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
- 李臻李磊韩新巍王家祥袁慧峰毕永华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
- 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介入治疗
-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6-2006.5间12例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MOJ病例,采取血管性、...
- 李臻韩新巍王之祥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肝脓肿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