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蓉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不合理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事领域已经确立并运行良好,但刑事法律却将其拒之门外,由此造成了诸多弊端。本文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缺失,进一步分析了其不合理性,呼吁立法应当尽快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李美蓉
-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
- 检察官身份保障之研究
- 本于罪行法定主义,有刑法才有犯罪,有犯罪始有刑罚可言。基于法治国家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国家刑罚权必须经由法定诉讼程序才能实现;犯罪非依法定诉讼程序,不得追诉、审问、处罚。为此,国家设立检察官制度,让检察官基于国家法律监督...
- 李美蓉
- 关键词:检察官身份保障角色定位
- 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可行性分析
- 2008年
-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体现。为了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应当停止以刑代赔、仅仅给予公法保护的方法,尽快建立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文章将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域外成功经验、法律依据以及现实基础四个方面来详细论述其可行性。
- 李美蓉
-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可行性
-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 李美蓉
-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
- 论司法认知被引量:9
- 2008年
- 司法认知规则是证据法上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具有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效力。与他国相比较,我国关于司法认知的规定不仅零散、尚未形成体系,而且存在许多认识性的错误。我们认为,司法认知规则的运用紧密联系着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司法认知规则的涵义、司法认知与相关免证事实的区别进行理论上的梳理极有必要;人民法院在认知过程中必须遵守合理的认知程序,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 陈卫东李美蓉
- 关键词:诉讼制度司法认知
- 关于我国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被引量:15
- 2010年
-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法领域已经得到了初步确立,然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却将其拒之门外,造成了诸多弊端。为实现法之公平正义,我国应当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体应从实体法、程序法以及配套措施三个层面进行构建。
- 甄贞李美蓉
-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
- 论中西刑事诉讼文化之对比被引量:1
- 2010年
- 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是,关于刑事诉讼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其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为了刑事诉讼法学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刑事诉讼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可从法文化的价值取向、法与宗教伦理的关系以及法运行的程序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 甄贞李美蓉
- 关键词:中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