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血管
  • 2篇导线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穿孔
  • 2篇心室
  • 2篇心脏
  • 2篇心脏起搏
  • 2篇心脏起搏器
  • 2篇血管造影
  • 2篇右心
  • 2篇造影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阵发性心房颤...

机构

  • 1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李琳
  • 10篇贾崇富
  • 10篇王照谦
  • 9篇杨志强
  • 8篇孙喜霞
  • 6篇安攀
  • 6篇刘欣
  • 4篇邹玉洁
  • 3篇陈爱军
  • 2篇李丽
  • 1篇杨延宗
  • 1篇卞晓明
  • 1篇郑建

传媒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9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检出临时起搏器右心室双极导线阴极心肌穿孔一例
2015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7岁,因"反复胸闷、气短3周,晕厥1d"入院。入院后晕厥反复发作,多次心电图显示反复心室颤动、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经电除颤后可转为窦性心率。血清钾正常水平,考虑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为非可逆因素所致。
李琳王照谦贾崇富杨志强孙喜霞邹玉洁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心包囊肿自然演变一例
2015年
患者男性,32岁,既往体健。2012年8月无明显诱因发作性心悸、胸痛伴头晕、头痛入院。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安攀王照谦杨志强孙喜霞李琳陈爱军贾崇富
关键词:心包囊肿窦性心动过速发作性心悸心电图示
CT诊断右心房起搏器导线电极脱位合并右心房穿孔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起搏器导线移位、穿孔是较少见的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生可造成严重后果,应尽早诊断.心电图和胸部X线等常用方法有一定局限性,敏感性较低,CT可作为一种补充方法,弥补其不足,防止导线移位、穿孔的漏诊和误诊.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6岁,2007年3月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而置入心脏起搏器,模式为频率适应性双腔起搏。
李琳王照谦孙喜霞杨志强陈爱军安攀贾崇富
关键词:CT诊断电极脱位导线右心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
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合并二尖瓣腱索断裂、脱垂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49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伴有夜间端坐呼吸,休息后可逐渐缓解。双下肢水肿。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提示:心电轴左偏,心房颤动,心室率85次/分,部分导联ST-T改变。超声心电图提示:二尖瓣后叶脱垂、断裂并重度反流;左心系统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约60%;中度肺动脉高压。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入院后给予对症处理后择期手术。术前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检查。
刘欣王照谦孙喜霞杨志强卞晓明邹玉洁李琳贾崇富
关键词:二尖瓣腱索断裂左心室瘘右冠状动脉脱垂超声心电图ST-T改变
后64排CT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应用进展
2015年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术后6个月内血管再通率超过90%,但仍有10%-40%的患者可能发生支架再狭窄。据报道,金属裸支架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随后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
李琳王照谦贾崇富
关键词:冠状动脉再狭窄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人乳腺癌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YH-16)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接种人乳腺癌细胞悬液,瘤体达.1.0cm^3时,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药物: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2mg/kg体重,阳性对照组顺铂(DDP)1mg/kg体重,YH-16组YH-1620mg/kg体重,DDP联合YH-16组为DDP 1mg/kg体重和YH-16 20mg/kg体重,隔日一次,20d后颈椎脱位处死裸鼠,检测裸鼠体重、肿瘤体积、抑瘤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细胞凋亡率、肺转移率。结果DDP联合YH-16组、阳性对照组、YH-16单药组、阴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686±0.229)、(1.258±0.101)、(1.888±0.215)、(3.366±0.284)cm^3;抑瘤率分别为92.1%、57.3%、36.5%、0;肺转移率分别为0、10%、20%、90%;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6%±2.7%、28.1%±2.7%、19.4%±2.9%、15.7%±3.2%;RT-PCR检测VEGF表达,吸光度(A)比值均数分别为0.530±0.164、0.759±0.210、1.063±0.295、1.268±0.14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为0.260±0.0820、0.348±0.085、0.461±0.099、0.556±0.113,以上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H-16对人乳腺癌裸鼠肿瘤生长及远处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小;YH-16联合DDP有协同增效作用。
李琳郑建李丽
关键词:内皮抑素类血管生成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至2014-06 MS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2例RSVA患者的MSCT影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12例RSVA患者中右冠状窦瘤9例,无冠状窦瘤2例,左冠状窦瘤1例;其中窦瘤破入右心室流出道7例,破入右心室3例,破入右心房2例。MSCT诊断RSVA发生部位和破入心腔位置方面与手术结果一致。但MSCT分别漏诊室间隔缺损5例和室间隔膜部瘤1例。结论:MSCT在RSVA术前诊断中具有优良价值。但在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观察,避免漏诊RSVA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畸形。
安攀杨志强王照谦贾崇富孙喜霞李琳刘欣陈爱军邹玉洁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
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腹部血管成像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应用于腹部CTA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临床疑诊腹部血管疾病、接受腹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模式扫描,B组采用常规螺旋模式扫描,分别测量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背部肌肉CT值及图像噪声,记录扫描时间及剂量长度乘积,并计算SNR、CNR和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各动脉的CT值、噪声、SNR、CNR、扫描时间、ED及图像质量差异。结果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的CT值、SNR、CNR和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噪声、扫描时间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相比,A组的扫描时间缩短86.45%、ED降低72.56%。结论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腹部CTA可在获得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安攀王照谦杨志强贾崇富刘欣李琳孙喜霞
关键词:图像质量血管造影术
MSCT诊断先天性单纯双孔二尖瓣畸形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62岁,因胸闷来院就诊。查体:发育正常,无紫绀,心界正常,心率71次/分,心律不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无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CT冠状动脉成像:舒张期轴位图像示二尖瓣被纤维膜性结构分成两个大小不等的瓣口(图1A);MPR示平行于室间隔左心室长轴面(两腔心)呈双"V"型血流征,在左心室二尖瓣环短轴面呈二尖瓣双孔样改变(图1B);
安攀杨志强王照谦贾崇富刘欣李琳
关键词:二尖瓣
CT意外检出右心室起搏器导线心肌穿孔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77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年,加重伴晕厥1周”入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于2014年1月24日于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起搏器型号SEDRL1,心房导线型号4574,心室导线型号5076,美国美敦力公司).心房导线位于右心耳,心室导线主动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术中起搏参数测试如下:心房阈值0.8/0.7 V,感知3.1/3.4 mV,阻抗745/524 Ω;心室阈值0.4/0.5 V,感知11.2/17 mV,阻抗1 007/975 Ω.术后3d患者自觉胸闷,无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复查起搏器程控示:心房阈值0.5/0.4 V,感知8.0/11.2 mV,阻抗632/456 Ω;心室阈值1.5/0.4 V,感知8.8/5.6 mV,阻抗986/932 Ω.心室导线阈值较前升高,感知和阻抗尚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为排除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
李琳王照谦杨延宗孙喜霞杨志强邹玉洁刘欣贾崇富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导线心肌穿孔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